宝宝发烧急救处理办法

07/11/20 11:09:57 标签:急救法

 

近日,天气炎热,福州各大医院发热感冒的孩子剧增,有些新手家长在宝宝发高热时,还紧闭门窗,给宝宝蒙被发汗,结果导致宝宝高热惊厥。对待发热的宝宝,父母应如何做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1.平时多学习,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及护理常识,才不至于在宝宝生病发热时慌乱无措,要知道,宝宝发热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当这些病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为保护机体,可作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菌,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发热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菌作斗争。一般来说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38.5℃以上应采用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宝宝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在宝宝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6个月以下的宝宝尽量使用物理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在有效降温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镇静剂(在医生指导下用)。   

2.多饮水,给宝宝喂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宝宝发烧怎么办? 从小到大,老一辈的人常告诫我们:宝宝发烧时应尽快退烧,以免烧坏脑袋。对于发烧会烧坏脑袋的说法,现代父母多已明白并不正确,但孩子发烧仍是不应忽视的问题,它往往是某些疾病的前兆。引起新生儿发烧的原因,最普遍的便是打预防针,其次则因受细菌感染。譬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

  所以,宝宝发烧时,父母在逼不得已的状况下可先做退烧处置(最正确的处置是:一旦发现孩子发烧,即送医检查),但事后仍应确实找着引起发烧的原因,才是治疗的根本之道。

【状况一】父母在刚发现宝宝发烧时,如果体温在37.8℃~38.2℃之间,可先做必要的退烧处置。 步骤一.察看宝宝所处的环境是否室温过高、通风良好。一般以26℃~28℃的室温最令宝宝感到舒适。步骤二.检查孩子是否穿得过多,若是,应减少衣服件数或被盖。

【状况二】当父母做了以上的处置过后,宝宝的体温仍往上攀升,父母还可尝试以下四种方法。方法一.给孩子多补充开水或果汁(注意:三个月大以后的婴儿才可给予果汁)。方法二.为宝宝进行温水浴。原理是:藉温水打开皮肤之毛细孔,将宝宝身上的热度蒸发掉。但切忌使用热水,免得体温再度升高。方法三.给予水枕或冰枕。一般建议O~三个月的宝宝睡水枕,只需以毛巾布裹住外层即可;若宝宝睡冰枕,则需以较厚的布包着,并每半个小时量一次体温,以防体温降得过多。方法四.若为打预防针引起,可依医师指示使用适当剂量的退烧药。

 【状况三】当做了以上处置,宝宝仍未退烧时怎么办?-→可按医师指示使用塞剂先行退烧。一般来说,使用温水浴比口服退烧药来得有效,当然塞剂的效果也不差,但需注意,宝宝退烧过程中易汗湿,所以需为孩子勤于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爽。在使用塞剂后,父母需评估孩子的活动力、体温、食欲……等情况是否有改善。最常见的情形是,宝宝烧退了又再烧,这时就有必要送医诊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宝宝退烧时勿太过,体温不可低于36.5℃以下,并不得使用酒精拭浴,其次,若孩子发烧时合并有抽筋,需尽快送医处理。孩子发烧往往令父母担心,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先看医生,若已经就医处置,或半夜突然发烧,熟悉一些简单居家处理方式,多少对宝宝的身体较有保障。 宝宝发烧急救招 “小宝的身体摸起来热热的,是不是发烧了?”

  妈妈们,当你们惊觉小朋友的体温稍为有点高时,千万别胡乱退烧,急着带宝宝去医院,或是要求医师施打退烧针哦!看看我们给你的建议再行动吧! 宝宝体温好象有点高,看样子宝宝是发烧了!小朋友发烧时只要精神及活动力尚佳,其实并不需要立即送医,家长只需随时帮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即可。之后再找儿科医师检查,针对引起发烧,咳嗽、鼻水、腹泻或呕吐的原因来治疗。

   脸红红 宝宝发烧了? 小宝宝脸红红的、活力、食欲都差,是发烧了吗? 当身体体温大于38℃时(肛温、耳温),可称为发烧。它是人类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 “宝宝可能生病了。” 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发烧都是有害的,烧太久可能会把小宝宝的脑子烧坏掉。但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烧坏脑袋”,其实烧坏脑袋的并不是单纯的发烧,而是由于小宝宝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真正影响脑部的是脑部严重感染病症。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讨是什幺疾病引起的,再来治疗,而不是马上退烧到正常体温。

  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找一找 发烧症状有哪些?

  小宝宝如果发烧,可能会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如:脸红、咳嗽、全身倦怠无力、酸痛、头晕、头痛、呕吐、腹痛、嗜睡、活动力差、食欲不振、吵闹、不安、哭泣等,让妈咪感到很心疼。不过,也有些宝宝发烧时并无任何异状,有的宝宝发烧会被长辈误认为是在长牙,而遭到忽略。 遇到宝宝体温偏高,建议妈咪不妨先做客观的评估,如小宝宝是否刚洗完热水澡,或是天气太热、穿太多、室内通风不良、刚喝完热的饮料等,约待半个小时后再帮孩子量一次体温,通常会有1~1.5℃的落差。

  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后,再来考虑是否需要送医院的问题。 通常来说,如果小朋友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孩子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但若有热性痉挛病史的宝宝(4%幼童)则需积极的治疗。 大部份儿科医师认为,发烧在38.5~39°C以上时,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减轻小孩的不舒服及减轻父母亲的焦虑,并防止小孩热痉挛发生。但如果出现40.1℃以上的高温,就得紧急治疗才行。

  生病了,来量量体温吧! 当家长怀疑小朋友发烧时,就应该替宝宝量量体温。此外,当宝宝出现下列情况时,妈咪也得考虑是否该给宝宝测量体温了。 *过度流汗。 *皮肤干热。 *脸色非常苍白,或不寻常的潮红。 *呼吸异常过快、过慢或暂停。 *感冒症状:流鼻涕、鼻塞、咳嗽、声音沙哑,或喉咙痛。 *情绪改变: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 *宝宝自己抱怨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舒服或疼痛。如宝宝自己说“妈妈,我觉得我生病了”。 *小朋友呕吐或拉肚子。

   Baby发烧照顾指南 Baby发烧了,先不必急着退烧。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毒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家长硬要替孩子退烧,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一般来说体温在38℃-38.5℃以下,且精神不错,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家长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

 *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

 *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

 *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

 *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

 *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

 *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在适当的处置后,应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它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40.1℃ 紧急就医指针 由于发烧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找出产生发烧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确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烧至40.1℃则建议紧急就医。其它需紧急就医的情况还包括:

  *小于两个月以下的婴儿。

 *宝宝哭得很惨,且无法安慰的哭,不断呜咽。

 *移动或父母接触时会哭。

 *幼儿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出现皮肤紫斑。

 *排除鼻口影响呼吸之障碍物后仍感觉呼吸困难。

 *幼儿流口水且无法吞咽任何东西。

 *痉挛发生,而且感觉很疲倦。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三岁以下幼儿),而且是2~4个月大的宝宝,不是由于三合一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72 小时,则建议在24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发烧小常识 Q1:宝宝假日发烧,无法就医,可以购买市售的成人感冒糖浆给宝宝喝吗? 市售的感冒糖浆多含有抗组织胺,有些含咖啡因,大多不适合幼儿使用。而且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所用的剂量也不尽相同,如果不能确定药品成份,还是建议询问过医师后,再决定是否让孩子服用。 

  其次,由于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所以最好待确定原因之后再给予退烧。如果只是一般轻微感冒症状,可以给予小朋友专用的小儿退烧药。但6个月以下小婴儿仍不建议服用成药,须经医师诊断后再使用。 Q2:使用冰枕及退烧贴替宝宝宝退烧,是否适当呢? 当小孩发烧不舒服时,是否需要适时地运用一些工具来减轻发烧所带来的不适,如:冰枕、退热贴等。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wz780525对尼莫说:2008-02-04 19:50:17
  • 学习了,谢谢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