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李跃儿老师讲得如何树立规则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猪和栅栏’。
一群小猪被围在栅栏里。第一天主人给栅栏通了电,当小猪想从栅栏钻出去时,结果被电了回来,很疼。第二天主人没给栅栏通电,小猪虽然第一天被电过,但它还想尝试,所以它又尝试了一次,结果这次顺利通过栅栏。第三天主人又给栅栏通电,小猪因为有了昨天成功的经历,所以小猪又尝试去穿过栅栏,结果这次又被电了回来,很疼很疼.......
那么这样一会儿通电,一会儿又不通电的栅栏对小猪造成了什么?如果这个栅栏从第一天起到最后一直是通电的,小猪又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和状态?
小猪=孩子 主人=儿童养育者 栅栏=原则
今天紧,明天松的原则会使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发展自我上,而是转移到探索原则和破坏原则上。
孩子受伤时焦虑,反复受伤后产生心理伤痕,变得敏感。
孩子探索原则的次数越多,他受伤的几率也就越大。
如果你给孩子树立的是这样的原则,结果会是什么样?
1.随意想起来的原则
2.可以被孩子的努力改变的原则
3.有时坚持,有时不坚持的原则
如果你是这样的原则执行者,那么原则树立不起来
1.带有同情心的原则执行者
2.大发雷霆的原则执行者
3.柔和、没有力量的原则执行者
执行原则时,成人如果大发雷霆,那孩子只记住了你的怒气,他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如何应对你的愤怒,而不再探究这个原则对他的意义。
执行原则时,成人如果过于柔和,语言和行为都没有力量,在孩子面前没有权威,那孩子也不会遵从这个原则。就像宝宝早晨起床不梳头,如果妈妈总是很淑女地对她说:“宝宝,你梳头吧",那这样的语言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你帮助了孩子,但不能让他感觉到你帮助了他,孩子完成了工作,他认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当孩子开始归位时,她悄悄帮孩子归位,只留下很少的让孩子最后完成,而孩子以为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