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幼儿的前能力吗?

08/05/07 11:04:20 标签:幼儿 前能力

幼儿学习语言具有与生俱来的前能力 ,指幼儿在其智力发育尚未形成之前的一种能力,主要形成于胎教过程。是与生俱来的。
1.3岁前幼儿各种音乐的“前能力”发展的主要年龄标志0~1个月:对各种声音有所反应。

0~2.5个月:能从各种声音中区分出人的嗓音,并表现出一定的敏感。
1~3个月:能持续3.秒钟倾听人的嗓音。
2~3个月:能发出一些与身体动作毫无联系的声音。
2.5~4个月:对拨浪鼓发生浓厚的兴趣,愿意自己拿着玩。
2.5~4.5个月:能够一张一合更有节奏地哭,而不单纯是哇哇大哭。
1~5个月:可以用不同高低、长短、强弱的声音来表达他不同程度的需要。
3.5~5个月:会用眼睛搜寻声音的位置。
3~6个月:在哭闹中听见母亲的声音会变得平静一些,也会对兴奋的声音或歌曲、音乐作出积极的反应。
5~6个月:能够用咿咿呀呀的方式对他所听见的音乐作出反应。
5.5~6.5个月:很有新区地对人咿呀学语。
5~7个月:对自己的名字有所反映,当你叫他的名字时,他会看着你。
5.5~8个月:对发声物品产生兴趣。
6~10个月:回玩“藏猫猫”游戏,并极有热情。
7.5~12个月:能咿咿呀呀地模仿成人说话,并有很大的进步。
11~15个月:能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自发地手舞足蹈、做动作,并出现咿咿呀呀的独自言语。
11~15个月:持续地学习说话阶段。
13~16个月:努力尝试跟着成人一起唱出歌曲的音调,当然不是完整地唱,而是唱出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个小节。
17~19个月:在玩耍时常常回急切地、不停地自言自语。
18~21个月:能主动地模仿环境中的各种声音。
18~21个月: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18~23个月:能尝试着学习成人真正用歌词唱歌。
22~24个月:在看见电视、图片、玩具或纸贴画中的各种动物形象时会模仿相应的动物叫声。
23~27个月:能较为完整地唱出歌曲中的某个乐句。
18~30个月:对摇篮曲、无意义的韵文、诗和歌谣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0~36个月:学会背诵一些简短的儿歌。
2.幼儿前阅读能力
近年来,在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界影响至深的全语言教育思潮下,阅读教育的改革在我国幼教界引起普遍关注,早期阅读也逐步成为受到幼教界高度重视的一 个新课题。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开宗明义地把幼儿前阅读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 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不仅仅表明了我国教育部对幼儿早期阅读的 提倡与重视,同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从概念的界定到具体的教学内容等,都绝不是识字和写字教学可以替代的。幼儿前阅读能力的培养面临着 教师理念的转变,对前阅读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对幼儿培养的开端是否正确,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应认真贯彻执行《纲 要》要求,结合有关理念的学习,将正确、科学的前阅读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行为,并在实践中去认识与探索其发展规律,寻求使幼儿成为成功自主阅读者的方法与 途径,培养其前阅读能力。国内外研究者指出:早期阅读指导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是4岁以前儿童的阅读指导,其阅读学习的重点是增强对阅读目的和本质 的感受。而作为达州市该课题实验园之一,我园的实验正处于第一阶段的研究之中,在幼儿前阅读的起步及初始阶段,我们采取了以下的一些策略与方法。
一、了解早期阅读的特点,激发幼儿阅读的内部动机和兴趣。
早期阅读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阅读,它是通过各式各样的阅读经验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它具有以下几个 特点:(1)读者特殊;(2)阅读的读物、材料等特殊;(3)阅读能力特殊。也就是说,早期阅读是由特殊的读者运用特殊的阅读技能对特殊的阅读材料进行加 工、理解、整合、重构等作出外化反应的过程。根据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与好奇最初也只是受潜在动机的驱使,需要 通过反复实践获得成功,享受到乐趣后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因此,我们在具体操作时做到:(1)营造一个自由、丰富、有趣的阅读情境,引发幼儿阅读动机 和兴趣,将幼儿领入阅读世界;(2)在与幼儿的交流中,充分发现教育契机,利用兴趣的迁移,将不喜欢阅读的幼儿对其它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因势利导,转移到阅 读活动中来;(3)提供多元阅读材料、环境及机会,用多种方式培养和激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4)充分利用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资源—— 图书,合理、有效、有序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爱好等设立图书角,并逐步找出幼儿较喜欢的读物,分析、了解、收集幼儿在早期阅读初始阶段阅读兴趣的指向, 并及时进行图书资源调配,使其内容和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情感、态度有效地互动起来。如在本园实验班,实验对象为中、小班幼儿又处于实验初期,因而在图书 的投放中我们多选择一些幼儿喜闻乐见、色彩丰富或具有重复相同句子结构的读物,有时还让幼儿以进“图书超市”的形式自选图书阅读。通过以上方法达到激发幼 儿阅读的兴趣,同时建立起热爱阅读的情感动机。
二、围绕该阶段“儿童早期阅读目标”,充分重视幼儿语言发展在前阅读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适时、正确地进行阅读指导。
“开端正确,预防学前儿童阅读困难”是近年来美国国际著名儿童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负责的早期阅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项目。从他们提出的“早期儿童 阅读教育目标”3—4岁儿童阅读能力要求:“能够辩认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印刷文字,表现出对图书和阅读的兴趣,在所提的问题和评论中表现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聆听故事时能够将故事里的人和事与自己的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进行简单表述……”等中,我们看到,在这一阶段阅读目标中,对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来说,重要 的是要帮助儿童迈出阅读的第一步;也即是说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内学好口头语言,并将获得的丰富的口头语言作为书面语言学习的基础。同时,在维果斯基理论中, 也提出了幼儿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需要包括语言、图像、身体动作、音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符号作中介因素。而在这一阶段“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目标”中,语言毫无 疑问是帮助幼儿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成功迈出阅读第一步的关键和基础。因而,在实验过程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尽量做到:(1)建立和维护幼儿良好的阅读心 态,并在时间上予以保证,在组织形式上灵活,增加幼儿参与阅读的密度和程度,在教学组织上设计合理的阅读活动结构和重点,在方式上以共同建构、师幼互动为 主,使幼儿乐于、敢于表达和交流,为幼儿提供强化语言运用,增强语言能力的机会;(2)充分认识口语对阅读能力养成的作用,增加幼儿对语言、语法的敏感 性,在阅读中培养幼儿将口语与书面语言对应起来的能力,即让幼儿在不断的语言学习过程中,积累足够的口语语法经验,在阅读时完成认知加工过程。在这里,我 们常常通过日常语言交流或有组织的语言活动,如听说游戏、谈话讲述、故事阅读、续编故事、读绕口令等帮助幼儿扩展词汇量,增加口语表达的丰富性,引导幼儿 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对语音语法的敏感度等,帮助幼儿理解词义,逐步懂得口语可以转换成相应的文字符号,并渐次由画面感知向文字感知过渡; (3)在阅读初期,尽早发现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是在语言活动中的阅读困难和征兆,及时提供支持性帮助,避免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受挫,使阅读保持一个 良好的开端;(4)开展师幼共读活动,让幼儿从听别人朗读到愿意为别人朗读,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逐步增长的“表现欲”中得到提高。
三、提供多元阅读的互动环境,注意多元阅读的引导,建立阅读常规,使早期阅读的关键——自主阅读能力在这一阶段逐步萌芽和形成。
研究表明,幼儿自主阅读是早期阅读的关键,它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能力;(2)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 能力;(3)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而在早期阅读的初始阶段,我们的实践与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前两个方面。为尽快让幼儿由引导、启发、鼓励式的阅读 方式逐步向自主阅读过渡,我们觉得只有通过多元的阅读情境,互动关系,阅读材料途径构建的前阅读环境,才能使幼儿享受到不同的阅读体验,得到不同情境下的 阅读趣味,才能使幼儿阅读的多元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消除阅读过程中幼儿的疲软、乏味、枯燥等问题,保持幼儿对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让幼儿在愉快、丰富,有创 意的学习环境中不断积累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教幼儿学习按页码、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指读,同时为幼儿的阅读及书写行为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榜 样,使之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并逐步形成阅读常规,为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自主阅读者打下基础。
四、进行初期阅读能力摸底和阅读能力发展观察,建立幼儿阅读档案。
档案中有教师的评价、小结、幼儿当前阅读水平、幼儿阅读兴趣指向、存在问题及对策等,及时记录在册,帮助教师客观准确地掌握幼儿的阅读行为、能力变化等,同时为今后实验的研究与总结保留好第一手资料。
以上几点,是我们在对照学习《纲要》中有关“幼儿前阅读能力”目标要求后,在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第一阶段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实施策略。从“儿童前阅 读目标”中我们看到,儿童阅读能力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作为教育者,需要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提出不同发展要求,与幼儿在阅读 过程中积累阅读经验,找出合适途径,从而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提高教师对前阅读理论的学习水平,在总结与反思前阶段工作 之后,根据目前从信息加工心理学角度对早期阅读涵义的界定:“阅读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对儿童而 言,除了图书、报刊、杂志等文字材料以外,凡是摄入儿童视觉器官中的一切外界刺激材料均是视觉符号,包括电子媒体、电视、网络、客观世界等构成的丰富而又 复杂的视觉文化。儿童由此而开展的相关活动都可以称为阅读活动”,在幼儿早期阅读的第二阶段,为幼儿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的层面和内容,将幼儿引入一个 多姿多彩、丰富而又复杂的阅读世界,使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在多元化、现代化、多变化的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并逐步成为成功的自主阅读者。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