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2017.8.7 星期一
买汽车和买其他的商品有所不同,付款提车后,还得搞搞内部装饰,有的车主还在外面加装附属设施,尤其那些汽车玩家,更是大动干戈,进行性能改装,就像如今购置新房后的精装修一样。爷爷、奶奶却有点儿另类,崇尚简捷反对复杂,尽量不动原有的配置,所以只选择了玻璃贴膜,要求销售商加装了一副脚垫。上周五贴好膜后,就开着新车登山去了。
经销商的员工和爷爷合影
经销商的老板和爷爷合影
夏令营进入到了最后一周,今天早晨来到停车场,咦,平时熟悉的汽车咋就没看见了呢?奶奶知道我会纳闷儿,笑眯眯地告诉我:“爷爷的汽车今后归爸爸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坐新车上学。”“哇,我要坐新车了!”顿时高兴得欢呼起来。
这辆新车属于城市越野,相比原来的轿跑,高大宽阔了很多,坐在里面感觉十分空旷宽松,即便全身躺在后排座椅上,双腿也不用弯曲,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新车好酷哟,坐着真舒服!”听到我这来自内心深处的有感而发,爷爷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
在他的印象中,第一次看到汽车,大概是在我这个年龄。那个时候常德城区很小,虽然抗战期间历经日军飞机多次轰炸,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五十七师在此打过震惊中外的常德保卫战,但经战后修复的古城墙基本完好,很多童年的往事,爷爷至今还清楚记得。那时城内主要街道只有一条,从东城门通往大西门,路面用青石板铺成。爷爷的家住在城外的二步街,院子外有条简易马路通往东门口。如果遇上晴好天气,到了晌午时分,就会有远郊的农民,接二连三地推着木制独轮车进城卖柴禾,从车轴处发出的摩擦声,古噶古噶,咿呀咿呀地一阵接着一阵,就像唱着山歌一样悦耳动听。
爷爷童年住的院子街对面就是这座天主教的福音堂
爷爷记得有那么一天,山歌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轰隆声,由远到近越来越响,赶紧和小伙伴们跑出院子一看究竟。原来是个庞然大物,在坑坑洼洼的马路上,喘着粗气,摇摇晃晃,由西向东缓缓从眼前驶过,身后扬起了冲天的灰尘,还散发出一阵从没闻到过的香味儿,恨不得追上去闻个痛快。后来才从大人们嘴中得知,这个铁木疙瘩名叫汽车,能拖很多很重的货物,那股好闻的香味就是汽油发出来的。现在爷爷想起来,估计不是破旧的解放牌,就是老掉了牙的苏联嘎斯呢。
爷爷童年看到的“鸡公车”,如今成了旅游景点的道具。
五十多年过去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汽车不仅不再是稀罕物,而且从性能和造型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长张、长吉、常岳、常荆和二广、沪昆高速的建成,我们常德形成了“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骨架,城区的大小街道已经多达两百多条,五花八门的小汽车也成了普通家庭的代步工具。最幸福的当然是我,来到了这个满街都是汽车的世界,今天又坐上了家里的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