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十而已》后的担忧,就怕你鸡娃过了火...

20/07/31 18:35:14 标签:家庭教育

一直以来,全职妈妈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都很悲情!
就像《告白夫妇》里面张娜拉饰演的马珍珠,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全职妈妈独自带娃的狼狈,崩溃,和委屈。
还有《82年的金智英》里面的金智英,就是一个生娃后成功地沦为附属品,被社会的不认同,家庭的不尊重狠狠压抑,只能独自痛苦,无力挣扎的全职主妇。
所以,《三十而已》里面的全职妈妈顾佳一上线就圈粉无数,频上热搜。
能文能武,没有什么事情是她搞不定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了小三,还操持得了老公的事业,孩子被欺负时,更是毫不手软,挥得了拳头,踢得动腿,简直就是无所不能。
这样硬核的全职妈妈,把悲情,委屈的标签撕得粉碎,看得人直呼过瘾。顾佳简直就是女人的朱砂痣,白月光,顶礼膜拜的偶像啊。
所以,有人说,顾佳是女人届的奥特曼,还给她发明了个词:顾学。在主妇的修行、语言艺术、御夫育娃等层面,顾佳都做到了TOP级的体面和满分的舒适度。堪称完美!

对男人来说,这样的女人除了压迫感之外,无可挑剔;对女人来说,这样的女人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对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个100分妈妈。
就像顾佳介绍自己时说的,自己任何一件事情都做到了优加。从家中一切琐事,到丈夫的事业、儿子的学业,顾佳始终追求卓越,自我管理也毫不懈怠。从顾佳那份令人望而生敬的时间管理表中可见一斑。
但其中最让无数母亲产生共鸣的,是顾佳式的育娃!然而,顾佳式育娃真的可取吗?


一切为了孩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竞争太激烈,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赢在起跑线上这件事情,就成了每一位父母鸡娃的头等大事。
鸡娃,目的是孩子能往上流动,过更好的日子。
像顾佳这样优加,样样都要做到最好的人物,就更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娃鸡到食物链顶端的人,所以,鸡起娃来就更是疯狂。
顾佳的鸡娃路线也是清晰明了,非常有规划。

第一步,让孩子跻身更高的圈层

“你是谁,很重要,但和谁在一起,更重要”。从孟母三迁寻找好邻,到孔子提倡的“无友不如己者”,都说明了圈层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个高品质的圈层就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样样优加的顾佳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为了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她卖掉老房子,承受巨额的贷款,也要买下滨江豪宅,只因为这个小区汇聚了食物链顶端的富豪精英。与精英为邻,更有机会成为精英。
第二步,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进不了最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履历甚至影响后面申请常青藤大学,以及毕业后进入的圈层。这就是存在在当今社会不容辩驳的教育不公平现状。
所以,为了让儿子入学顶级幼儿园,顾佳不惜放下身段,费尽心思地讨好着顶楼的富太太,只为了富太太手里的入学推荐信。
如何的放下身段这件事情也是被大众津津乐道的,譬如,为富太太亲手做低油低糖的蛋糕,为富太太学习并修理天文望远镜,为富太太提鞋,赤着脚提着人家的高跟鞋,从20楼走到1楼...

其实,看得出来,这般做小伏低,极尽谄媚之举,让人家富太太脸上也挺不自在的,但是,没关系,能达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果然,富太太伸出了援手,在其答应为学校贡献一场价值上千万的烟花秀之后,获得了顶级幼儿园的面试资格。
第三步,对孩子平日里就异常精心的教育
看幼儿园入学面试的这一段,也是精彩。
只能说,这个妈妈是个狠人。

幼儿园面试,顾佳操着流利的英语与面试官侃侃而谈,为了证明儿子天资聪颖,她提前准备了一本孩子的幼年习作,装订工整,装饰画也画得非常用心。

虽然,最终因为孩子回答不上来问题,咬了面试官的胳膊,而导致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但是,足以让人看到顾佳真的是一个在鸡娃上无比用心的妈妈。
对于负高债买豪宅,斥巨资买铂金包,以及一切做小伏低,放下身段,不顾体面做出的牺牲与付出,顾佳也是云淡风轻:没什么,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当妈的修行。
对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虽然这部电视剧夸张,不接地气,戏剧性十足,但是,这个女人为了把娃鸡到天上去的模样,也是赢得了现实父母的共鸣。
父母为了孩子,怎么着都不过分,就怕鸡娃过了火。

警惕揠苗助长


父母对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执念很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焦虑,这一点在《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里面是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希望孩子过得更好,成长得更优秀,无可厚非。奶爸唯一的担心就是这个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揠苗助长。
无疑,剧中的顾佳是个好妈妈,但是,好得有点强势,就像孩子不止一次嚷嚷着不喜欢上马术课,甚至排斥,但就因为这是个加分项,所以,孩子不想上也得上...很难说,在强势妈妈长此以往的管教下,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

其实,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要警惕这种现象:父母总以为自己的做法是无比正确的,所以,习惯性的把自以为是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不自知。

一个来自精神科的数据统计就是,青少年和儿童患抑郁症的比例正逐年升高,目前已占了一半,最小的患者仅9岁。 而孩子患抑郁症的主因,是父母太着急,总是要求孩子考出好成绩,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所以,不管你的教育焦虑有多严重,还是要顺应自身孩子的发展规律,慢慢来。
不然的话,揠苗助长的前车之鉴,也是屡见不鲜,挺令人惋惜的。

就像,曾经被无数人追捧的“天才少年”张炘炀,十岁时,就以505分的成绩,考入二本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当时,有很多教育学者都说,这孩子还是应该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学得更扎实,思维更完善,身心更成熟...
可是,张炘炀的家长却认为,不是名校不要紧,速度更重要。 接着,张炘炀13岁就考入了北工大读硕士,16岁便考入了北航读博。 表面风光无限,背后却是一个人格并不健全,思维不完善,也不会正常生活的孩子。 16岁硕士论文答辩前,他要求父母在北京给他买房,否则就不答辩。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做一个人上人”,人上人的标准是“北京户口,买房,找个好工作”。

张炘炀还有许多被人炮轰的言论,诸如: “北京的乱象完全是外地人(尤其东北人)造成的。”
“有钱不一定有素质,但没钱一定没素质。”
“白领对北京毫无建设,蚕食了北京宝贵的资源和就业岗位。”
这就是生造的天才,不完整的童年,也在成长过程中留下了非常多的隐患,生活能力、善良感恩、天真活泼、人际交往、热爱自然……统统在生造的路上被泯灭殆尽。 揠苗助长,揠的禾苗,第二天就枯萎,可如果揠的是孩子,也许就要等到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到他的枯萎,到了那个时侯,一切就都晚了,实在是可惜。 思想家卢梭就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长得既不完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只会造就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鸡娃有道,且行且珍惜。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父母能做的就是相信孩子,静等花开。况且,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有远见的父母,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