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是指真心诚意理解他人,设身处地体谅他人,对不幸者持关心、爱护态度的一种情感。心理学认为:同情别人的行为,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而且是人必备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同情心。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呢?
1.让孩子进行“角色置换”。“角色置换”就是让孩子去感受别人的悲欢苦愁。就是让孩子设想自己就是那不幸者,体验不幸者所具有的感受。例如,当孩子把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额部起了个青疙瘩,痛得大哭不止时,你就可以问孩子;“要是别人把你推倒,额上起个大疙瘩,你痛不痛?”这时,孩子只要一想象,自身就与不幸者“调换”了位置,心理上甚至生理上就会感到一阵疼痛。当一个人能深切地知道别人的身心感受时,他就容易产生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并谋略帮助其解脱不幸的愿望和行动。
2.培养孩子爱惜物品和小动物的品德。有调查表明,在日常生活中,爱惜物品和小动物的儿童,绝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而随意拆砸玩具、物品,摔打小动物的儿童,均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缺乏同情心。所以,应从小培养孩子爱惜物品和小动物的良好品德,严格纠正孩子有意损坏物品,残酷对待小动物的行为。
3.培养孩子分享的行为。在对待食物和玩具方面,避免孩子养成独食独占的习惯,尽量使孩子懂得应与家长、朋友共同分享的道理。这就首先需要家长改变认为“孩子小应当吃大的,吃好的”观念,让孩子处于与人同等的位置,只享用自己应得到的东西,不要给优惠照顾。对孩子贪占、自私的行为应严加制止,使其改正。
4.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引导孩子关心和帮助他人。小朋友摔倒了,赶快去把他扶起来;同学的铅笔丢了,主动借笔给他;邻居奶奶提着满满一篮菜,上去搭一只手;老师生了病,热情地为他送水,取药。孩子一有这样好表现,家长应注意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良好行为得以强化,而且可以使孩子体验到关心与助人的乐趣,进而增强其同情心。
5.引导孩子厌恶残忍,爱护弱小。有些孩子,年纪虽小,但很残暴,常揉烂鲜花,折断树苗,虐待雏禽,残害小动物。残忍行为和对残忍行为的麻木不仁,无动于衷,都是严重缺乏同情心的表现。培养同情心,一方面,要使孩子对残忍的事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感,平常要尽量少让孩子接触残酷的场面,如电视、图画书中厮杀、虐待、殴打等;另一方面,要使孩子有保护弱小的心理和习惯,那怕是一棵小草,一个小蚂蚁,一只伤残的小鸟,都应当珍惜爱护。孩子能厌恶残忍,爱护弱小,他的同情心也就更加深刻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