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拗敏感期
过了自主敏感期,孩子不再对身边物品的属性那么计较,那么紧张,由此而认识了“我”,并获得了“我的权利”的认识。他开始将这种认识扩大,从物质扩大到非物质领域,如:对人的权利界限的探索,对事物空间、时间、体积、永恒性和归属性的探索。这是一个更深层的领域,当儿童把对物质领域探索形成的经验和知识用于非物质领域时,就会遭到巨大的失败。这使儿童不能理解,从表现情况看,就是任性、蛮不讲理。
晶晶三岁多了,有一次在教具室工作,爸爸来接她,她要求爸爸帮她将两个小姆指大的珠子摞起来。爸爸是接受了一点新的教育理念的家长,没有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这不可能摞一起”,而是真的拿起珠子开始摞。他以为女儿发现这无法摞起来后就会认识到光滑而圆润的珠子是无法垂直摞在一起的。没想到几次失败之后,女儿开始大哭,并将手中的珠子砸到地上,并用她的小拳头锤打爸爸。爸爸苦笑地跟老师说:“看这孩子脾气就是犟。”老师告诉他这不是脾气犟,是她不能理解珠子为什么不能按她的要求像积木那样一个一个叠放起来,因为这种需求太强大了,她受不了,才发脾气。这就是执拗敏感期。
还有一次晶晶拿了一张纸,让爸爸在纸中间写一个“5”,爸爸写好了,她要求爸爸再写一个,爸爸就在前一个“5”的旁边又写了一个。晶晶说:“不行,没有写在中间。”爸爸就只好写了一个“5”,和先前那个完全重叠起来。她还说:“不行,要两个‘5’,这样只能看见一个!”爸爸就在紧挨着中间那个“5”的前面再写了一个。她开始着急,并哭起来,说:“所有的‘5’都要写在中间。”可是爸爸无论怎么试都无法在一张纸上将所有的“5”都写在中间,又能看到每一个“5”。她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将纸撕了,躺在地上,大哭不止。爸爸实在气不过,就揍了她两下,觉得晶晶这种犟脾气该治一治了,否则以后怎么办。
从上面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两次发脾气的原因都是因为不理解物体的空间和体积法则,不理解物体的这些法则为什么不能听从她的指挥。这是一个人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必然过程,儿童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试误过程。在经历了多次发脾气和哭闹之后,发现事物的法则仍然无法按照她的要求改变时,孩子就会开始改变自己,顺应于这一法则。这时孩子就成长了。
还有一次,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他管自己叫“狐狸王”),他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来找老师,要求老师给他画一只锅,锅里有三颗豆子,一个跳出来,一个蹦出来,一个在锅里。老师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就两眼发直,知道自己无法过关了,于是硬着头皮画了一只锅,问孩子:“可以吗?”狐狸王点点头。老师小心翼翼地在锅口画了颗豆子,说:“这是在锅里那颗。”孩子点点头,说:“是。”老师又用笔从锅里往外画,同时嘴里发出“吱”的响声,拉出了一道弧线,在弧线头处画了一个点,说:“这是跳出来的那一颗豆子。”孩子两眼发直,不置可否。老师接着画了一条直线,在直线头上画了一个点,说:“这是蹦出来那颗。”这时孩子像醒了一样,抓住老师的手,说:“不行,是蹦出来的”,同时使劲的点着头。老师说:“好,好!我们再来试一下。”就又画了条略弯一点的线,同时嘴里“蹦”地一声,说:“看,蹦出来的。”孩子急了,说:“不是那样蹦的,是蹦的。”
我想他想要的是真实的豆子从锅里蹦出来的那个过程,可这怎么能画得出来?他急得哭起来。老师又画了一个,他还是大哭,并在地上打滚,看上去痛苦不堪。老师只好平静地坐在他身边,等他发完脾气,告诉他:“狐狸王,老师真的没有办法,那个蹦的豆子老师真的没有办法画出来。”孩子坐在老师怀里伤心地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说,“是三个豆子”。老师眼睛一亮,赶紧说:“那老师擦掉几个行吗?”孩子点点头,老师开始用橡皮擦。刚开始擦孩子又大哭起来,说:“不行,要刚才那样。”老师说:“那重拿一张纸再重画一次可以吗?”孩子说:“不行,就要这张纸,要刚才那样。”我想孩子意思是说,要回到刚才只画了三颗豆子的时候,这是无论无如都无法达到她要求的,因为时间无法逆转,而这一自然法则又不被孩子所理解,成人又无法用语言使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唯一能做的只有倾听,安静地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哭诉和发脾气。使孩子逐渐发现他要求的事是无法达到的。
过了自主敏感期,孩子不再对身边物品的属性那么计较,那么紧张,由此而认识了“我”,并获得了“我的权利”的认识。他开始将这种认识扩大,从物质扩大到非物质领域,如:对人的权利界限的探索,对事物空间、时间、体积、永恒性和归属性的探索。这是一个更深层的领域,当儿童把对物质领域探索形成的经验和知识用于非物质领域时,就会遭到巨大的失败。这使儿童不能理解,从表现情况看,就是任性、蛮不讲理。
晶晶三岁多了,有一次在教具室工作,爸爸来接她,她要求爸爸帮她将两个小姆指大的珠子摞起来。爸爸是接受了一点新的教育理念的家长,没有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这不可能摞一起”,而是真的拿起珠子开始摞。他以为女儿发现这无法摞起来后就会认识到光滑而圆润的珠子是无法垂直摞在一起的。没想到几次失败之后,女儿开始大哭,并将手中的珠子砸到地上,并用她的小拳头锤打爸爸。爸爸苦笑地跟老师说:“看这孩子脾气就是犟。”老师告诉他这不是脾气犟,是她不能理解珠子为什么不能按她的要求像积木那样一个一个叠放起来,因为这种需求太强大了,她受不了,才发脾气。这就是执拗敏感期。
还有一次晶晶拿了一张纸,让爸爸在纸中间写一个“5”,爸爸写好了,她要求爸爸再写一个,爸爸就在前一个“5”的旁边又写了一个。晶晶说:“不行,没有写在中间。”爸爸就只好写了一个“5”,和先前那个完全重叠起来。她还说:“不行,要两个‘5’,这样只能看见一个!”爸爸就在紧挨着中间那个“5”的前面再写了一个。她开始着急,并哭起来,说:“所有的‘5’都要写在中间。”可是爸爸无论怎么试都无法在一张纸上将所有的“5”都写在中间,又能看到每一个“5”。她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将纸撕了,躺在地上,大哭不止。爸爸实在气不过,就揍了她两下,觉得晶晶这种犟脾气该治一治了,否则以后怎么办。
从上面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两次发脾气的原因都是因为不理解物体的空间和体积法则,不理解物体的这些法则为什么不能听从她的指挥。这是一个人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必然过程,儿童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试误过程。在经历了多次发脾气和哭闹之后,发现事物的法则仍然无法按照她的要求改变时,孩子就会开始改变自己,顺应于这一法则。这时孩子就成长了。
还有一次,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他管自己叫“狐狸王”),他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来找老师,要求老师给他画一只锅,锅里有三颗豆子,一个跳出来,一个蹦出来,一个在锅里。老师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就两眼发直,知道自己无法过关了,于是硬着头皮画了一只锅,问孩子:“可以吗?”狐狸王点点头。老师小心翼翼地在锅口画了颗豆子,说:“这是在锅里那颗。”孩子点点头,说:“是。”老师又用笔从锅里往外画,同时嘴里发出“吱”的响声,拉出了一道弧线,在弧线头处画了一个点,说:“这是跳出来的那一颗豆子。”孩子两眼发直,不置可否。老师接着画了一条直线,在直线头上画了一个点,说:“这是蹦出来那颗。”这时孩子像醒了一样,抓住老师的手,说:“不行,是蹦出来的”,同时使劲的点着头。老师说:“好,好!我们再来试一下。”就又画了条略弯一点的线,同时嘴里“蹦”地一声,说:“看,蹦出来的。”孩子急了,说:“不是那样蹦的,是蹦的。”
我想他想要的是真实的豆子从锅里蹦出来的那个过程,可这怎么能画得出来?他急得哭起来。老师又画了一个,他还是大哭,并在地上打滚,看上去痛苦不堪。老师只好平静地坐在他身边,等他发完脾气,告诉他:“狐狸王,老师真的没有办法,那个蹦的豆子老师真的没有办法画出来。”孩子坐在老师怀里伤心地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说,“是三个豆子”。老师眼睛一亮,赶紧说:“那老师擦掉几个行吗?”孩子点点头,老师开始用橡皮擦。刚开始擦孩子又大哭起来,说:“不行,要刚才那样。”老师说:“那重拿一张纸再重画一次可以吗?”孩子说:“不行,就要这张纸,要刚才那样。”我想孩子意思是说,要回到刚才只画了三颗豆子的时候,这是无论无如都无法达到她要求的,因为时间无法逆转,而这一自然法则又不被孩子所理解,成人又无法用语言使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唯一能做的只有倾听,安静地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哭诉和发脾气。使孩子逐渐发现他要求的事是无法达到的。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