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幼儿园
- 未加入幼儿园
宝现在都14个月加5天了,好长时间都没有给宝宝写点什么了,想想时间过的真快,从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变成了一周多岁的幼儿了,
宝的主食是多美滋奶粉,一天三顿,要是五谷杂粮的话,你想尽办法搞给他吃,他都不吃,这才发现我家鑫还是蛮有个性的,要是他不吃的东西,你就算是喂到嘴巴里了,他都把你给吐出来,
每次都想叫他多吃点,每次都反抗,只有他高兴的时候,高兴的忘记你在给他喂东西的时候,才咕噜一下咽下去,也不用他的6颗牙齿给嚼嚼,
不知道是夏天热的原因,还是怎么回事,前些天还吃点零食,蛋糕啊,铜锣烧啊,现在都不吃了,难倒这几天真的太热的缘故,
宝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现在也在仿着大人说话 了,不过到目前为止最像的就是叫妈妈,麻麻,吗吗,麻麻啦,呵呵,每当我听到他牙牙学语叫妈妈的时候,心里的那种幸福感真的是别提了,立马回应他,我的宝贝蛋子,会叫妈妈了,真乖,然后在他小脸上使劲的嘙一个,
让我最开心的事,每天下班,当我走到离他不远的地方,他看见我就会激动的手足舞蹈的,呵呵拍着小手,开心的依依呀呀的,
不知道什么原因宝宝不胖,到现在才18斤,也是瘦了点,不过宝体质还是蛮好的,很少生病的,
现在夏天 热,只要头发长出一点就很容易生痱子,宝宝是属于那种容易流汗的那种,所以我看见头发有点长久想把他剃掉,说道剃头,那宝宝可是十分的护头的,我的妈妈呀,到现在宝宝大概提了4次头了,每次都是哭的稀里哗啦的,一个头发剃好啦,搞的我全身都是头发,你看他挣扎的啊,就是不愿意,使劲的哭, 不过现在大了,比以前好多了,不怎么哭了,不过还是挺抗拒的,
,宝宝现在尿尿可难闻了,家里面的席梦思都不知道给他尿了多少尿了,有的时候感觉家里面都有一股尿骚味,哎,没有办法了,自己孩子嘛,
记得以前在外面租房住的时候,有个小宝宝也是看着他长大的,每次他奶奶用我们家拖把拖尿的时候,我就反感,想尿多脏啊,现在自己孩子,也无所谓了,
发现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没有临到自己的时候觉得反感,但是真的到自己的时候也就无所谓了
2010.8.17
昨天晚上下班回家,回到家了,天就下了大雨,我骑着电瓶车在小区门口一边骑着车一边找着宝宝,看宝宝在那,我想下这么大的雨,把宝宝带回家吧,我找啊找啊,找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等到雨停的差不多了,宝宝和奶奶回来了,我看看宝宝抱一下在他脸上咬了一下,没有想到的是,啪的一下,一巴掌打在我脸上,我的妈呀,我的宝宝啥时候变的这么厉害了,打过之后还依依呀呀的,小嘴撅着,,感觉就像,哼,你打我,哼哼,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如果使用药物降温,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热,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热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第四,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的建议是,孩子发热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热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热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3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热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之间,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热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热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热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热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及早发现宝宝发热的方法
摸: 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热,你就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看: 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度数便是宝宝的现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热。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烦恼 | 标签:烦恼 | 阅读(0) | 留言(1) | 2011-06-09 |
有子感发 | 标签:有子感发 | 阅读(0) | 留言(2) | 201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