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下来,女儿的书袋中已有很多的故事,但看了总让人感觉是一些老掉牙的,什么公主啊,什么青蛙王子的,当然,女儿是乐此不彼地读着。
前几个星期,在新华书店发现了聪明豆绘本系列中的一个故事《狐狸爸爸鸭儿子》,一看到这个题目,自己就觉着甚是新鲜。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打开了本子细细地读了一番。
文章第一面这样写着:
第二面是狐狸的孵蛋记录表
第四面是具体的故事情节:
狐狸肚子饿了,就到处找东西吃。他来到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
狐狸一个箭步跳上去抱住鸭蛋,迫不及待地把它放进嘴里。刚要一口咬下去,脑袋里去有个声音说:“你是想吃鸭蛋呢,还是想吃肥嘟嘟的小鸭子呢?”
于是,狐狸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大吃一顿。他刚一屁股坐到鸭蛋上,就立刻跳起来,“这样会不会把蛋压破了?”狐狸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主意。他在地上挖了一个洞,在洞里铺上草。
狐狸把鸭蛋放进塞满草的洞口,前爪和后爪紧紧趴在洞的前、后方,只有软软的肚子轻轻地压在鸭蛋上。这个注意看起来不错——既能给鸭蛋保暖,又不会把它压破。可是,这个姿势就像受苦刑,还不到五分钟,狐狸的四肢就酸得受不了了。
狐狸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捡了一条长长的树皮当绳子,用它把鸭蛋紧紧绑在肚皮上。狐狸为自己的小聪明感觉得意洋洋的,可没想到,在追兔子的时候,树皮绳子一松,差点儿把八倍蛋给摔破了。
狐狸气坏了,他把鸭蛋放进嘴里,心想:“干脆一口吃掉算了!”忽然,又一个好主意冒了出来!狐狸先用草给自己铺了一个巢,然后学鸭妈妈那样坐在巢里,又开始努力孵蛋,只是这回他没有用自己的肚子,而是把鸭蛋含在了嘴里。因为嘴里含着鸭蛋,狐狸没法儿追小动物,只能摘些身边的野果、野莓来充饥。他自言自语地说:“唉,我怎么成了一只吃素的狐狸了?”
好吃的鸭蛋放在嘴里,但不能吃,这滋味真太难受了。狐狸只能用舌头轻轻舔着鸭蛋,解解馋。他把舌头卷起来,让鸭蛋在上面缓缓地滚来滚去。
狐狸玩得高兴,肚子好像也不饿了,他还发明了很多用舌头玩鸭蛋的游戏。
有一天,狐狸突然被一个声音惊醒,他连忙把鸭蛋吐了出来。蛋上竟然有了裂痕!没多久,一只湿漉漉的小鸭子从里面钻了出来。狐狸的美梦成真了!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没想到,小鸭子忽然朝着狐狸的鼻尖冲过来,叫着:“妈妈!妈妈!”狐狸吓呆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是你妈妈。我,我,我是男的,只能做爸爸。”“爸爸!爸爸!”小鸭子爬上了狐狸的鼻子。“爸爸!爸爸!”小鸭子爬上了狐狸的头。“爸爸!爸爸!”小鸭子咬住了狐狸的耳朵。狐狸闭上眼睛,不知道该怎么办。
“爸爸,我饿。”小鸭子说。“我也饿。”狐狸用爪子一把将小鸭子扫进自己的大嘴里。小鸭子啄着狐狸的舌头,狐狸疼得张大了嘴巴。小鸭子说:“爸爸,以前我在蛋壳里的时候,你天天就是用它摇着我睡觉的,对不对?好舒服哦。”小鸭子从狐狸嘴里爬出来,“爸爸,我饿了。”狐狸叹着气,从旁边摘了一些野莓给小鸭子吃。
小鸭子吃得肚皮圆滚滚的,把头钻到狐狸的爪子底下,睡眼蒙眬地说:“谢谢你,爸爸。我好爱你,爸爸。”
看着小鸭子可爱的睡相,狐狸一边吃着剩下的野莓,一边自言自语:“其实,野莓也挺好吃的,吃久了,感觉比肉还好吃呢。”
狐狸想:“少了顿大餐,多了一个儿子,我这只聪明的狐狸怎么干了一件糊涂事呢?”
看完这个故事,心中特别的,怎么说呢?
第一个感觉,改观了自己从小至今对狐狸的看法。一直以来,所接触到的有关狐狸的文章,使得在脑中形成的的印象就是:狡猾,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更深层次的想到,如果是在教学中,自己也肯定会在无形中间接地把自己的直观信息输送给孩子。狐狸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呢?我从来都没有查阅过资料,对狐狸的印象就源于那些像《狐假虎威》的故事,自己的看法是否片面?作为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证实已有知识的科学性。自己的思维是否过于狭隘?看事物是否该换一个角度?
第二个感觉,看到绘本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创意。说到这点,让笔者是无限的惭愧,还真是有感于自己对于这些能力的枯竭。所以,每回和女儿看这本故事书,总会从中发现更多的新奇点,从中联想到了自己的课堂,一个极其重要的但被自己忽视已久的想象力的培养。
第三个感觉,介于以上两点,我下了一个决定,我要为狐狸正身,把故事作为教材,让我的学生(五年级)也一起来读读绘本。这个故事内涵着太多的东西,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狐狸爸爸——他和小鸭子躺在一起,用树叶盖住小鸭子,满脸是父亲般宠溺的表情。中年级的孩子看到后,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肥嘟嘟的鸭子怎么会没有成为狐狸的美食?于是会得到这样的答案:狐狸不吃鸭子,因为鸭子叫他爸爸,但更多的是因为孵蛋过程中“孵”出了对小鸭子的友谊和爱。高年级的孩子会注意到故事的最后,不会游泳的狐狸用绳子绑着自己,手拿树叶,陪小鸭子游泳。他们还张嘴大笑。通过交流可以得出:付出本身就是快乐的。其实,这儿可以结合小练笔让学生想象发生在狐狸和鸭儿子之间的事情……
……
作为一个母亲,就好像是绘本结尾处所述说的,当看到狐狸笨拙地教小鸭子游泳的画面,会流泪。因为它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自己与孩子之间,这种爱是不能用言语所表达清楚的。这种爱,不求回报,只为一心地付出……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体会到这一点,他们就会懂得珍惜,课堂内外还需要教师去多说一些什么,多做一些什么?千教万教,不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吗?
我想还有很多很多是自己的思维没有触及到的,一个简简单单的儿童绘本,却引发了自己对育儿对教学对人生的诸多的思考,这不得不让我对绘本的作者肃然起敬!我把这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推荐给你,不知对看拙作的你,将会带来怎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