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3岁的孩子

10/03/02 15:48:14 标签:宝宝的成长

 

      到了这个年龄段,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干。应该充分利用他的这一意愿,在生活习惯方面加以知道,培养他成为一个非常自立的孩子。这时的幼儿生活上几乎可以完全自理、好动、善良且充满爱心。孩子的记忆力也相当强,求知欲也很强。孩子已经很懂道理,有一定的是非观点,能够给别人挑错,反驳别人的意见。
    为孩子树立自信。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形成,记忆力很强。这个时期尤其注意要为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这对于他将来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相当重要。家长一定注意不要轻 易叱责孩子,多一些启发和鼓励;和他一同体会克服某个困难的全过程。 
     
幼儿时期的运动能力和智能发达有密切的关系,要想智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提高运动能力。所以让孩子的肢体得到充分锻炼是很重要的。如果有条件,可以从这时起让孩子接受像武术、跳舞等的启蒙教育。也可以让孩子开始游泳,但要注意安全,平时让孩子经常练习类似拍皮球等的技巧性运动。 

     
注意训练和提高孩子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小孩子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了解周围世界,家长要注意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可以先从形象入手,教他学着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等对比关系,再教他学会数至少10以内的物体个数。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正式学习,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到了3岁,智力已经相当发达,已经能够显露出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兴趣爱好。仔细观察并发现他在某方面的特长和兴趣,是父母这时候应该做到的。众所周知,有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只是让这么小的孩子学东西需要耐心,切忌心急。 

    尽量培养孩子思维的完全自立。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立意识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可以把孩子思维的这种不完全的自立转变为完全的自立。反抗是孩子有主见的表现。讲道理、多表扬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唯一有效的。丰富孩子生活,尽量多的丰富孩子词汇量。父母应用行动教给孩子怎样去建立幸福的家庭,宽容、理解、生机勃勃最重要。 
特别提示:
  为了让孩子做一点事情就给他报酬是不好的,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刻下劳动快乐的印记。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有人曾对56岁学龄前儿童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脾气不好的近16%,性格古怪的占5%,有神经质倾向的占28%,有行为问题的占9%,社会交往不良的近3%,有情绪障碍的近2%,注意力障碍的占10%,智力低下的占0.6%,此外还有偏食、言语发育迟滞、分离性焦虑、强迫现象等。同时也调查了这些幼儿的躯体疾患,其总和仅占1.5%。相比之下,幼儿心理偏离问题较为普遍。  
 
 
  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万丈高楼平地起。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有人说:树大自然直。这种放任自流的思想,不符合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幼儿期身心发展的特征

  推荐阅读:英专家为三岁看老找到证据  怎样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个性

  幼儿的身体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除了身高体重的增加外,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机能也有所发展。由于大肌肉的发展,幼儿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小肌肉的开始发展,使幼儿已能从事绘画、写字等活动。脑的结构到幼儿期末已经成熟,孩子可以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6岁能掌握30004000个词汇,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这个时期的孩子说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等原因,因此,成人在与孩子交谈时,应尽量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幼儿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的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目的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也日益增强。

  从幼儿记忆的发展看,主要是不随意记忆,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记忆开始发展。幼儿记忆很易受成人的暗示,也很容易发生现实与臆想混淆现象,与此相联系的是幼儿十分相信童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与情节。自己也会编织一些自己向往的、却又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成人往往误认为是孩子在撒谎。

  幼儿的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引起的动因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情绪常常极度强烈而高涨。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情绪压抑,影响身心发展。

  幼儿已萌芽了道德感,孩子已能根据成人的教育,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道德体验。

  幼儿理智感产生的突出表现是好奇和好问,故幼儿期有疑问期之称。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其特点是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但由于环境条件,一些孩子性格内向,自卑感较重,这常常与周围人消极评价儿童有关。

  幼儿期末儿童已养成了一套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全是成人强化的结果。幼儿一般都认为被成人接纳的行为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好的。幼儿期,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除非环境、经历出现极为严重的转折,否则已形成的行为动力型是很难破坏的。正因为如此,父母应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孩子3岁开始上幼儿园最好

据一位幼儿园园长介绍,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既希望孩子能早日接受正规教育,又不放心将年龄尚幼的孩子交给幼儿园。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最好进入幼儿园等机构接受系统的教育,隔代抚养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儿童进入幼儿园在时间上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只要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可以。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是否具有以下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和别人做简单的沟通,可以基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具备一些简单技能如会抛球、折纸等,这样入园后能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懂得轮流、等待等一般社交常识,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向他人求助;具有吃饭、大小便等基本的自理能力。一般3岁左右的孩子都能完成上述任务,因此传统上孩子多在3岁左右开始上幼儿园。
   
严格与亲密是不矛盾的,不可将自己定格为严厉的角色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温情。与孩子亲密、感情好,是严厉的基础,你细心的呵护孩子,与其交流,陪其玩耍,孩子会听你的话,并且认真体味其中的道理,如果只是严厉,孩子可能是因为惧怕才听话,这对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发展是不利的,可看相关书籍,如亲密育儿之类等。
:孩子三周岁了,在父母的要求下,他会按父母说的做一些事情,现在已经坚持一个月睡觉前洗漱了。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没长性”,常常半途而废;经常发脾气,愿望不能满足时还会哭闹,如果没有被重视,他还会生气或者抱怨。

  武女士认为,这个年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儿子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她认为面对3岁孩子可以这样教育:

  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不要因为他没有坚持到底而惩罚他,而要对他的每个努力都表示赞赏。

  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好的行为举止。比如,放一段音乐,让孩子在音乐结束前做好饭前的准备工作。

  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虽然3岁的孩子已经发育到能够承受面壁3分钟的惩罚,但还是让孩子少受点挫败为好,尽早结束惩罚,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3岁以后宝宝尿裤子怎么办

  1. 治疗尿路感染

  如果经医生检查,发现你的孩子有尿路感染,要立即使用抗菌素控制尿路感染。

  2. 扩大膀胱容量

  如果发现你的孩子膀胱容量较小,要进行膀胱功能锻炼:督促孩子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

  3. 去除紧张因素

  如果发现孩子在紧张、焦虑或兴奋时出现尿裤子现象,那么,对孩子进行放松训练是治疗的关键。孩子一旦学会放松,其身体的整体紧张水平就会降低,尿裤现象也就会自动消失。

  4. 纠正过于贪玩行为

  如果发现孩子在户外玩耍时经常要尿湿裤子,就是因为他玩得太高兴了,意识不到或者根本不理会膀胱发出的信号。必须纠正孩子过于贪玩的行为,对于比较大的孩子,可以规定其在户外玩耍的时间,嘱其按时间回来小便。对于比较小的孩子,除了规定其在户外玩耍的时间外,父母还要经常督促其回来小便。

  5. 克服不习惯在外面上厕所的问题

  如果发现孩子不习惯在外面上厕所而经常尿湿裤子,要找找原因。如果是嫌外面的厕所脏,可以教他一些补救的方法:如把卫生纸垫在马桶圈边沿上;在使用马桶前用纸把马桶圈擦干净。如果孩子对很清洁的厕所也不愿上,父母必须和他一起去厕所找出害怕的原因,让他情绪放松,再让他看看秽物,闻闻臭气,直到他不再对他厕所过敏为止,有进步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

  3岁以后宝宝尿床怎么办

  1.设置日程表

  为孩子设置一张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孩子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当孩子不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给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定期(一般为2)与医师会面1次。

  2.建立条件反射

  要求妈妈在孩子晚上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一个小时用闹钟将孩子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孩子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孩子就能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鼓励孩子去厕所小便,目的在于使孩子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干净。

  不同年龄宝宝的排尿训练

  虽然每个孩子的排尿功能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排尿训练的时间也不应扣得太死,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0-12个月的宝宝:使用尿布和尿不湿

  由于大脑、神经、肌肉尚未发育成熟,不宜过早对孩子进行排尿训练,以使用尿布或尿不湿为宜。

  12-24个月的宝宝:白天把尿和晚上用尿不湿结合

  一岁以上的宝宝已经会有尿意而要排尿了。此时小儿由于膀胱容量小,排尿次数较多,应每2小时左右给孩子一次排尿机会。同时也可以给予一定信号,如吹口哨声,用以提醒孩子排尿,以避免因长期使用尿布而引起的任意排尿习惯。白天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湿,但晚上仍要用尿布或尿不湿。

  2-5岁的宝宝:白天主动和晚上被动排尿

  以后的孩子,一般白天都能控制排尿,但夜间尚不能完全控制排尿。白天,教会孩子一有尿意,就要主动告诉父母,父母再带孩子去厕所排尿,就算是用便盆,也要把便盆放在厕所里,以防止孩子养成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晚上,仍需要父母叫醒孩子排尿,晚上原则上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湿。

  5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独立上厕所

  宝宝可以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和擦屁股了,因此家长可以让宝宝独自上厕所,在训练独立大小便的过程中,即使有时宝宝做得不够好,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打好基础.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