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控制和认识挫折

10/04/09 11:14:52 标签:思想教育误区

昨天去接妩悦,和老师聊聊妩悦的情况,老师说,妩悦是班上最喜欢“吃醋”的孩子,回想一下,妩悦的耐挫力也不是很好,我是该到了反思和妩悦交流的方式方法问题了,特意转载了一篇关于培养孩子受挫力和责任感的文章(部分转载)来学习,受益匪浅。反观我的交流方式存在这样的缺陷:夸奖没有落到实处,夸得“不到位”;没有认真分析挫折的意义仅限于安抚情绪(最近确实没有花那么多的心思在妩悦的思想教育方面),有时候(很少)会把我和妩悦的私人话题当中说出。

由此引发的问题:妩悦对待难关表现的有些退缩,特别是我越鼓励反而越退缩,碰到不顺心会发脾气,表现为情绪控制力不高。

继续改进,过段时间再来总结成果。

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已经成为习惯的事情渐渐退出表扬的范围)

  表扬要及时,对应表扬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表扬要具体,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它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可以看出,其实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或是鼓励,都具有同样的目的和特点:1、让孩子具有高度的安全感,知道不论做对还是做错都是正常的,爸妈不会因此不爱他,他也不会因为一次经历变“笨”或变“聪明”;2、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做事的方法。)

该日记已被主页管理员妩悦妈咪推荐到育儿早教,奖励20分

阅读(0) | 留言(3)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雀之灵对妩悦说:2010-04-12 08:29:39
  • 我也正尝试着深层表扬的作用,但只是自己悟到的,看到妩悦妈妈的文章受益不少,以后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教育。谢谢妩悦妈妈。
  • luyiqing20050918对妩悦说:2010-04-09 21:37:14
  • 我家丫头现在是受不得批评,我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 angelayyj20070515回复 luyiqing20050918说:只要开始注意说话方式就可以改变.
  • yuqiaoxuan2008对妩悦说:2010-04-09 15:21:46
  • 表扬要具体,要适时,可能还要想如何表达“表扬”的意思,育儿之中无小事呀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