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手记--携儿游世博之几则小故事(一)

10/06/09 23:25:47 标签:儿子 世博 故事

   儿子大了,适合带他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不然眼界和心胸怎会宽阔呢?适逢世博在上海举办,给了我们一个在自家门口向世界学习的良机,岂能错过?于是,上周末傍晚,带上刚放学的儿子就出发喽。
             货币战争与亲子枕边故事
    前些天,老公和他的同事们来看了2天世博,对看世博的人多拥堵深有体会。他提醒我和儿子要做好排长队的准备。
    于是,在周五中午下班后,我直奔新华书店,想买早就心仪已久但苦于没时间去细读的《货币战争》。谁知到了书店才知道,老公早帮我买好了。不甘心空手而归的我,就又挑选了2本书。下午,提醒同事带点儿可消磨排队时光的东西时,猛想起没为儿子准备点儿打发时间的东西。等我到家后,发觉老公已经在家里准备好了儿子平时喜欢看的读物之一--《亲子枕边故事》。
    哈!这下,任他排的队伍再长、游客再多,我们母子有书在手,可就不愁时间难熬啦!
    果然,高峰时,不管是进世博园的哪个出入口还是是进哪个国家馆或主题馆的馆门,不管是去洗手间还是去餐厅,不管是坐公交还是过江轮渡......总之,都要排队!看来,世博的副产品还真是让中国人学习排队呢。烈日炎炎中,人们看着自己前后左右都是人,而队伍行进的速度又出奇得慢,时而如蜗牛般挪动几步,更多时候则停滞不前达几十分钟,慢慢地,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开始抱怨了,情绪也烦躁了。而我和儿子,则一人一本书,挤在长长的队伍中,沉醉在我们自己的世界中,没有烦躁没有抱怨......
    有书相伴的感觉,挺好!
                 三种桥与三种人
   车快到上海市区时,儿子显得很兴奋,他站起身,大声地说,上海,我来啦!不一会儿,看到前方有座桥,他就问同行的沈叔叔,前方的桥叫什么名字?
   结果,因为那座桥太普通,一车人都不知道。我就乘机对他说,你看,世上有很多桥,但基本上可分三种。他问哪三种?我说,一种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名字的,一种是全国人民都知道名字的,还有一种,就是你刚刚看到的桥--几乎没人知道它的名字。其实,世上的人也和桥一样,分为这三种。我们的柯润长大后想成为哪一种人呢?第一种!他大声地自信地说。我又问,那如何才能做到呢?努力学习,不怕吃苦!
    他一边大声回答,一边像喊政治口号似的上下挥动胖胖的小手臂,那模样可好玩儿啦!
            英国馆的种子和植物与母子的心满意足
    因为我们住的酒店离世博主入口非常近,步行只要15分钟左右,我们就没急着去世博园排队。周六上午7点半起床,八点早餐后,我们才出发。
    到了主入口一看,离开园时间9点还有40分钟左右呢,但广场上已经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若干个长长的纵队蜿蜒在我们面前。找了个自认为最短的纵队后,我和儿子一边看书一边随着人流慢慢往前挪。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们过安检啦。进了世博园,我们一行商量先看哪个馆时,儿子说要先去英国馆看种子。我们就直接去了英国馆。
    11点左右,我们到了英国馆附近一看,尽管太阳当头照,但排队的队伍也非常长,人流被隔离栏杆人为地隔成好多个曲曲弯弯的回形针状。见我们走到最外一层队伍的最末端,工作人员说,起码要排3个小时才能进馆,而且里面啥都没看的。此时,同事们都有些想放弃进馆,但儿子坚持要去,我们就又迁就他一次了。因为我知道儿子主要是冲着英国的种子馆来的,现在园区内到处都要排队,天气稍微有些热,如果不乘着他体力好时看完种子馆,就怕一旦他体力不支了,啥馆都不愿进了,这样他此行岂不很没有成就感?夹在长长的队伍中,我和儿子仍边排队等候边看书。结果,队伍前行的速度远超我们的预期。见我们只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排了接近一半的队,儿子非常得意又有些不甘地去问人家工作人员,你不是说要3个小时的吗?哈哈,那模样真像是去和人对质呢。他肯定是有些怪工作人员当初说的3小时,差点让我们心生退意,而影响了他去看种子馆。
    排了45分钟左右的队,我们终于进馆了。进去后,才发现,里面就是一根根细长的透明管子里放上不同的种子,共有260万颗、900种种子。有我们熟悉的玉米、水稻等种子,更有大量说不上名字的种子,还有些花瓣状的。儿子兴奋得拿着相机,不停拍照。他调近焦距后,将一颗金黄色的玉米种子拍得占满了整个画面。他自己觉得那个很美,就不停展示给我看。后来,可能觉得总展示给我和他自己看,还不过瘾,就开始向陌生的游客展示了。不停邀请人家正在看种子实物的游客看他相机里拍的种子图片。还颇有些做广告意味得说他是小主人报新闻学校的小记者,小主人报是中国第一份由15岁以下少年儿童自己办的报纸。好几批游客走了,他还不愿离开。我见同事们早离开了,担心让他们久等,就劝儿子说,你看我们都不愿第一个来英国馆,但见你想来,我们就迁就你了。现在,你进来了,也拍了这么多的照片了,叔叔们都出去了,我们也出去,别让他们久等,好吗?他非常懂事得说,嗯,你们已经迁就我一次了,又让我拍了这么多照片,我心满意足啦!
    其实,尽管儿子心满意足了,但在馆内几周转下来,出英国室内馆门口时,我心中隐约有些失望,觉得真没太多东西可看的。就在我的失望情绪还没蔓延时,我们来到了室外,发现展览远没结束!
    在室外墙壁上,种植了很多不同的植物,用中英文写上植物的名字和它对环境的美化以及净化功能。尤其让我惊喜的是,还介绍了几种特别的植物和它们未来的应用趋势:如可以做动力的植物,能自己吃自己的植物,取代电脑芯片以使人类远离现有污染源的植物,可以防盗的植物等。另外,英国馆还展示了他们想象中的未来植物的模型。这下,换我心满意足啦!
    仔细地一一看完后,发现同事们在出口处的坡道上等我们呢。儿子刚看到一个工作人员,就立刻冲到人家面前质问:你不是说里面一点看的都没有吗?里面可好看呢。搞得人家莫名其妙,因为对我们说里面没啥看的不是这个工作人员,人家当然不明就里啦,看他那急吼吼的样子,我们几个大人都笑了。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