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片来自4-5岁6月布奇乐乐园成长绘本《你想坐我的脚踏车吗?》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交往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一种“亲社会行为”(除分享外,合作、同情、捐助等行为也是亲社会行为),是孩子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孩子今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那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形成这种积极的社会交往行为呢? 作为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正确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不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在整个学前期,孩子的行为都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难以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难以换位思考,所以“护食”和“护玩具”是很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要给孩子冠以“自私”、“小气”的帽子,更不要因为这样而惩罚孩子。要从正面去鼓励分享,帮助孩子意识到,分享行为本身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往往比“独占”更加快乐。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点滴细节,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亲眼见证这种行为。孩子是从父母那儿学习如何友善地对待他人的:来客人的时候,带着孩子给客人准备点心和水果;和别的家庭外出游玩的
时候,与他们分享食物、用品⋯⋯这些都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
另外,在家庭生活中,特别需要注意一些小细节。比如,别在孩子面前对配偶喊“你穿了
我的鞋了!讨厌!”“那是我的!别动!”之类的话。虽然这些是夫妻间的小事,但是由于小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和刻板性,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简单地模仿这些语言,进而导致在同伴交往中也出现类似的表现。
第三、要给孩子营造同伴交往的机会,弥补家庭结构的不足。
与以往的家庭相比,现在的孩子往往较少有兄弟姐妹,且物资非常丰富。由于这种不同,导致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不需要与他人分享,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父母也会尽量满足自己唯一的孩子的需要。因此,孩子的分享意识比较弱。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努力给孩子营造有“兄弟姐妹”的环境:可以经常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家庭相处串门,也可以相约一起外出游玩。通过家庭间的交往,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分享和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