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 周四(3岁1个月28天) 杭州 晴 10-19摄氏度
一篇关于德国教育的博文再次引发了我对儿子未来所接受教育的思考。其实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挥之不去,身边的亲戚朋友们已经在为孩子今后上哪个学校操起心来,该买学区房的开始动手了,毕竟按政策来说户口是需要落个几年才能算该学区的学生,甚至于7月份我卖的那套房的买主也是考虑到了孩子今后上学而买我的房,他们孩子比飞飞还大一岁。学区房是中国家长挥之不去的一个非常现实的且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绝不能让飞飞上应试教育的学校。我不会从众地去选择所谓好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那些都是为了分数而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会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却没有能力,会解题却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机器人而已,完全是在残害儿童的心灵。据相关权威数据统计,中国的中学生在全世界各国的创造性测试中排在倒数第二,虽然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考试分数名列前矛,但这没有用的,中国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出奥数尖子生,却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仅如此,孩子的创造性没有了还不是最可悲的,大不了今后孩子做不了精英,但这种教育还会将孩子的性格,天性所压抑,使得孩子们长大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喜欢什么行业,无法聆听到自己心灵的声音,而这样的人是不会幸福的,这才是最可怕的。 基于以上分析,摆在我面前的有几条出路:一、从小将孩子送到西方发达国家接受教育;二、在国内找到一些发展孩子身心健康的学校,比如华福德,蒙氏小学等;三、前两者如果都达不到的话就在家里自己教育孩子。但不管走哪条路,都有一个前提是财务自由,这也是我为什么拼命投资理财的最主要原因。 今天在博友的文章中看到一篇文章《童话般的小学,问题多的中学》,说的就是西方国家的教育问题,作者在德国,她讲述了德国小学与中学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德国的这种公立学校会耽误孩子的前程,然后为了给这些国家精英们再找个出路使文章能自圆其说,就给出国外的私立学校才是最好的结论。我仔细读了,发现作者的结论有一定误导性。 针对博文的原话:“这个基础教育太花哨了,没什么实的.孩子们在幼年最重要该培养的一个方面被忽略了!这些孩子没有养成从小踏踏实实,自觉去学习的好习惯,更没有打下扎实的文字,数学基础.感觉孩子的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孩子们被充满耐心的,辛苦的老师捧得权力很大.个个都很自信,但自我也很膨胀,好象什么都懂,其实浮躁不用心...”,读了以上这段话,我觉得作者并没有理解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孩子的成长有其自己的成长规律和敏感期,做孩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最好的学习。德国的基础教育是教孩子如何玩,如何工作,做园丁,做手工,做运动,自己做研究,研究人的身体,研究动物的习性,这其实是在教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对一个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答案,这种教育我以为一点不花哨,比起在课堂里做乏味的数学题,要实在得多,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我看来简直是太完美了! 至于文章中提到中学的压力大,这也很正常,孩子长大了,就需要给一定的压力,那时候的孩子已经充满自信心,且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的正是学习动力,因此给压力是合情合理的,作者提到的很多孩子由于跟不上而荒废学业,从而得出公立学校有问题,我觉得很可笑,孩子的教育主要不是靠学校而是靠家长!这是个核心问题作者却没有理解,家长有没有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没有这些,你当然要担心孩子们走入歧途,比如吸毒,这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用这个理由来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 关于教育,真的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值得我一辈子去探索和理解,在这条道路上我现在才刚刚起步,很多观点考虑的很不成熟,需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总结、体会。儿子的教育对我来说是未来几年的头等大事情,我的目标是让他成为一个道德品质优秀,性格完善,人格完整的人,这样的人会很幸福,可能这个目标有点自私了。如果有可能,我还想将他培养成为社会精英,这样我就为社会出了一大份力,当然他可能会因此生活得更累些,更充实些。最终这取决于他自己的决定,我会尊重他并会永远支持他。 最后借用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一定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附《童话般的小学,问题多的中学》博文的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0cef80100lg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