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规律要服从孩子内在的秩序

10/11/09 15:03:32 标签:秩序敏感期 生活规律

小宸姑娘最近的生活特别规律,早晨睡到八点左右,中午到1点半左右就要睡了,睡两个小时左右;晚上要到十点才睡。一般在中午她看巧虎,到了一点半多,无论她多么兴奋,只要我说宝宝该睡觉了,妈妈把巧虎换成音乐吧,她就主动不看了,然后让我抱一下,手指着去那里,(去客厅里,因为每天习惯了在那晃着她给她背唐诗,她总是趴在我的肩膀上),两首唐诗还没背完她就沉沉的睡着了。每天都是如此,大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我上网坐的凳子,她爸爸回来了要坐一下,她硬是拉开爸爸,不让他坐,说这是妈妈的凳子,然后她去搬一个同样的凳子来给她爸爸。

小宸姑娘每天上午吃过饭就要出去玩,中午回到家我做饭,她看巧虎,下午睡醒了还要出去玩,玩到天黑都不愿意回家。回到家还要看巧虎,吃过晚饭要我陪着她一起玩积木或磁铁,让我坐在床上,我经常坐的那个位置,每天如此。

小宸姑娘喜欢玩沙子,有很多铲子勺子,但是惟独最爱的是一个KFC的小白勺子,很小。她中午晚上睡觉都要在手上攥着,直到睡熟后才肯放下。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爬起来找小勺子,奶声奶气地问:“小勺子在哪里?”

……

前几天查了一下“秩序敏感期”,综合一下小宸姑娘最近的种种表现,这就是专业上讲的秩序敏感期。

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过规律的生活,从小就都给孩子培养规律的饮食起居习惯,经常听到谁家谁家的孩子早晨几点起,中午几点睡,上午几点喝水,几点吃午饭之类的话,然后看到孩子的奶奶或是姥姥看着时间到了,硬抱起玩得起劲的孩子回家吃饭或睡觉,弄得孩子哭闹或者不开心,结果孩子大一点的时候那些老人总是抱怨孩子一点也不听话,故意跟她作对之类的。其实想想看孩子的反抗,到底是孩子在跟老人作对?还是老人硬逼着孩子过规律却有点死板的生活所致?

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的生活应该是丰富而有活力的,他自己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力,有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他喜欢探索和研究新奇的环境和新鲜事物,换句话说他有自己的兴奋点,当他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环境和事物,他可以忘记睡觉和吃饭,或者可以延缓睡觉和吃饭时间,并不会影响他自己的生活规律。因为他自身也有一个比较规律的生物钟更确切的说是本能在发挥作用,他知道饿了就要找吃的,渴了就要找水喝,困了就要睡。这种本身的力量非常强大,根本不需要家长们去培养,所以做家长的就不要忧心忡忡孩子偶尔的生活不规律,只要孩子想玩,那就让他尽情地玩个够,玩尽兴,不是有好多专家都在讲“玩比吃更重要”,为什么因为那死板单调的规律生活而影响孩子的玩兴呢?

小宸姑娘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太随意了,小女孩一天到晚在外面玩,小脸晒的黑黑的,头发根根直立着,身上经常是沙子,泥土和小草叶。偶尔我这个做妈妈的也有些惭愧,把孩子养成这个样子!但是反过来想想也没什么不好,孩子健康快乐,很少发脾气,虽然不到两岁,什么事都能讲道理。我从不刻意规定她的生活节奏,但是她自己却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的更开心。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昊鹏宝宝对宸宸说:2010-11-11 08:35:48
  • 给孩子爱和自由,你做的真好。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