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防燥邪

10/12/04 14:29:11 标签:秋季养生防燥邪

 

            医认为燥是秋天的主气,当燥气太过之时,便成为了致病邪气。燥邪致病有以下特点:一是燥邪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由于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主气属卫又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以咽喉为通道,故燥邪袭人之时,可以出现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症状。

    

在秋老虎发威的干燥的季节里,家长又该如何为孩子做好防止干燥的预防调护呢?

2种燥邪各不同

燥为秋季主气,燥邪最易伤及肺脏,根据燥邪的性质,可将其分温燥、凉燥两种。治疗此类疾病之时,都以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

1.温燥

症状表现 

初秋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感受温燥之邪后,孩子常表现为咳嗽,特点是干咳,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甚至咯的时候胸痛,痰中带血,口干,并伴有鼻塞头痛、畏寒身热。它是燥邪与风热之邪相合而成的。

食疗 

治疗温燥当选用轻宣凉润的桑杏汤(组成为桑叶、杏仁、川贝、淡豆豉、沙参、梨皮)。同时,对于此种类型的咳嗽,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五汁饮,常让孩子食用,做法如下:

五汁饮  取大鸭梨1个、甘蔗1节、荸荠lO枚、白萝卜100克、鲜芦根20克。将甘蔗、荸荠去皮,鸭梨、白萝卜、鲜芦根洗净,以上5种材料切成块和段,榨汁后,加热煮沸3分钟,加少量白糖,晾凉后随时饮用。此汁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等功效,适用于发热口渴、咽干口燥等症。

2.凉燥

症状表现 

深秋有近冬之寒气,久晴无雨,气候干燥,天气逐渐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此类患儿症状有干咳、少痰或无痰,鼻咽干燥,喉痒,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

食疗 

治疗首选轻宣温润的杏苏散(组成为杏仁、苏叶、半夏、陈皮、枳壳、桔梗、茯苓)。除此之外,向家长推荐以下2款不错的食疗方:

姜糖苏叶茶  取生姜、苏叶、牛蒡子、红糖各l0克。将生姜洗净切丝,苏叶洗净和牛蒡子一起装进茶杯内,加开水冲泡,盖上杯盖浸泡15分钟,然后调入红糖拌匀,代茶趁热饮用。

桔梗百部萝卜汤  取白萝卜1个、生姜3块、百部10克、桔梗6克。将白萝卜、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待用。将白萝卜、生姜、百部、桔梗置锅内,加水一碗,煮沸20分钟,去渣,加入蜂蜜,再煮沸即可,趁热代茶频饮。

燥邪引发的4种不适

除了燥热伤肺引起咳嗽的症状外,燥邪还可以引起机体的其他反应,对于宝宝来说,常出现“津干液燥”的征象,表现为皮肤皲裂、咽喉疼痛、鼻衄(流鼻血)、便秘等症状。下面,针对这些燥邪症状,给年轻的父母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1.皮肤皲裂

孩子的皮肤娇嫩,一旦天气变得干燥,皮肤就容易脱屑、起皮、皲裂,以下几招可以帮助孩子应对燥邪引起的皮肤问题。

1.平时要经常在宝宝的脸、手等部位涂抹儿童专用的润肤品。

2.多吃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鸡蛋黄、牛奶、豆类、胡萝卜等。

3.风大时尽量不要出门,避免宝宝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4.在房间里摆放一个加湿器,放一盆清水、晾湿毛巾等也是增加空气湿度的简易方法。

如果发现孩子手脚皲裂,可以将患处浸泡在温水中,浸泡10~20分钟,等皮肤泡白了,涂上一些维生素E胶丸或橄榄油,再用塑料薄膜封包1小时后,每晚一次,效果比较好。

2.嘴角溃烂

嘴角溃烂医学上称为口角炎,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张口还可出血。除了气候干燥外,缺乏B族维生素也是其主要的原因。

1.不能让孩子养成舔嘴唇的习惯,嘴唇脱皮时不要撕拉。

2.给孩子准备一支专用的润唇膏,饭后、临睡前都要涂抹。

3.多吃一些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

如果孩子唇部出现脱皮、开裂的现象,可用淡盐水清洗伤口,并将维生素B2碾碎涂敷,每天饭后和睡前各敷一次,坚持3~5天。同时,睡觉前进行唇部护理:先用湿毛巾轻擦唇部,然后把水分擦干,再涂唇膏和蜂蜜。连续护理一个星期,嘴唇就可恢复润泽。

3.流鼻血

流鼻血,中医又称为鼻衄。空气干燥,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容易干涩发痒,有些宝宝就会忍不住挖鼻孔,一旦用力过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

1.煮一些梨汤、荸荠汤给宝宝饮用,适当多吃一点水果与蔬菜。

2.可以在孩子睡着之后将少量红霉素软膏或维生素E点入宝宝鼻腔内,防止毛细血管破裂。

一旦发生鼻出血,不要惊慌,让宝宝保持后仰,将消毒棉卷或清洁的纸巾卷塞进出血的鼻孔,注意不要插入过深。同时用冷水轻拍宝宝的后脖颈,也可使用小冰袋冷敷。如果无效,应尽快就医。

4.便秘

燥热伤肺,肺又与大肠相表里,燥热之邪伤及大肠,同时天气干冷,便秘的宝宝就大大增多。此时家长需要做得有如下几点:

1.多让孩子喝水,多吃蔬菜、粗粮等含有大量纤维素的食物,减少肉食摄入量,改善膳食均衡,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2.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一般进食后肠蠕动会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是训练孩子排便的好时机。

3.让孩子仰卧,妈妈先将两手掌心摩擦至热,然后两手叠放在孩子右腹下部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腹部旋转,共按摩30圈,早晚各一次。这个方向正好与粪便在大肠中的运行方向一致,有助于大便的运行。

孩子便秘一般不建议随便使用药物,妈妈可将肥皂头沾湿后塞入孩子肛门内,以刺激排便。如果便秘严重,可使用开塞露通便。将开塞露注入孩子肛门后,妈妈应用手将孩子两侧臀部夹紧,让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这样效果会更好。

3招饮食润燥法

药补不如食补,那么缓解燥邪带来的不适时,宝宝的饮食方面该注意什么呢?

1.滋阴润燥

 

梨除了生食外,也可以削片煲汤,在临睡前饮用,也有滋润大肠、通畅便结、动化积食之功。如患儿燥咳,可用生梨和川贝母加冰糖炖汤喝,疗效不错;甘蔗具有滋养、解热、生津、润燥之功效。

甘蔗汁 

在干燥时节,饮甘蔗汁最好,对于发烧伤津、胃热口苦、大便干燥、小便不利、反应呕吐、肺热咳嗽等症状有相当好的缓解效果。

银耳 

中医传统的“银耳炖冰糖”,可治疗支气管炎的咳嗽、痰多。另外,银耳对于皮肤干燥引起的搔痒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多食银耳也可使皮肤白嫩而富有弹性,可以改善秋燥造成皮肤的燥干、搔痒。

除此之外,还可食用一些芝麻、核桃、蜂蜜、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萝卜、鳖肉、乌骨鸡、鸭蛋等。干燥的时节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将上述润燥之品与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补充营养,又能除燥。

2.酸甘化阴

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春夏当养阳,秋冬当养阴,并顺应自然规律,遵循之。酸味属阴,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甘之品又可以化阴,进食带有酸甘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可以补养人体阴液,防燥之伤人。同时,酸敛与秋收相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养生之效。 

3.远离辛辣

应少吃辛辣的食物,尤忌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助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要少吃,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要注意新鲜度。同时在食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燥热食物时要适量,防止燥热上火。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