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醒也是睡眠障碍 

11/04/26 06:48:12 标签:

 个案:小张的宝贝女儿近1个月来几乎每晚半夜起来,要不就哭闹不止,需抱着睡;要不就起床吵着要人陪她玩,这一闹就消耗了1~2小时,女儿还好,第二天可以再睡,而小张还要赶着上班,工作一天后夜里又得不到充分休息,真是痛苦不堪。医生为他的宝宝仔细地做了睡眠分析,诊断她的症状属夜醒。   ■好发于1~2岁幼儿   夜醒是指儿童在夜间睡眠时常常醒来,不能持续地整夜睡眠。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半夜醒来很正常,不是什么病症。其实夜醒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好发于1~2岁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据报道1~2岁的儿童中有20%在每晚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入睡或睡后常常醒来;3岁的儿童中4%每周有4~5个晚间出现夜醒,28%有1个晚间出现夜醒。   ■夜醒的诱因   儿童夜醒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养育方法不正确,过度溺爱。儿童正常睡眠模式的建立需要始终一致和保持规律性,有些家长给予儿童过多的爱和过度关注,儿童在睡眠中略有不安便立刻抱起来,拍他,摇他,甚至让他含着奶嘴入睡,这不但影响儿童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也养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   其次是父母感情不和或家庭气氛紧张,父母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影响了儿童,可使儿童入睡困难和夜醒。若睡前有精神刺激,打骂体罚,更可引起夜醒。   再者,睡眠环境喧闹嘈杂、睡室温度过冷或过热、婴儿衣被不适、饥饿口渴等均可引起入睡困难和夜醒。较大儿童夜醒多因睡前过度兴奋、激动,睡眠习惯不良,睡前听刺激或恐怖故事等引起。   ■夜醒儿无昼醒夜眠规律   一般来说,儿童在1岁时已初步建立起规律的睡眠模式,并逐渐向成熟方向发展。夜醒儿童由于没能建立昼醒夜眠的睡眠规律,使夜间不能持续睡眠,容易惊醒,轻则2~3次,重则4~5次,伴有哭闹不安。父母每晚要消耗1~2小时来照顾半夜醒来的孩子,设法让他重新入睡,这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烦恼和不安。   ■建立规律的睡眠计划   夜醒的治疗不难,一般轻症不采取药物治疗,但需家长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针对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对儿童睡眠问题所产生的情绪反应,进行心理治疗,以消除父母心理困扰;纠正不合理的养育方法;家庭中的冲突、不良的环境刺激应适当协助解决;安静的环境、新鲜的空气、舒适的衣被以及减少睡前过多的刺激,均有利于入睡和充分的熟睡。   而建立一个规律的睡眠计划,其效果较服安眠镇静药更佳。儿童睡眠的差别关键在于不同的条件和学习模式,若将睡眠良好的儿童和睡眠不好儿童放在同一张床上睡觉,后者的睡眠问题可以得到改善。若重者常哭闹不安,可酌情给些药物,以协助建立新的睡眠规律。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