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态度来育儿
5月9日,星期一,晴
无论孩子长多大,在父母的眼中永远都是孩子。然而,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他们和父母的关系虽然没有改变,彼此的互动却在不断地变化。作为父母,应当提前储备一些儿童发展的知识,这样在孩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才能被捕捉到,并且用爱和接纳的态度有技巧地对待。
一岁以前,宝宝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就是安全感。母亲每一次地喂养、亲吻和生活上的照料无不在告诉孩子“妈妈爱你,你是安全的。”到孩子可以走路以后,孩子慢慢地有了自我发展的需求。喜乐从小就喜欢自己来,但是现在喜乐是三岁,到了非常典型地什么都要自己尝试的阶段。
上星期的一个早晨,喜乐和爸爸临出门的时候大哭起来。袋鼠爸爸觉得很无辜,对于喜乐的哭闹无所适从。袋鼠妈妈还是采用原来介绍过的方法:先接纳喜乐的情绪,允许她哭,然后去了解她。后来才知道,原来喜乐是因为爸爸帮她拿书包而感到生气,她想要自己背。喜乐得到理解后,停止了哭泣,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今天晚上,袋鼠妈妈在缝东西,喜乐就用剪刀剪纸。过了一会儿,喜乐突然很生气,然后说:“我打你。”后来她跑过来打了袋鼠妈妈,然后还想用剪刀来剪妈妈。袋鼠妈妈观察到喜乐剪的纸是丝袜的包装盒,相对比较硬,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难剪,然后看喜乐丢在地上的纸,我心理开始明白她似乎是因为没有剪好而感到挫败,最后很生气。因为她还小,不懂得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对妈妈生气了。袋鼠妈妈先是严肃地告诉她:“不同意你打妈妈。不能这样对妈妈。”喜乐控制不住,哇地哭了。袋鼠妈妈就抱着她,搂着她,告诉她:“我爱你。妈妈看喜乐很难过,要不要告诉妈妈。”喜乐边哭边说:“没有剪好。”果然不出袋鼠妈妈所料,喜乐是因为工作失败受挫而生气。妈妈就安慰她,告诉她剪坏了没关系,袋鼠妈妈再给她新的纸。这样喜乐就躺在袋鼠妈妈怀里又剪了一下,然后又开心起来了。如果袋鼠妈妈不懂发展心理学,一味地指责喜乐打妈妈,不尊重大人的话,就失去了一个和喜乐建立亲密成为她的好朋友关系的机会了。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有机会自己尝试,并体验成功的感觉很重要。这个阶段顺利过来的孩子,以后遇到困难和问题都会愿意去尝试,并对自己有信心。袋鼠爸爸和其他家人并不了解这一点,还是用老方法来对待喜乐,对于她的一些哭闹也感到莫名其妙。袋鼠妈妈确定喜乐的心理发展阶段以后,就告诉外公外婆:除非喜乐自己要求大人帮助,请不要帮她做任何事情。小喜乐需要很多的尊重和自由的空间。现在出去买酸奶什么的,喜乐会说:“你给我钱,我自己去买。”买回来以后,就问妈妈:“我自己买的。我的声音大吗?”每一次她做好了,或者做对了的时候她都会问袋鼠妈妈:“我棒不棒?”袋鼠妈妈不断地给她鼓励和肯定,帮助她体验成功的感觉,我观察到喜乐已经成长为一个非常自信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