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培养“习得性无能”的孩子
7月26日,星期二,晴
上周末袋鼠爸妈带喜乐去朋友家玩。叔叔阿姨家有个一岁多的小妹妹。之间那个妹妹的妈妈细心地为把白菜剁碎,又剁碎了一个番茄和鸡肝,就着鸡汤煮了香喷喷的鸡汤饭饭给喜乐和妹妹吃。吃饭的时候小妹妹几次伸手要抢妈妈手里的勺子自己吃,可是妈妈就是不允许。袋鼠妈妈鼓励那个妈妈让妹妹自己吃。妈妈说:“你不知道,她自己吃的话吃得到处都是。”
吃晚饭我们带孩子下楼玩。喜乐拣了些树叶花草什么的拿到石桌子上玩过家家。喜乐也分了些花草给小妹妹玩。很快,妹妹的爸爸就拿出消毒洗手液来让妹妹洗手。然后又用湿纸巾给妹妹擦拭。袋鼠妈妈纳闷,孩子玩得好好的,又不吃饭,为什么突然洗手呢?爸爸解释说:“孩子会吃手,她刚才玩了树叶,要洗洗手。”袋鼠妈妈了解到妹妹一天这样要洗十多次手。小妹妹坐在推车上想挣扎着下来,爸爸不允许,说是“草地上有狗来撒尿,很脏。”
这个妹妹的爸爸妈妈是典型的爱女心切。虽然我们大多数父母不一定有那么极端,但是或多或少我们的中国的父母身上都会有他们的影子。我们因为怕孩子生病,所以就给孩子穿很多衣服;怕地上脏,所以不允许孩子跪着或者趴着玩;因为怕孩子吃不饱,所以不允许孩子自己吃饭;怕有细菌,所以随时给孩子消毒洗手......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太爱那个孩子,生怕有什么闪失。爱孩子的心的确可以理解,但是这些行为是完全错误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最后是无能的,不是孩子自己不行,而是这种无能是父母和其他养育者培养出来的,所以称为习得性无能。
孩子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需要完成一定的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任务,完成了以后孩子顺利进入下一个成长阶段。当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让孩子自己动手,组织孩子去尝试的时候,就阻碍了孩子的发育。使得孩子在当前的成长阶段无法完成成长的任务,从而导致孩子的心智和能力的发育落后。所以有的孩子到了幼儿园阶段了还不能够有一丁点的生活自理能力。前几个星期一个四岁半的小姐姐来我们家玩。袋鼠妈妈给喜乐和她吃荔枝。小喜乐自己剥开大口吃完了,那个姐姐满脸愁容地把荔枝还给袋鼠妈妈。袋鼠妈妈以为她不爱吃。过了半天她才是:“我不会剥。”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是的,孩子长大了始终有一天会自己吃饭,不再需要喂了;肯定会剥荔枝和鸡蛋了,但是,孩子的心理发育受到了阻碍。
首先,当孩子想要尝试,而父母又不允许的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得不到建立。例如,当一个孩子想自己吃饭,而妈妈说:“你不要抢,你自己吃得到处都是。”或者妈妈对旁边的人说:“我是怕她自己吃吃不饱。”的时候,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我不行,我做不好,我做不来,我需要依靠大人。
其次,当成人什么都包办以为自己把孩子照顾得十分完美的时候,其实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剥夺。例如:孩子不想吃了,妈妈趁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喂一口,又喂一口,那么是剥夺了孩子的正常的饥饿感和饱足感;其次是剥夺了孩子吃饭的乐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本身应该是件享受和幸福的事情。但是很多家庭小孩子吃东西的乐趣完全被成人剥夺了。每次看到喜乐费劲地肯完一只鸡脚,满脸满手都沾满酱汁的时候,袋鼠妈妈是幸福和满足的,小喜乐也是。一天结束的时候,只要看到喜乐的笑脸有点脏,头发被汗水浸透,衣服也脏脏的,袋鼠妈妈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因为这一切代表小喜乐玩得尽兴,淋漓尽致。很难想象一个只允许坐在小车了看风景的孩子能够体验多少生活的乐趣。她内心一切的渴望都被成人用所谓的爱和保护的理由压抑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很难说可以成为一个能够享受生活的人。
小喜乐三岁半,已经能够自己洗袜子洗内裤,回到家会主动给爸爸妈妈倒水,早晨起来自己挑衣服搭配,然后自己穿,去到外面会拿着妈妈给的钱自己买东西......很多人(包括喜乐的老师)跟袋鼠妈妈说:“你太有福气了,养着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其实,每个孩子的里面都有强大的生命里,怕就怕父母硬是把那个强大的生命剥夺了,挤压了,最后培养出习得性无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