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弟子规 33-34

12/04/28 19:57:47 标签:

第三十三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这几天课程都谈到谨言慎行,都是在很多与人相处 的细节当中,我们也要格外谨慎、格外恭敬。   所以我们中国有一句格言提到「青天白日的气节,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干 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这意思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有非常洁白的气 节都是从哪里开始培养?从他独处的时候,从别人都没有看到的地方,他都能够 言行一致,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气节。所以生活的细节也是大学问。「旋干转坤」 ,能够扭转乾坤的能力从哪里开始打根基?从「临深履薄」,从他面对人、面对 每一件事物都能够恭敬,都能够谨慎对待,他才能够往后办很大的事。因为他这 一些谨慎的态度都已经在这点点滴滴当中积累上来。《朱子治家格言》有提到「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所以往往是在这些小细节当中,都能够非常谨慎的人 ,他才能真正把重要的大事办好。假如这一些小地方都不用心,很可能真正接一 件重大的事就会有很多小状况出现,甚至于会乱了头绪都有可能。所以我们为人 父母在这一些小细节当中,也要从小多多提醒小孩,那我们自己也要多多观照自 己在这些小事当中的起心动念,进而当下去改过、去修正。我们昨天是提到: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   现在的社会风气是比较虚浮,比较崇尚物质享受,很多人可能都家里很穷, 都快没饭吃了,但是衣服都要买得怎么样?很漂亮,因为要穿给别人看,可能老 婆孩子在家都饿肚子了,还是要打肿脸充胖子,其实这样的人生态度太虚伪、太 虚假了。   一个人他会打从心里真正尊重你,绝对不是因为你口袋里有很多钱,是不是 这样?绝对不是。当你口袋里有很多钱,他对你很有礼貌,那是对谁?对钱。等 你口袋的钱都给他了,那他对你可能态度马上就转了。所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甜如蜜」。为什么小人之交会甜如蜜?因为他是有所目的,所以他就 会竭尽所能的巴结你、谄媚你,很多人都在这种情境之下,还以为这些人对他如 此的看重,如此的尊敬,到最后可能就中了小人的诡计。为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 ?因为君子是以德行与朋友相交往,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会淡中有真味,决不可能 每天跟你腻在一起。因为彼此都很清楚,我们都有为人子的责任,我们都有为人 臣的责任,我们都有为人夫、为人妇的职责。所以各自都有很多的本分应该尽心 尽力去做,怎么可能整天跟你耗在一起。一定会说:都已经八点多了,你不是要 回去跟你儿子讲德育故事吗?赶快回家。所以这个「淡中有真味」,淡中含有彼 此互相的关怀,互相的体谅在其中。   所以确确实实物质的丰沛并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甚至于为了追求物质 ,可能让自己陷入一个无底的深渊。所谓欲是深渊。我们昨天也提到,花了大把 的钱去买一件昂贵的衣服,快乐多久?三天。痛苦多久?可能那一个月都要吃泡 面,把身体搞砸了。假如看到一台名贵的跑车他就动心了,去买了一台名贵的跑 车,快乐多久?快乐一个月,快乐两个月。而且在那一段快乐过程,你的太太被 打入冷宫,那台车变什么?变大老婆。每天在那里擦车,都把太太视若无睹,快 乐一、二个月,但是那个贷款一付要付多久?可能要两年,可能要三年,所以那 一段时间你可能痛苦在付贷款。而且说实在的,当一个人很喜欢去追求这种名牌 ,这种昂贵的东西,比方说他开了半年、开了一年,突然又看到有新款出来了, 他看到别人又开的款式比他还新,他会怎么样?他的心又有点不平,又很心动要 再去买新的。所以往往贷款还没付完,又要有新的支出,又要去买新的款式,可 能一生都会变成物质的奴隶。不只自己变物质奴隶,可能连家里的人都被拖累进 来了。   很多人觉得要买一间豪华的别墅,他才显得自己有身分,有没有这种人?有 ,我们老祖宗提醒「万贯家财」,一天吃几餐?「日食三餐」,你何苦来哉去追 求这些很虚浮的东西。万贯家财,日食三餐;「广厦千间」,你房子纵使有一千 间,晚上躺的时候躺多少?夜眠才六尺。所以其实人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其实是非 常少的。所谓知足常乐,你知足生活就非常轻松、非常简单,对你的身心都是很 好的方式。所以我们也要从中体会到,比方说你常常很注重吃,都要吃得很好。 我们可以想一下,比方说在过年以前,我们常常会接到很多的喜帖,所谓有钱没 钱,娶个老婆好过年。结果接到这么多的喜帖,曾经我也一个礼拜去吃了三次的 喜宴,三次,吃到第三天你有什么感觉?都快吃不下去了,都是这么样大鱼大肉 ,这么多油腻的东西比不上清淡的豆腐、白菜吃得轻松愉快。   在很多人他追求很高级的住宅,很可能是怕在与人交谈当中不能说,比方说 对方有说:我在某某地方有一个豪华别墅。当他听到了,别人有,我没有,内心 就很不是滋味。所以自己就很努力赚钱,日也做,晚也做,终于买了一间别墅。 好,那一年去住多久?一年可能去个三次、五次,一次住个二、三天就回来了。 但是他还要请一、二个人去帮他守这一间别墅,请的这些人一年住多久?每天都 住在那里,所以是他在享受这一间别墅。所以诸位朋友,到底谁才是真正有福报 的人?谁是有福报的人?请来的佣人有福报,那主人必须辛辛苦苦的赚钱来还这 个贷款。所以确实我们要好好的去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真正对我们的身 心有很好的发展,有很好的一种调节,不要追求虚幻的物质享受。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德才兼备」。 德在前,才在后,所以这一句成语也告诉我们,德跟才孰为重?德才兼备,所以 德更比才重要,还比才重要。在近代有一位书法家被尊为当代的草圣,叫林散之 先生,日本人对他的书法非常尊重,日本书法家到中国来,都会到他的家去给他 行一个礼,非常佩服他的书法,也佩服他的为人。林散之先生曾经就说过:有德 有才会爱才,无德有才会嫉才(会嫉妒人家),有德无才会用才,无德又无才会 毁才。所以我们假如要请员工要怎么挑?要挑有德有才,不然最起码也要挑有德 无才。因为他有德行,懂得包容,他会去欣赏别人的才华,他知道「见人善,即 思齐」,他就懂得去珍惜这样的人才。   但是假如无德而只有才华,那必然会嫉妒他人;假如连才都没有,那就会毁 才。所以在春秋战国,在秦国有一个宰相叫李斯,他是无德有才,所以看到有才 华的人他很嫉妒,所以他嫉妒他的师弟韩非子,还陷害韩非子致死。不止陷害韩 非子,还陷害读书人,所以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把历代很多圣贤的教诲一并都 烧了,这个罪业太大了。后来李斯也没有好下场,跟他的孩子都受到腰斩东市的 刑法致死。这是无德有才会嫉才。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绝对要先重德行才行,假如 不重德行,我们把孩子的才华培养得再高,他的人生绝对不会幸福。因为嫉妒别 人,内心一定很痛苦,而且嫉妒别人也会形成他人生很多的障碍,别人也会同样 嫉妒他,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谨慎的地方。   我认识一位书法家,他叫李传军,这个李老师他就曾经去担任书法的评审, 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的作品肯定是老师代笔的,这个现象有没有?那我们父母跟老 师假如做出这样的行为,事实上并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误导小孩。这也是误 导小孩,让他觉得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都可以不守规矩,不择手段。那这已经在孩 子的心灵当中种下很不好的恶因,往后就可能因为违犯规则、违犯法律而触犯法 网,人生都有可能因此而毁了。所以这个「德」才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根基,不 扎好很危险。就好像一棵大树,你根不扎好,它的树干长得愈高,树荫长得愈大 ,迟早有一阵风吹过来就会连根拔起来,这样的情况可多的。所以一个人的罪业 都是盛时所造,等到他飞黄腾达,没有德行就会干出很多错误的事情。所以后来 李老师就坚持要把这一些老师代笔的要剔除在外,让这些真正自己写的孩子能够 受到肯定。   这一位李老师也曾经跟我说过,他说他曾经去找过非常多的书法老师,也花 了很多钱向他们求教,结果都没有学到真本事,都没有,绕了一大圈,他已经是 穷困潦倒都没什么钱了。结果因为他有这一分要传承中国艺术的使命感,所以皇 天不负苦心人,最后遇到了他的书法恩师。结果他的书法老师不只没收他钱,还 让他住在家里跟着他学习。所以诸位朋友,您要让你的孩子学到真本事,绝对不 见得一定是花大把大把的钞票,假如这些艺术家都要要你这么多的钱,其实已经 透露出来他是德多还是只有才华?当一个人无德有才华,他的才华、他的艺术境 界绝对会遇到瓶颈而上不去,因为艺术也是一个人心性的一种展现。为什么很多 艺术作品能够感人至深,这些都跟他的心境、他的仁慈、他的这些修养有直接的 关系。   所以当这一位李老师他遇到他的书法老师,就把很多非常重要的心法技巧都 教给他,当他的老师教完他,就对他说:假如你没有真正的德行,我把这些才能 教给你,我是害了你一辈子。他老师接着说:因为这一些才华教给你,你很可能 在短时间之内就会名利双收,而这个时候将是你人生危险的情况出现了。这个时 候你又不知谦卑,就会招来很多的嫉妒;你又不知节约自己、勤俭自己的生活, 可能就会养成挥霍的习惯。所以我们也看到很多艺术界的人,也都是曾经红极一 时,结果很多晚年也是非常潦倒,那都是养成了这些奢华的习性。所以李老师对 他老师这段话非常的深刻的领受,所以都谨遵老师的教诲处处谦卑。他才三十三 岁,已经得到好几次的大奖,而且也常常义务教学。我曾经也请他到海口帮我们 指导写书法,整整去了一个礼拜,他是分毫不取,甚至于还拿了大把的笔去送给 我们海口的这些老师。所以德重要,德行是万福的根基,而这个福才能立得安稳 。   老子当初要离开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官员,这个官员就问老子,他说:我有 两个儿子,我不知道以后应该靠哪一个?那老子就拿了一把钱放在桌上。然后就 对他两个儿子说,先对他的大儿子:你只要打你爸爸一下,这些钱都是你的。这 大儿子比较憨,他就低下头说:不行,怎么可以打父亲。他宁死不从。那接着老 子又对他的小儿子,这个小儿子聪明伶俐,脑筋转得特别快。所以一般的父母会 觉得哪一个孩子比较好?可能到处都夸:你看我这个小儿子多聪明。结果老子就 跟他说:你只要轻轻打一下,这些钱都是你的。小儿子马上过去打一下,赶快把 钱收到口袋里面去。老子就对他父亲说:现在你知道晚年应该靠谁了。   后来这一位官员去世了,确实是他的大儿子在晚年照顾他,他的小儿子到其 它地方去做生意。结果他父亲的死讯传到了这个小儿子的耳里面,小儿子说:我 这个来回又要一段时间,不知道又要少赚多少钱。后来连他父亲的丧礼都没有参 加。所以老子他很有智慧,可以从小孩的行为当中推出他的存心,因为「重利者 必轻义」,只要跟他的利益有冲突的,他一定会先不关心,一定把利摆在第一位 。所以一般的人他对小孩可能都觉得那个聪明伶俐的特别欣赏,但是往往晚年都 是那些比较老实的孩子在照顾。   我们也曾经听说,一位母亲生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大学毕业,老三高 中毕业。后来的结果往往都是第几的儿子照顾她?反而书读愈多愈自私,只为自 己着想。我们也看到很多的父母把孩子栽培到国外去念书,念到最后也没有回来 照顾父母终老,往往一去不回来了。有的在那里娶了太太,父母还要打老远去探 望,甚至于住了一段时间要离开了,这个媳妇还会拿出什么?那真是父母可能会 吐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如不要生好了。所以孩子不长德行,真正会气死 父母,真正会贻害家庭、贻害社会。所以我们教育孩子要高瞻远瞩,要以德为本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   在我们讲「信」这个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一开始是「凡出言,信 为先」,代表言语的信用。「奸巧语,秽污词」,这一些教诲都提到我们讲话的 态度,当我们的讲话态度很粗鲁,就会没有办法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信」这 部分内容,当你去做到的时候,你就会给人家很高的信服感,对你很服气。比方 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所以你都能够做得到,你的朋友一定 会觉得你很有修养、很有分寸,你长期社会信用都会不断的提升。   像我们刚刚念到的这一句『闻过怒,闻誉乐』,假如我们是听到过失很生气 ,别人称赞我们,我们就洋洋得意,假如我们是这种态度,能不能赢得朋友的信 任?就很困难,就会造成『损友来,益友却』。为什么损友要来?因为他很清楚 ,只要给你几句美言,你就会神魂颠倒,到时候他就有机可乘了,所以损友就来 ,益友就退了。益友为什么会退?因为这一些有德行的人,他很清楚他做朋友的 本分一定要直言不讳。你有缺点,他一定会很正直帮你提出来。当你不能接受的 时候,他只好先怎么样?先避开。因为他假如不避开,你常常看到他,也会让你 生烦恼,所以他为了不让你生烦恼,他只好先离开一段时间。等你真正肯接受了 ,肯接纳他的雅言、他的规劝,他才会再回到你的身边来。   那人喜欢听好话还是喜欢听正直的话?听好话。那这个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 ?所以这种「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必然要从小扎起。所以我们中心老师在教 这一句的时候都会提醒小朋友,今天别人把你的缺点讲出来,就好像你的脸上刚 好有一个黑黑的东西黏在上面,这个时候别人告诉你,让你可以把这个污点污垢 去掉,那你应不应该感谢他?那当然应该。那当别人指出你的缺点,就好像去除 你脸上的污垢一样,那你当然需要跟他道谢。所以这些小朋友跟小朋友之间,只 要同学把他指出缺点,我们接下来就会听到一句很优美的话,他会一个鞠躬,跟 同学讲: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当这个孩子对于他的缺点又有所改变,我们老 师又适时的鼓励他,「过能改,归于无」,那他就更欢喜去好好把他这一些缺点 修正过来。所以从小扎了这个根对他终身都有很大的益处。   「闻过怒,闻誉乐」,就想到一个宋朝的故事。宋朝有一位大文豪苏东坡, 他跟佛印禅师是好朋友,常常两个人都会互相切磋学问。有一天刚好苏东坡觉得 他的境界很好,就写了一首诗,诗上写到「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 动,端坐紫金莲」。他觉得他现在的境界很好,连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清净心。 诸位朋友,哪八风?这个八风就是很多我们人生境界的考验:利、衰、苦、乐、 称、讥、毁、誉。这个利就是你很顺势的时候、很顺畅的时候,衰是衰败下来, 然后苦,受苦的时候,或者很欢喜的时候、很乐的时候;往往人一苦就会怨声载 道,人一乐就有可能乐极生悲,所以这一些境界都在考验一个人的修养。接下来 是称赞,可能就洋洋得意。讥,别人对我们讥毁,我们就很生气、很不舒服。还 有毁誉,毁是诋毁,是毁谤我们;誉,当我们有很好的名誉可能又会起了贡高我 慢。所以苏东坡觉得这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心境,他都可以保持清净,所以写了 这一首诗要送给佛印禅师。   结果佛印禅师看完,就在信上写了一个字,写了一个「屁」字,就让他拿回 去。结果苏东坡可能原来期待佛印怎么回答他?他可能想说:赶快称赞我一下。 其实八风动了没有?动了。想要人家称赞、想听好话。结果看了之后,他很生气 ,非常生气,就赶快赶到佛印住的地方,结果一到他的门口,门是关的,写了两 行字,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来了。所以苏东坡一看很惭愧,就离开了。所 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是不是也八风吹不动,时时从起心动念把我们这一些不好 的习性去除掉,才不会犯「闻过怒,闻誉乐」的这种错误。   下一句是『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我们也看到当一个君主他 非常宽宏大量,能接纳众臣对他的进谏,假如他有这样的雅量必然能够让这一些 忠臣、这一些贤臣都能用心的指出他的缺点,以便让他的政策都能够真实对人民 有所帮助。相同的,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当学生或者孩子指出我们的缺点 ,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当你跟孩子承认错误,很多长辈心里会想:这样我会不会 好像矮了一截?其实恰恰相反,当我们老师真正有错误,比方说犯了《弟子规》 哪一句,我们马上跟学生说:老师这里错了,老师要改过,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 。往往老师认错的时候,在孩子的眼中能看到什么?看到对老师的尊敬。所以当 一个人认错那是德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当 长者主动修正、主动改过,也会带动起整个团体都有勇于认错的这种风气。   当我们身边有非常多朋友能够主动给我们一些规劝,那你的人生就好比多了 好多双明亮的眼睛帮你看路。因为我们才两颗眼睛,有时候看前面又看不到旁边 ,又看不到后面。当你有接纳别人谏言的这种虚心,自然就有众人给你帮忙。所 以我们说梅兰竹菊是四君子,表的是君子的德行。那竹子为什么表君子的德行? 因为竹子它的心是空的,常使虚怀纳雅言。所以我们「见人善,即思齐」。那见 物善?即思齐。所以我们的老祖宗不只跟人学习,还跟万物学习。当看到万物之 德也回光返照修正自己。   我也曾经就跟学生说:这个竹子有什么德行,你可以向它学习什么?让他们 自己去观察。诸位朋友,你可以从竹子身上学到什么?这学习要善学,而且学习 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枢纽,人要有悟性,有悟性才能举一反三,就能时时接触一 切人事物都在修养自己,都在提升自己。除了虚心以外,还有什么?我们看竹子 的外貌,有没有看到一根竹子的?都是什么?一群竹子。因为有一群竹子,所以 每一枝都很直立,就好像你身旁统统都是正直的人,那相信你要歪也歪不起来。 所以这是一个环境的重要性。所以连孟母都要三迁,纵使有孟子这样的根机,这 样好的素质也都需要后天好的环境来培养。所以我们父母也要给孩子提供很好的 学习环境。   我们进一步看这个竹子,它都是一节一节长上去,所以也代表人生不可能一 帆风顺,必然都会遇到一些挑战。所以当面临挑战的时候,一定要怎么样?勇往 直前去突破。竹子也是突破一节一节的关卡。所以也是要有坚忍的态度去面对人 生。学生很多时候讲出来的答案会让我们很惊讶,有一位学生就说:老师,竹子 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说:为什么这么讲?他说:因为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 建房子,竹叶可以拿来包粽子。所以它是所有的全身统统都奉献出来。我们听到 这里也要觉得很惭愧,我们有没有比得上竹子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所以我们可 以对于我们身旁的人、事、物都有一种谦恭的态度,都去接受他们的雅言,都去 向他们学习,那将我们的人生会增加很多的助力。所以「闻誉恐,闻过欣,直谅 士,渐相亲」,当你有这个态度,可能草木都会有情,都会向你微笑。   「闻誉恐」,为什么听到别人的称赞,我们要抱着战战兢兢的态度?因为我 们的才华,甚至于我们的成就,绝对不是个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比方说我们的 整个成长都是父母的养育、教育,还有很多长者给我们指导、给我们关怀,我们 才能形成这样的能力。所以当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想到这些功劳都 是他们的,这样我们才不会自视甚高。而且比方说我们一个课程的成就,都是众 人的协助帮忙。我们这几天的课程,很多的朋友可能晚上很晚才睡,隔天很早又 要起来打理事务,又要起来煮饭给我们吃,所以一件事的成就都是众人的付出才 能得到。所以我们也要处处感谢这一些付出的人。当我们有这样的存心,那闻誉 就不会乐,会觉得诚惶诚恐,要赶快尽心尽力把自己那一分角色做好,以回馈这 么多人的付出。我们看下一句经文,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   『无心非,名为错』,所谓「不知者无罪」。所以当别人犯错,他不是有心 的,我们绝对要包容、要宽恕,不然他也会很难受。那对我们来讲,我们也要时 时观照自己,我们的言语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比方说走路的时候,两三个人排 在一起,让后面的行人就不方便通过。因为人往往,比方说遇到久不见的朋友, 一聊起天来都忘记旁边的世界。所以这就是无心之非。有时候我们打电话给朋友 ,他可能正要出门,我们一打过去就霹雳啪啦,连个逗点都没有,他又不知道从 哪里切话把你拒绝,或者是告诉你他要出门,结果他就一直撑在那里。那时候他 的心跳怎么样?特别快!这也是无心之非。所以我们打电话过去一定要先问:请 问你现在方便吗?要处处替对方着想。   那孔夫子当初到太庙去,也是「入太庙每事问」。遇到很多事,他都会去请 教太庙里面负责的一些工作人员。其它的人就会觉得很纳闷,夫子的学问这么好 ,怎么到太庙去什么都问?结果他的学生就问夫子,夫子就回答:每事问是代表 对这一件事的尊重,而且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可能这个环境都有它的规矩在 ,我们不能顺着自己的意思去做,不然可能就有失礼之处。所以我们到一个新的 环境,也要先了解这个环境的很多生活作息,甚至于东西的摆设,我们也不能擅 自去更动、去改变。可能我们是觉得好心,但是这么一个动作,可能会造成当地 工作人员的一个麻烦,所以这就有可能犯了「无心非,名为错」。   那下一句是『有心非,名为恶』。这意思就是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照做,叫 做「明知故犯」,那这就是恶,这就很不可取。那这样的现象现在多不多?多! 为什么?比方说明明就写着「禁止吸烟」,他还大口大口在那里抽,原因在哪? 没有念《弟子规》,标准答案。失教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没有好好的学习,没有 老师去教,也没有父母去提醒,所以就是「先人不善,不识道德」。那我们这一 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四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接着早上的课程,我们提到:   【无心非。名为错。】   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些言语、行为也常观照一下是不是有忽略的地方。比方说 你在骑脚踏车跟朋友一起,也不要并排在骑,一来很危险,二来可能又影响到后 面的行人。俗话说得意会忘形。我们也要常常观照一下。   【有心非。名为恶。】   假如已经知道这件事是错的,但是还去做,那就是作恶。那我们现在来看看 ,很多都是大家知道不能做的事,但是还是有人在做,比方说抽烟,比方说有立 着牌子说「禁止钓鱼」,还是有人去钓鱼,或者「禁止倒垃圾」,还是有人会在 那里丢。这一些都属于社会风气。这个社会风气谁要负责?社会的每一分子都要 负责。假如整个社会都没有公义,别人错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去指正,那可能就 提供一个空间让这些作恶的人愈来愈嚣张,我们说姑息养奸。或者你看到人家插 队了,那我们应该去劝解,当然劝解的时候要注意「怡吾色,柔吾声」。所以《 弟子规》这个「亲有过」,这个亲我们可以当什么?不只是父母,不只是亲人,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整个社会是一体的,社会的每一分子都是我们的同胞, 我们也有义务去劝告他们,但是要注意这个态度的适当,以免发生冲突。   其实为什么有一些明明是错的事,大家还去做?往往在他们的心中都会说别 人也一样。所以这都是找借口,但是这也不无道理,因为好榜样太少了,所以会 让他们觉得犯错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我们要有使命,社会上错误的事,我们 一定要当榜样来纠正。比方说社会上的人不懂得报恩,那我们就要演出来知恩报 恩;社会上的人无礼,我们就要演出非常的彬彬有礼,让他们能够生起惭愧之心 。   现在,比方说公家的东西很多人会拿来自己用,这也是有这种倾向,其实他 们是冤枉。拿了公家的东西欠多少人?是欠整个团体人的债务,那就很难还,这 是小人冤枉作了小人。所以我们也要怜悯他们不懂得「物虽小,勿私藏」的道理 。我们也要表现出来,我们在公司里面、在团体里面就要很廉洁,任何一个公家 的东西绝对一分一毫都不取。当你有这样的行为出现,在整个团体当中就是一种 制约的效果。人家一看到你,他就会自己收敛。所以诸位朋友不要小看您在家庭 还有在工作当中的影响力,只要有人演出对的,旁边的人就不敢太造次。所以我 们确确实实要做好榜样。   『有心非,名为恶』。很多人他明明知道这是很大的错误,但是因为控制不 了自己的脾气,还是去做了。比方说知道跟人家起冲突是错误的,但是脾气一来 怎么样?压不下来,所以这就要找方法来对治这个情况。有的夫妻,刚好先生出 了一点状况,那太太就很不高兴,想说他都敢这样,那我也敢作坏。这种心态叫 意气用事,对自己没有帮助,会愈搞愈糟。我就曾经听过先生都很晚才回来,后 来太太也很不高兴,她也出去晃到很晚才回来,那受伤最大的莫过于她的小孩。 所以别人对不对,那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自己有没有做对,一定要时时提醒。当 我们真正做对了才有资格去讲别人,而当你真正做对的时候,你在他人心目中的 信任程度一定相对提高。所以要把事情圆满解决,要耐得下性子来,先从自己的 修身,立身行道开始下手。   所以诸位朋友,当我们这课程结束,您回到家里也不要先要求谁做,最重要 要怎么样?自己开始先做。我也常常接触一些朋友,他们第一天来听课,听完就 说:我的哪一个朋友最需要听,我儿子最需要听。都没有说自己最需要听。所以 人当把心思都看在别人的错,都看在别人应该学什么,那专注力没有回到自己, 可能自己的进步就会相对减小。所以整个人生的转变,第一步还是要从自身开始 做起。下一句: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这改过确实对一个人的人生相当的重要,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 这整个几千年的历史要找一个人从出生到终了统统没有过失的人,有没有可能? 那不可能。那要找一个统统都是作恶的人,有没有可能?也不可能。所以人皆有 善恶,那在这个恶当中,我们懂得去规劝,自己懂得去改过,这样就可以「德日 进,过日少」。   所以孔老夫子也给我们三个很好的修身法宝,第一个「好学近乎知」。所以 学习一定要不断的精进,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就退。所以我们在大陆办的五 天课,之后也有一些朋友有联系,他们都会说,他说:蔡老师,我在那五天整个 状态非常好,那五天听课的状态很好,那个心都非常纯净,很纯善。还有一位朋 友上完课以后,他过来跟我们说,他说:这个上课的磁场很不一样,我本来每天 都要抽烟的,结果那五天一根烟也没有抽。因为他觉得在那种气氛之下,好像有 什么坏念头都觉得不应该。所以确实团体学习很重要。所以诸位朋友,您的课程 结束以后,也要找三五善友能持续一起切磋,长时熏习才好。刚好他们就提到, 在那五天状态很好,但是回去以后慢慢就退下去了,所以也印证「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所以求学问能不能靠别人?绝对要最重要靠自己的主动,自己的 好学。所以好学才能够不断接近智慧。   「力行近乎仁」,也唯有你真正去落实圣贤的教诲,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仁 慈之心,才能不断看到孩子的需要,看到家庭的需要,看到社会的需要,看到自 己的本分,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所以真正有勇气,真正的大勇之人, 是不是可以举好几百公斤的叫勇者?这不算勇者,这只是力勇,而不是人格的智 勇。所以真正的「勇」是能够降伏自己的坏习惯、自己的习气,那才是真正的勇 者。所以我们走到佛寺里面去,一进门看到匾额高高的立在那里,写了四个字「 大雄宝殿」,什么才是真正的大英雄?所以俗话也讲:击败他人一千次,不如击 败自己一次。真正的勇在能对治自己很多的坏习惯,进而把它改正过来,所以知 耻近乎勇。而当你这个勇气可以持续个二年、三年,慢慢的你的习性就转过来, 保证往后的人生一定是法喜充满。   在春秋时代有一位贤相叫晏婴,晏婴有很多的榜样,孔夫子对他也非常尊重 ,也很称赞他。晏婴穿一件大衣穿了三十年都没换,当然那一件衣服看起来还是 怎么样?还是整整齐齐,因为「爱物者,物恒爱之」。你对任何的物品爱惜,它 也会回馈给你,会让你可以使用很久。当一个宰相穿一件大衣穿三十年,请问除 了会影响他的家庭以外,还会影响什么?对!整个文武百官,整个人民。所以当 一个大臣他非常廉洁,就可以带动整个团体清廉的风气。   晏婴刚好他的马夫,帮他驾马的这一个仆人,每天送着晏婴出去,去办公、 去工作。结果这个马夫每次看到人都抬头挺胸,一副很高傲的样子。为什么他很 高傲?因为他替宰相驾车驾马,他就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用成语来讲叫狐假虎 威。结果他的夫人(他太太)看到了,有一天就跟他提出来,她说:我要离开你 ,我要走了。这个马夫就很紧张,他说:怎么了?你怎么要离开我?她说:人家 都是尊重晏婴的德行,你又没有晏婴的德行,而晏婴宰相都这么样的谦卑,人家 有德行还谦卑,你根本没德行还这么傲慢,所以我不想要依靠你,我要离开。结 果这个马夫一听完也很紧张,马上很惭愧就跟他夫人说:我一定会改过,你就不 要离开了。   他的太太也确实很有见地,懂得要进谏、要规劝她的先生,当然她的先生也 很有肚量能接纳太太的意见。听说多听太太的话可以大富什么?要听太太正确的 话,会大富大贵。结果后来这位马夫就痛定思痛,开始很认真的学习。结果后来 晏婴也觉得他的德行进步很快速,也举荐这位马夫当上了齐国的大夫。所以只要 人肯改过,都会有相当好的前途。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们在大陆有一位朋友,我们都叫他金不换,浪子回头金不换。为什么叫他 金不换?因为我们在上海上课,这一位朋友他是从山东连夜赶过来上海听课。因 为他的姐姐在庐江,安徽那一次课程参加了,接着我们要去上海上课,他姐姐马 上打电话给他:你这几天纵使可以再赚多少钱都要放下,马上到上海听课。结果 她的弟弟听完,真的放下所有的工作,她弟弟的太太很生气,说:你怎么说走就 走了!这个公司情况怎么办?但是他还是坚持来了。结果来了以后,他在底下听 课都是一种表情,两个眼睛目不转睛,然后嘴巴都开开的,所以我们所有上课的 老师都很清楚有一位男士坐在那里,确实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历。   后来上了几天课,他要回去。他说:你们可不可以让我有十分钟的时间跟蔡 老师谈谈话?我们工作人员看他这么诚恳,后来就安排一天晚上,我就跟他坐了 一会儿。他看到我很激动,他说:蔡老师,我不是用耳朵听你讲课,我是用我的 人生来印证这些道理。他说:确确实实要知道、要悟到、要做到,才能得到。所 以知还不够,要真正有体悟要去力行才行。   他就说我在讲课当中提到《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说这是真 实不虚的话。因为他在年轻时候也是脾气很不好,染上很多恶习,拿着刀要去砍 人。因为拿着刀走在路上,那气色怎么样?杀气腾腾。结果被他父亲的好朋友看 到了,他父亲好朋友马上把他拉回来。当他在盛怒之下,这个刀剑无眼。但是他 父亲的朋友却把他硬是拉回来,才让他不会做出他这一生都无法挽回的事。为什 么他父亲的朋友愿意这样做?因为他的父亲是在做电讯的,常常半夜都去帮忙, 甚至于刮风下雨都不辞劳苦去工作,所以在整个乡里面的一种形象非常好,大家 都很尊敬他父亲。由于他父亲的德行,救了他这一次的劫难,把他拉回来。他也 提到好几次都是因为父亲的德行,让他逢凶化吉。   后来有染上毒瘾,我们没吸毒的人不知道吸毒以后要戒掉的困难,非常困难 。结果就因为他对母亲还很有孝心,所以说他在戒毒过程,那种支持他的力量就 是对母亲的这种愧疚。他假如再不戒掉,不知道要让母亲痛苦多久。所以诸位朋 友,一个人要有改过的动力,那个动力要来自哪?孝心、亲情、爱心才行。所以 我们身旁有人很困顿,我们也要真诚的去鼓励他、去关怀他。他能够来参加这个 课程,最主要也是因为他对于他的姐姐怎么样?也有恭敬之心。他说他姐姐从来 没有用这种口气跟他讲过话,他姐姐都是跟他「怡吾色」,都跟他商量,从没听 过姐姐说:你马上一定。所以他觉得姐姐一定是为他好,知道这件事很重要。   后来他又提到,因为他十多岁就出外做生意,结果生意也做得很好,赚很多 钱。他说他十九岁就拿着大哥大,那时候的大哥大都是很大,长长的、粗粗的那 种。他说他走回家乡去,所有的人都说:你怎么这么厉害,这么会赚钱。每一个 人都很羡慕他,都把他捧得让他觉得他不可一世。诸位朋友,这样对不对?赚大 钱就值得尊重?赚钱是靠机会,花钱靠智慧。假如他没有智慧、没有德行,赚到 钱的时候,人生的危机出现了。所以后来因为有钱,他觉得有钱能使鬼推磨,忽 然整个恶习惯统统都染上了,也做了一些危险的事情。所以后来就付出相当大的 代价。   所以他来听完课,他就很感慨,他说他假如十几岁就有机会能够听到老祖宗 、圣贤人这一些教诲,他的人生绝对不可能走得这么样的坎坷。所以我们从这一 句话也可以听得出来,他并不是不受教,而是没有机会。我们在那几天看他上课 的态度,确实也是相当的认真、相当用功。后来我们到他的故乡去办课程,他还 连夜跟他太太一起赶过来听课,这个动作很正确,因为一个家庭绝对不能只有一 个人在成长,应该怎么样?一起成长。这一位朋友就跟我说,他说:蔡老师,你 不能只跟这一些人讲课,他们都是好人,我们那一批人更需要。我就跟他说只要 他把这个公司安顿好了,可以跟我一起到监狱,到一些可能比较没有机会有很好 教育的地方去讲课。因为这一些人走过的路他也走过,他所讲出来的话一定可以 让他们听了能相应,能够有所感受。那当然我们这样引导他,最重要也要让他的 学习有所立志,这样就会推动他用心去成长。这是金不换的故事。   这个改过不只会影响一个人,甚至于会影响家庭,影响一个国家。在春秋战 国时代有一个名相叫蔺相如。我们都知道「完璧归赵」,蔺相如非常机智能够化 解这一次危机,完璧归赵。也由于他这样的表现,赵王把他封为最高的一个职称 ,最高的,臣子里面的最高位。但是赵国有一个大将叫廉颇,廉颇都是驰骋沙场 的老将,对于赵国也是立了赫赫的战功。所以这个武将就瞧不起文官,你就靠一 张嘴巴,我出生入死,所以就不服气。结果常常在路上,廉颇就故意要跟蔺相如 的车碰在一起,要当面可能要瞪他两眼。但是蔺相如每次发现这个将军的车来了 就绕道离开,不跟他有摩擦;有时候廉颇去找蔺相如,蔺相如也称身体不适拒绝 了,统统都是低调处理。   蔺相如的这些仆人,他的家人就很不高兴,然后也对蔺相如说:你怎么这么 胆小,怎么这样委曲求全。他们都觉得心里不服。蔺相如就对他这些家人讲:今 天秦国这么大的国家,为什么不敢来打我们赵国?原因就是因为赵国有廉颇将军 还有我,才能够让秦国不敢轻举妄动。我个人的面子、个人的羞耻事小,假如因 为我跟大将军廉颇起了冲突,而让国家受到危难,这是国家之耻,那我就很难向 国家、向历史交代。所以应该忍辱负重。结果这段话后来传到了廉颇将军的耳中 ,这个将军虽然火气大了一点,但是也都是知书达理之人。所以听完之后很惭愧 ,他说:我都是逞一时之气,宰相却是能为国着想。所以这个大将军年纪也很大 了,但是他就脱去他的上衣,负荆去请罪;背着那个树枝都是有刺的,以示他的 一种诚心。结果走到蔺相如家,蔺相如一听到将军已经来了,也快步冲出来,赶 快把将军扶起来。然后两个人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刎颈之交。所以廉颇将军值 得我们佩服的地方是知过能改,马上可以提起为国家着想;而蔺相如的一种肚量 、还有一种远见也是让我们相当的感佩。   所以当我们已经清楚自己犯的过失,绝对不能再掩饰。因为『倘掩饰』就『 增一辜』,我们人生数十寒暑要对自己做好交代。这个历史可不能重写,所以一 有偏颇,我们要赶快改正,以留给后代子孙好的榜样。   这一次寒假,我们在海口的课没有停,还额外办了一个青少年的中国文化研 习,本来因为我们没有办过,想说二十个就好了,结果报名了八十个人。从这个 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父母好不好当?不好当。都为孩子的教育头痛。我们 消息一发布而已,居然来了这么多人。当然能来都是一种缘分,青少年肯走入我 们的教室,我们也是满佩服他的。结果五天的课上下来,这些孩子也有上台分享 。其中有一个女孩她二十岁,她就上台来讲,她说她本来很怨恨她的母亲,几天 课程下来,也深刻体会到母亲生育、养育、教育的辛劳。所以这一位小女孩也当 场就告诉我们,往后她会孝顺她母亲,而且她也要弘扬中国文化。所以确确实实 人都有那一分善心,只要有缘分把他唤醒了,相信都可以有很好的成长。   所以过要能改,而改过必须要先悔过,悔过又必须要先知过,所以了解道理 才能判断是非。现在的年轻人最缺乏的就是是非的标准,所以我们学了《弟子规 》就有一个是非做人的标准。这一本《弟子规》一定要拿回去当您家里的家规, 当你班级的班规,当你公司的,公司叫什么规?常规。这很重要。诸位朋友,你 曾经或者你已经在传承你们家的家规的举手?你看古代的家族都有家规,那我们 现在都没家规。那请问家里遵守什么规?爸爸有一个规,妈妈有一个规,儿子有 一个规定,那不就乱成一团!所以要先建立家规,才有一个依循是非的标准,我 们才能知过、悔过、改过。所以改过才能够进步,假如不改过,每天心里都会提 心吊胆,很怕别人会识破。而假如又识破了,那就一文不值,甚至于会让人家从 此瞧不起你,从此不信任你。倘揜饰就增一辜。所以要勇于认错,这样人生才能 走得坦坦荡荡。   我们接下来进入第五个单元。「泛爱众」,这个泛是指广泛,广泛的爱护众 人、众物。这个众不单指人,我们把它广义的一切人事物我们都应该去爱护。之 前也提到什么叫爱,爱中间一个心,外面一个受,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而不是 要控制对方一定要跟着你要的方向走,这我们要搞清楚。假如是强迫对方一定要 听你的话,那就变成控制,这样就叫欲望而不叫爱。所以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才行。   那我们要教导孩子有这一分仁爱之心,首先要教他先爱谁?当然从自己最亲 近的父母爱起。当他懂得爱护父母,他才能把这一分爱心继续向外延伸出来。所 以孟夫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提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定从自己 最亲的父母开始爱护,进而推衍到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孩子,就是仁爱人民;再 从仁爱人民这分爱心再继续扩展到爱护一切万物,包含动物、植物、矿物,这就 是爱物。所以这个次第我们只要顺着去走,孩子的爱心就会不断扩展。   那如何教导孩子孝顺、爱护父母?怎么教?从「入则孝」教,还有从亲师配 合合作来教,这很重要。因为我们中心也跟很多的孩子接触,每次他们上课都有 相观而善的风气,这个相观而善就叫做观摩法,「相观而善之谓摩」,这个摩就 是现在讲的观摩法。这个观摩法早在几千年前的《礼记》就教了,所以我们去念 师范学院,好多的教育理论,我们都还以为是近代一百年、二百年哪一个教育学 家讲的。后来我开始看经典才知道,中国人多久以前讲了?几千年前就讲了。但 是我们的老祖宗讲了以后,有没有打上「版权所有,盗版必究」?没有。因为这 是天地的真理,真理属于大家,而他们写出来的真正目的是要能够利益大众、利 益后人,绝对不是标榜说我很厉害。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些古代圣哲他写下 文章,确实是以利益后人为出发点。   那来上课的孩子,我们会请他上来也是练习「步从容,立端正」,还要练习 讲话「勿急疾,勿模糊」,就把他这一个礼拜做了哪些孝顺父母的事讲出来。很 多的孩子讲完,刚好有一个小孩第一次来,听了这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的孝行 ,在他的心中就燃起了回家一定要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结果他一回家就往浴室 走,因为他听到其它的大哥哥有说到帮妈妈端洗脚水,所以你看他胸有成竹,赶 快要去端来,可能这也不是晚上的时间,他非常积极主动就要去端。母子连心, 他妈妈看到他的动作可能就想到他一定要去端水,结果就跑到儿子的前面,先去 把那个脸盆把它藏起来不让他拿。为什么?因为年纪很小,才三岁多,怕他翻倒 。他母亲就这样跟我讲,我说:翻倒才好。她就眼睛瞪得很大,怎么会翻倒才好 ?我说:翻倒了,一来你没有阻止他,这样才能成全他的孝心孝行,你不让他做 ,他怎么会长养?再来,翻倒了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把水端好,那不就是机会教 育吗?不然他做事的能力什么时候训练?你到底要呵护他到什么时候?呵护到他 娶老婆吗?还是呵护到他生儿子你也帮他照顾?所以这位母亲,我这么一提,她 也可以接受。   后来就有一位母亲,她孩子端洗脚水,她都给他端,从第一天就也很欢欣的 给他的孩子端,然后也很肯定孩子这一分孝心,孩子也端得很有成就感。一个礼 拜以后,她来跟我说,她说:我泡了一个礼拜的冷水脚。我说:为什么?因为怕 他翻了会烫到,所以已经把温度调得很低了。然后看他功夫愈来愈纯熟,再把它 调高一点。所以这是善巧方便,很有智慧,一来成全了孩子,二来也让孩子不会 有危险。所以这叫亲师要配合,老师在学校有教,在课程当中有教,家长在家一 定要让孩子能落实,绝对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完全交给老师,这样是不恰当的。   教孝还有什么方法?你看我很喜欢考试,坏习惯。已经有朋友讲了:以身作 则。还有一个夫妻配合,先生的贡献太太要讲,太太的辛劳先生要提,这样孩子 才能处处能够去领会到父母的辛劳。当他有孝了,再进一步告诉他「事诸父,如 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他就懂得也尊敬一切人的长辈。那又告诉他,所有的 长辈绝对都不愿意他的孩子受到伤害,就像你假如受到伤害,爸爸妈妈也会很伤 心。别的小朋友受伤害了,他的父母也很伤心,所以我们不应该欺负别的小孩子 。所以他就推己及人。   进一步再引导,对于所有各行各业的长辈都应该尊敬,因为社会国家者是互 助之体也。这一个观念相当重要,因为在功利主义之下,人可能会偏差,用钱来 看价值,而不是用服务来看价值,这样人心就会扭曲。所以要从小告诉孩子,要 尊重各行业的服务,职业没有贵贱。所以那时候我在教书,也是早上都六点多开 车出门,一开车突然觉得眼前非常的整齐清洁,奇怪了那些树叶都到哪里去了? 都是这一些环保同仁,不知道是四点还是五点就开始打扫。所以我跟学生讲:我 们今天有这么清洁的环境,让我们的心情很愉快来工作、来上班、来读书,都是 很多人的付出,所以我们面对这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抱持着感恩的态度。所以当孩 子能够这样领受,他到商店也好,他到书局也好,当他看到这一些工作人员,他 也会很亲切的跟人家问好,跟人家道谢。   有一班四年级的孩子,刚好有一个孩子就过来跟他的老师说:老师,这个叔 叔每天帮我们换水;就是那个叔叔每天都会去他们教室扛一桶水,然后把旧的换 掉,日复一日都是这样做。当然那是劳动的工作,常常这位叔叔的脸都是汗流浃 背的。而这个叔叔脸上都没有表情,就好像机器一样,周而复始在那里做。这位 小朋友就跟老师提议:老师,这个叔叔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谢谢他?当 学生提了这一个要求,老师也很欢喜,也看到孩子很细心,也很有恭敬之心。所 以全班也都很欢喜同意,明天叔叔来,一定要跟他问好,跟他感谢。   所以当天这个叔叔进来了,正把这个水抬起来,全班同学说:叔叔好。结果 这个叔叔突然露出很惊讶的表情,接着小朋友又说:谢谢叔叔,您辛苦了。这个 叔叔从惊讶的表情突然发出灿烂的微笑。所以往后这个叔叔一走到教室,表情都 特别欢喜,特别高兴。所以确实「敬人者,人恒敬之」,所有的人就好像我们的 一面镜子,当我们笑脸对待他,必然是笑脸回馈给我们。所以当我们去尊敬各个 行业的付出,这样就能够和乐融融。所以对各个行业都要爱护。   接下来,我们也要对一些比较没有得到关怀的人群,再多一分的协助。比方 说哪一些人?哪一些人比较缺乏关怀,需要我们多一点的爱护?流浪汉、孤儿, 都是一些比较弱势的,比较没有能力的人群。所以孔老夫子在《礼记.礼运大同 篇》里面有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个胸襟非常好。「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不是只有亲爱自己的亲人,还能够设身处地去爱护他人的亲人 ,设身处地去爱护别人的下一代。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最后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鳏寡孤独就是比较弱势的团体,「鳏寡孤 独废疾者」,鳏是指没有太太的,寡是没有先生,孤是没有父母,独是没有小孩 ,废是残废者,疾是生病者,这一些人都能够得到整体社会的关怀。我们现在也 有很多社会福利团体都很用心去照顾这一些人群。所以当我们有比较闲暇的时间 ,也可以去做义工,去服务这些人群。假如没有时间,我们也可以有钱出钱,有 力的就出力。这一节课我们就先讲到这边,谢谢。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