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摇摇车的日记,现在再来写关于摇摇车,一是记录倪北宸从八九个月开始喜欢坐摇摇车到三岁半,我主动让她坐摇摇车她主动拒绝(她说还是别坐了吧)这样一个事实,印证了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兴趣爱好都是不断变化的,正因为如此家长们按着自己的意图阻止或者强求孩子去做某件孩子喜欢或不喜欢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的连贯性的破坏就是武断的和不尊重的;二是通过摇摇车的例子提醒带孩子的家长尽量了解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成长发育特点及兴趣爱好,尽量按着孩子的内在成长需求满足孩子各个阶段的环境提供,比如孩子喜欢看户外的花草摇动时就多带孩子到户外花丛中、草坪上让孩子尽情体验和感受,孩子喜欢乱画时提供纸笔,画板或颜料……
倪北宸很小的时候大约八九个月开始就开始坐小区门口的摇摇车,因为那种彩色动物摇摆着伴着欢快的节奏和歌声,对一个小宝宝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她不光想摸想坐甚至想啃。所以我看到她感兴趣就抱她去坐,但是每次都告诉她只坐一次,然后歌声结束,我就说宝宝,摇完了,咱们下次再坐了。然后抱起她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她从不哭闹,从不像很多小朋友那样坐了好几次还哭闹着不肯下来。摇摇车一直伴随她到两岁多,出来玩遇到了每天就摇一次,因此在欢快的节奏中她不仅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满足了正常的探索欲求,无意中学会了好多首儿歌,更重要的是她体验到的是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而不是匮乏感和压抑感,正是这种感觉让她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更自信,更乐观毫无障碍地表达她的需求和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岁半后她对摇摇车的需要就是看到了可坐可不坐。到了三岁多,看到摇摇车,我让她坐,她说还是不坐了吧。这就是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她的兴趣爱好会随着她的身体和心智的发育而不断变化,摇摇车在她还是小宝宝时又唱又摇的声音和动作对她来说还是谜团,内在成长的需求促使她去探索,两岁多摇摇车已经不稀奇,对她内在的成长已经没有吸引力,因此她的兴趣点会转向更能引导她内在发展的领域。三岁多的倪北宸喜欢探险的航海家,喜欢十万个为什么,喜欢各种各样的比赛(吃饭喜欢比谁吃得快,跑步喜欢超过我,玩锤子剪子布时,硬是让我先出,然后她再决定出赢我的锤子或者剪子或者布)……
孩子不是不懂规则,而是大人在孩子玩之前没有把握好方法,有些人过度限制根本不让孩子玩摇摇车,尤其是一些奶奶,感觉浪费钱,结果孩子要么眼巴巴看着,要么一旦坐上去就不肯下来;有些是过度溺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都没有原则。其实摇摇车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可是就是这件小事曾经给多少孩子留下伤痕,那些抱在怀里或推在婴儿车里的孩子,手都快摸到摇摇车了却被大人强行抱走或推走而眼巴巴地看着摇摇车。我以前读过蒋佩蓉老师的博客,我很认同她的一个词语“难民心理”,就是我们父母那个年代的人都是从苦日子走出来的,所以即便是富有了,却依然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她说她的一个朋友因为从小过苦日子,只有吃饭快才能不挨饿,现在虽然非常富裕,但是吃饭一直像小时候一样非常快,无法改变。所以我们做父母的有条件给予的话尽量多给予多满足孩子,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不会宠坏孩子。相反过度的限制孩子的正常成长需求却恰恰给孩子造成了难民心理,那种眼巴巴的眼神正是欲求不得的渴望,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我举老公的例子为证,我老公从小家里贫穷,吃的东西非常有限,所以他现在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眼巴巴地看着他结婚回娘家的堂姐给他小堂哥带回的香蕉,他小堂哥吃香蕉的样子他一直记着,他贴着大树馋得眼巴巴渴望的样子也一直记着。他的脾胃不好,吃了香蕉就会拉肚子。但是他却特别爱吃香蕉,其他水果他几乎不吃,但是惟独喜欢香蕉,据他自己的说法:吃了香蕉就感觉心里特别舒服。我分析原因,那吃香蕉的感觉不是香蕉本身带给他的身体感受而是一种童年被压抑下去的渴求的满足。
尽管现在的孩子物质丰裕,但是当父母太多地按着自己的想法限制孩子喜欢的事情过多地强求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却依然可能被留下“难民心理”。大约今年三月份,我们一家三口到附近的小联华超市买鸡蛋,在门口玩了一会儿。一个和倪北宸年龄相仿的男孩跟他爸爸也来买东西。他爸爸买了一个拖把,在他爸爸选拖把时,男孩自己选了一个一元钱的小火腿肠,他爸爸拿着拖把出来时看到孩子手里的火腿肠,就抢过来送回去,孩子就坚持要,他爸爸就坚决不买,最后孩子使劲把着超市门不走,大哭。他爸爸没办法一手拿拖把,一手抱起孩子就走,孩子在他爸爸怀里大哭着、挣扎着要下来,最后还是没有挣脱掉他爸爸的怀抱。的确火腿肠是垃圾食品,但是垃圾食品并不是猛虎野兽,适当满足一下孩子的欲望,告诉孩子垃圾食品不能多吃,但可以偶尔吃一点儿,孩子也会心中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