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睡醒觉,带倪北宸出去玩,问她是带滑轮鞋还是玩秋千,因为好久没玩秋千了,所以她选择了秋千。因为听到贝贝的声音,她很高兴,以为贝贝也出来玩了,就打开门站在门口看着。结果贝贝没出来,我说妈妈发个短信给阿姨,问她们是否出来。带上秋千,我们就先出来了。到了小区外面的广场上,我把秋千挂好,几个哥哥姐姐凑过来和倪北宸一起玩儿,都争着要第一个玩儿,倪北宸把着在旁边有点不高兴,语气里带着情绪说“哎呀,我也要玩,干嘛都跟我抢。”我就说大家排队,按着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小妹妹最小第一个玩,然后小姐姐,接着是大哥哥,大家一起数,每人荡10次。于是大家开始玩儿秋千,玩了两次,情绪一直不是很好。这时候小雨妹妹来了,小雨跟我说话,倪北宸就表现出很烦躁的样子,不让小雨跟我说话,用手比划着很不礼貌地对待妹妹。倪北宸以前也这样对待过小雨,我批评过她,后来弄明白原因了:其一,小雨妹妹皮肤特别白,大家在一起都夸小雨;其二,小雨妹妹特别有礼貌,嘴特别甜,又很大方,每次见到别人都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人,回家时都挨个再见,自己有什么东西都很大方地和别人分享,所以大人们一般都夸奖小雨比较多。倪北宸曾经有一段到中午就要睡觉,就是因为我们常说小雨睡觉睡得多,皮肤好,长得高之类的话。所以她对小雨妹妹的态度还是源于自己的嫉妒。秋千玩了几下不玩了,一个人跑到远远地石凳子边站着。我走过去安慰了几下,玩了几下“小飞人”(抱着她转圈圈)才高兴一点儿。
这时候贝贝骑着自行车出来了,倪北宸一见贝贝非常高兴,也要我回去取自行车。我商量着说自行车等爸爸回来给你送出来,妈妈带着秋千也不方便。她同意了,在操场上跑来跑去,贝贝没有下车子,倪北宸就跟小华弟弟,瑶瑶妹妹玩儿。正好瑶瑶很高兴,跟小华跑来跑去的,笑声不断。我就说今天瑶瑶真开心。倪北宸说:“我感觉难道是他们俩要结婚了吗?”我们都笑了,瑶瑶妈妈问:“那你感觉你要和谁结婚?”倪北宸说:“我不知道。”正好小雨骑着扭扭车过来,问我:“阿姨,你们在说什么?”我说:“倪北宸说她感觉瑶瑶和小华要结婚,小雨你感觉你会和谁结婚?”小雨说:“我跟倪北宸结婚。”倪北宸说:“不,小雨,我感觉你跟牛牛结婚。女孩只有和男孩结婚。”我说那你和谁结婚,她趴在栏杆上若有所思地说:“我感觉我和贝贝结婚。”我明白了倪北宸玩的情绪一直高涨不起来,可能还是纠结在我们出来时贝贝没出来,贝贝骑车她没骑车上面。她很喜欢和贝贝一起玩,但是最近两个人似乎都害羞了,或许是贝贝上幼儿园而她在家的原因,两个人见面想玩却又不玩,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贝贝见到倪北宸也很高兴,但是不下车子,那天出来一起玩儿,抢了倪北宸的花,倪北宸很不高兴地说:“哎呀,贝贝怎么这么坏,为什么要抢我的花。”我说:“贝贝喜欢你的花,蒲公英的花到处都是,咱们再去摘。”她不想玩了,跟贝贝再见,哼哼唧唧要回家,贝贝其实也喜欢和倪北宸玩,看到她回家了,也骑车回来了,追上我们时用自行车轻轻撞了一下倪北宸。倪北宸又是很生气,她哭唧唧地跑到我这说:“哎呀妈妈,贝贝为什么要撞我?”我说:“是啊,贝贝真是个小坏蛋,怎么能撞姐姐呢!”回到家,她还是很不开心,我就把她抱起来说:“宝宝,妈妈知道贝贝抢了你的花,撞了你一下,你很不开心,但是贝贝并不是坏,而是贝贝也想跟你玩,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表达,也可能是因为他感觉你没上幼儿园,他想和你玩也玩不了,他也很难受吧。你能原谅贝贝吗?”她点点头说能的。很快哭唧唧带着情绪的样子就不见了,自己去看电视了。昨天贝贝又把他的凡士林油抹到秋千的绳子上,因为我不在旁边,具体她们说了什么,就不知道。回家时倪北宸很生气地说:“妈妈,贝贝为什么要把油抹在秋千上,贝贝真是个坏蛋,我要把她打烂。”我也顺着她的话说:“好的,下次贝贝再这样捣蛋,我们就把贝贝打烂。”我没有指出不可以这样说贝贝,相反是顺着她的情绪也说打贝贝,这样她的坏情绪很快就会平复下来,也能很快地原谅贝贝。我没有当时指出她这样说话不对,相反也跟着她一起说贝贝真是坏蛋,我们下次打贝贝,这样她对贝贝的不满和语言的反抗就是被认同和理解的。正如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所说的“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他们的情绪只会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这样的回答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亲密之感。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对父母的爱也更深了。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同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药。当我们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的失望时,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等到回到家,趁她高兴的时候再去给她讲贝贝并不是故意的,贝贝是因为喜欢和她玩儿才会这样的,这种时候她就会非常平静地接受,也不会对贝贝产生任何怨气,自己的情绪也不会被压抑,不会产生心结,下次见面还是一起玩的好伙伴。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矛盾,虽然都是琐碎的小事儿,可是生活的主体不就是琐碎事吗,每一天的琐碎都处理好了,心情才会舒畅,但是孩子毕竟还小,所以需要大人适当地引导才能解开小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