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小心做错事是经常性的,不间断的,会让父母很恼火,咋就这么不注意呢?比如小容小韬,从两人自己吃饭以来,掉饭,掉菜,碰翻碗,或者掉筷子时有发生,一次两次的,我可能不会太在意,但经常这样,我有时也会沉不住气。但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在处理此类事件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事情。
一切忌对孩子过于苛责,否则孩子会原样奉还
生活中,如果大人不小心掉了筷子,或者碰掉了东西,一般人都能理解,这是人之常情,但因小孩子不小心而惹来麻烦却经常让父母恼火,这其实跟小孩子的成长特点有关系,或者调皮,或者多动,或者没在意也是值得原谅的。
我开始也没意识到这一点而采取了相对严厉的态度,后来随着两人慢慢长大,不小心做错事的情况也少有发生了,倒是我,有时候急匆匆的做事,反而也会因不小心而做错事。有次给两人倒水喝,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还要掺凉的掺热的,结果一不小心把水倒在地上一点儿,小韬看见了,竟开始批评我,“你看你,爸爸呀,怎么这么不小心,把水都洒在地上了!”
这不就是我批评两人经常说的话吗?现在小韬原样奉还了。有时候,父母批评孩子觉得是应该的,可等孩子回过头来批评父母,很少有父母在心理上能接受的。还有几次,我端菜上桌的时候,把菜汤洒出来一点儿,小韬也会像我监督他一样来说我,“爸爸,你这么不小心,把汤洒出来了!”如果我忙的顾不上搭理,小韬还会不依不饶,一次次提醒我说,“爸爸,你太不小心了!”说到我心里直烦,告诉他,“爸爸忙着呢,那你帮爸爸擦一下啊。”事情才算完事。小容很少说我,因为她很少犯错,我也少说她。
很多时候,无伤大雅的不小心是可以被原谅并且获得帮助的,后来我就想,为何小韬对于我“不小心的事情”这么认真甚至有些苛刻呢?仔细一分析才发现,原来我以前就是这样对待小韬的呀。我已经对孩子们经常犯错而失去耐心,或变得严厉,以致于后来的态度越来越苛刻,于是,孩子们会小心注意了,但当我不小心时,却会以相同的态度来对待我了。是啊,同样的事情, 为何大人犯就可以获得原谅,而孩子犯就得接受批评呢?不公平呀!
二告诉孩子如何处理后果比过多批评更有益
有天早上,两人吃早饭时,小韬又朝我喊,“爸爸,芝麻糊洒桌上了!”小韬是非常喜欢喝芝麻糊的,所以,当时对小韬的不小心有点儿生气的同时也说,“那洒了你就别喝了吧!”这也算对他一个教训吧?但当我赶到餐厅,却发现小韬已经用纸把桌子上的芝麻糊擦掉很多,当时心里竟然很欣慰,不但怒气全消,而且还帮小韬擦干净了桌子。孩子知道做错事,爸爸会生气,但却用行动做出补救或者自己懂得犯错后如何去处理后果,这难道不是一种担当负责的表现吗?
平常两人犯事后,我也一般会告诉两人如何处理后果,而不完全代劳,只指导和帮助两人自己做出补救,看来有效果了。
三孩子犯错是成长使然,父母要有耐心
小容小韬慢慢长大,我越来越体会到了自己深以为傲的耐心还需更多的锤炼和考验。孩子不小心做错事,大部分情况下父母不必大动肝火,劈头盖脸的训一顿,希望孩子以后能小心注意,有时候,孩子小心了,也还会惹事,有次,小容小韬走到餐桌前吃饭时,我明明提醒两人,“注意别碰掉筷子!”但还是眼睁睁看着小容把筷子一根根全碰下来!但不管怎样,我没必要生气了,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小容慢慢长大,直到可以避免出现这一切。
而且小容也够懂事的了,她会意识到已经做错事,很乖的站在一边,然后一动不动,做无辜样,等着我批评,这时候我反而懒得批评了,只朝她大喊,“傻站着干什么?还不赶快捡起来!自己碰掉筷子,还得爸爸帮你捡呀?”按惯例,自己犯错的事情自己处理,只是,孩子能力范围内有限的事情,我还需亲自出马。
人本来就不是完美动物,无论长多大,都会有不小心的时候,以前看见小容小韬不小心就觉得,他们是孩子才会这样,但其实,生活中成人们不也处处有不小心的事情发生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都想要尽量完美,但在这过程中,是要牺牲很多很多不小心才可以一点点蹴就的。对孩子,对别人,如果不是故意而为之,无伤大雅,就应该多一些微笑,耐心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