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理解(Z-教育笔记)

14/03/22 19:41:22 标签:教育笔记

      很多人应该都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下班回到家,告诉家人他的裤子长了一点,希望帮他裁掉一截,可是家人每一个给予他回应。吃完饭以后,女儿拿起针线把爸爸的裤子剪了一点;到了晚上,丈夫睡着了,妻子起来帮丈夫把裤子剪掉了一截;这时候正准备睡觉的母亲想起来下午儿子说的话,又起来把儿子的裤子裁掉了一截。第二天早上,丈夫穿好裤子要去上班,才发现裤子已经被女儿、妻子、母亲裁掉了好大一截,根本穿不起来。这都是因为不沟通而引起的麻烦,可是有时候光沟通还不够,还需要相互的理解。沟通与理解在幼儿园则又显得格外重要。

     星期五的那一幕则让我更深一步地体会了什么是--理解:星期五是我们的玩具分享日,这一天孩子都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带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到班上来与小朋友分享,就要放学接任的时候,和往常一样,他们玩的很开心,然而,一个不留神,一贯调皮的昊昊就因为争抢玩具而不小心被一诺抓到了脸,留下了一道印,老师赶紧用冷毛巾帮昊昊把脸敷了一下。放学了,一诺的奶奶先来的,我跟奶奶说了一下情况,决定等昊昊奶奶来了说一声对不起,等了好一会儿昊昊奶奶才来,还没等一诺奶奶开口,调皮可爱的一诺已经迫不及待地迎上去用逻辑不太清楚的话语跟奶奶说明情况,一诺奶奶和我又重新把情况说了一遍,昊昊奶奶一边收拾着被子一边笑着说:“没关系,我家昊昊我知道,他肯定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小朋友在一起玩不小心划到了哪里很正常,过两天就没事了。”这让一诺奶奶和我都觉得不好意思的。

     人与人之间需要必要的沟通,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隔阂。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身体大脑发育还不健全,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我们大人无法理解的一面,比如我之前就说过的”幻想事实“、”在园与在家表现不一致“,或是听孩子的一面之词,就经常会有家长这样说:我家宝宝说旁边的小朋友打他,老师能不能给他换个座位。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他主动与那个小朋友玩,并且有点矛盾就用手抓别人。可以理解家长的这种心情,毕竟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六对一已经成为常见模式,可是又是否想过,在关心的同时也忽视了最关键的问题:孩子的发展。这样一来,不沟通就无法从老师这里了解孩子,而孩子呢,则会一次次得寸进尺,依赖这种宠爱而变本加厉。究其原因,还是不理解造成的,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班里有三十多个孩子,老师要兼顾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生活学习环境里,产生一点小摩擦很正常,有时候孩子一转身可能就忘了,可家长却记在了心里。如果发生问题时我们能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多点宽容,那么则能对孩子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关爱。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