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喜欢大喊大叫 (教育随笔 S)

14/04/26 22:22:57 标签:教育随笔

   孩子们经过快两个学期与老师、小朋友的相处和适应,已经习惯和喜欢上幼儿园了。每天早上很少有孩子因为不愿上幼儿园而哭闹,更多的是甜甜的笑脸和稚嫩的一声“老师,早上好!”小班的孩子虽然年龄小,动手能力弱一些,但轻轻柔柔的声音比起中大班哥哥姐姐的大嗓门,我们的活动室就显得温馨多了。可近段时间我却发现,孩子们在交谈时总喜欢扯着嗓子大声说话,导致整个活动室经常是乱烘烘的。其实对孩子来说,说话音量过大,一是会损坏喉咙,影响声带的发育,二则是会给人留下不礼貌、没教养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语气,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整个集体,若是天天生活在这一嘈杂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听觉,更加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以及注意力。所以,我尝试着去发现一点什么......

现象一:班上有男孩22名,女孩15名,男孩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时常带有攻击性,也会扯着嗓子大声喊叫。刚入园时孩子们不太熟悉,所以接触不多,活动室里没有吵闹。现在大家都熟悉了,也有了自己喜欢和兴趣相投的玩伴,他们会因为玩具拼成的枪而争抢和吵闹,还喜欢拿着互相追逐打闹。

现象二:孩子们开始有了初步的自我和表现欲,有时,几个孩子在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大家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而这时候,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只能采用大声嚷嚷的方法,以为只要自己大声地喊,就能超过别人的声音,引起大家都来关注他。这样就形成了你的声音这么大,我的声音比你还要大的现象。所以活动室里一堆一堆聚在一起的孩子发出的音量越来越大。

现象三:个别孩子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伙伴,到处掺和别人的话题,或故意去捣乱,引起大家的公愤,从而引发争吵。或看到别人争论,会大声喊叫着老师,报告说谁谁在吵架。

现象四: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很多孩子的存在,无视了他们的语言。其实,也许就在某个角落里,有一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正在看着你。胆子小的孩子不敢说,那些表现欲强烈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才会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声音。而老师有时觉得不需要了或是怕乱了秩序,会用更高的音量来镇住孩子,稳定局面。但是我们忽视了,下面有着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久而久之,孩子的声音越大,老师也就越想压过他们。而老师的声音越大,孩子也会试图用更大的音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仔细反思,孩子中间产生这些现象,作为老师的我们,其实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有的班级活动时孩子们能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喧哗的场面,这不是天生的,孩子的天性都一样。既然孩子不是问题,老师的方法就值得探讨了。当孩子在出现吵闹时,我们应该查明原因,不能看到吵闹声就去批评。孩子们在交谈时,我们要及时的介入,正确的指导孩子们用温柔的声音交谈。对个别孩子要帮助他们融入到伙伴中去,鼓励大家接受他。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平等的关注每个孩子,耐心的听孩子们的心声。假若我们老师给孩子准备一个宽松的环境,制定好相应的规则,同时身体力行,师师、师幼之间的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还能大喊大叫吗?

 

该日记已被主页管理员盈盈_yy推荐到育儿早教,奖励20分

阅读(0) | 留言(6)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二公主慧妞对小虎说:2014-10-28 11:59:36
  • 孩子的天性都一样!真是好老师
  • 二公主慧妞对小虎说:2014-10-28 11:59:01
  • 谢谢分享!真是好老师啊
  • smn520对小虎说:2014-04-30 08:34:47
  • 好老师
  • 盈盈_yy对小虎说:2014-04-27 16:02:57
  • 真是好老师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