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进步
(665)
2014.2.25 星期二
提起“说话”这个话题,爷爷总是心存纳闷儿,似乎有着说不出的遗憾。虽然现阶段我的说话能力属于正常水平,但比起爷爷早先的预期则差了不少距离。往远的来说,爷爷、爸爸在我这个年龄阶段早已 “能说会道”; 近的再看转转哥哥,在两岁以前不仅能背唐诗,能与大人交流,还会唱出一首首完整的儿歌。再看看我的语言状况,过几天就是1岁零10个月了,能说的“语言”才仅仅只有:几种家人的称呼、“好”、“乖”、“再见”、“抱抱”和“hu-wa”等等,而且吐词有时还不太清晰,常常把“好”字说成“搞”,把“乖”字说成“拜”。
奶奶,今天是您的生日呀!
对此,奶奶、爷爷各持己见。
奶奶认为我的发音功能没有障碍,各种声音都能正常发出,说话唱歌只是个时间问题,坊间宝宝说话总有先后迟早,到了该说的时候,自然水到渠成,过度的担忧也只是杞人忧天。爷爷却觉得我在语言发声能力上没有接到他和我爸爸的遗传,这对训练我说话的整个过程会增加不少难度,所以不仅他自己,而且也要求奶奶和爸爸、妈妈尽可能多的和我说话,无论我能否听懂,都要不厌其烦。
宁肯屈着身子扔垃圾都不会走下玄关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奶奶、爷爷的很多语言我都已能听懂,而且很早以前就能把他们的指令变为相应的行动。最典型的就是扔垃圾,无论是掉在地上的,放在桌上的,还是奶奶、爷爷手上交给的,我都会按照要求屁颠屁颠地扔到垃圾桶里去。门厅玄关是放外出鞋子的地方,因为有奶奶、爷爷的警示,只要走近那个地方,我就会戛然止步,从不穿着家中的干净鞋袜踏上玄关地面。
从我会叫“爷爷”后,奶奶、爷爷加大了训练我应答的强度。每次听到我的呼叫,无论他们在不在我身边,都会大声应答,再反过来叫我“宝宝”,并示范“啊----”和“哎——”的发音,来启发我做出相同的回应。虽然我一度“尊口难开”,但奶奶、爷爷仍然坚持不懈地这样训练,久而久之终于有了收获。
奶奶陪我搭积木
最近几天我开始学着应答了,虽然发音还不太规范,尚且还没做到有呼必答,但毕竟走出了可贵的一步,给奶奶、爷爷带来了迟到的愉悦和宽慰。联想到“享受”了一个多月的奶奶问我“乖不乖”我说“乖——”,爷爷问我“好不好”,我说“好——”的有问必答,更让他俩笑口常开,欢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