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的花絮

14/06/16 09:23:00 标签:(717)

日志的花絮

717

2014.4.18 星期五

上周末,在奶奶的“怂恿”下,爷爷和他协会的摄友们去了贵州。四天的日志有两篇交给了两个姑姑,让她们各负责一篇。在爷爷看来,喝了那么多墨水的文化人,写篇区区几百字的日志应该是“小菜一碟”,更何况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要是碰上好的机缘,这恋爱、结婚、当妈妈不也就是眼目前的事儿吗?要是真到了那一天,给宝宝写日志、开微博也就成了天经地义,不可推卸的本分之事!所以,爷爷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她俩,并不只是让她们简单写出几百字的文章交差,而是让她们早做思想准备,尽快完成从小孩到大人,从被关照被呵护到向上孝敬老人,向下疼爱小孩的观念转换。

这就是我的两个姑姑 

面对这个任务,两个姑姑都“叫苦不迭”:一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二说写不出小包子的语气;三说写作方式的差异,会让人感到与以前日志的文笔风格不符,云云。所以,等爷爷从贵州回来时,两人的任务都没有完成。

爷爷把两个姑姑批评了一顿。

其实,在爷爷看来,只要用了心,别说短短几百字一篇的日志,就是写几篇通俗流畅的小说和散文,也不会难倒她俩。近两年来,爷爷不就是凭着对我的一片爱心,在键盘上敲出了五十多万字吗?而且每天的日志都有不同的内容,并不是像流水账那样枯燥单调。

爷爷说,两个姑姑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应该以大人自居呢! 

爷爷对两个姑姑说,小包子的每篇日志,你们都曾看过,其写作风格肯定已经耳熟能详,若想维系风格的整体性,应该没有一点问题。只要根据当天或者近段的表现或者变化,抓住一个切入点去记录,按照文章中上下衔接的需要,或是简述或是详述这个表现和变化的经过,然后对其利弊进行评价。如果有必要时,还可以产生联想和对比,当然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阅历才行。两个姑姑虽然年轻,但也毕竟有了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可想可比的地方也不在少数呀。

不过,爷爷并不要求非得照他的风格写作,毕竟姑姑们都是现代潮人,不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吗,倘若姑姑们较起真儿来,没准会比爷爷的文笔更厉害些呢!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盈盈_yy对小包子说:2014-06-16 20:04:00
  • 真美啊
  • wulingxiaobaozi回复 盈盈_yy说:那天爷爷拍了一些图片,都发在奶奶的空间里的呢。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