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挡箭牌”
(807)
2014.7.17 星期四
自从我学会喊“屙粑粑”后,给奶奶、外婆和爸妈减少了不少负担,纸尿裤用量减少了,衣裤也没有以往换得勤了,每天的户外活动也玩得更放心了。现在只要有了想便便、想尿尿的感觉,一般都能提前叫唤,只不过统统都会喊成“屙粑粑”。
在王爷爷家里就是这样玩的
奶奶、爷爷十分敏感,只要听到这个喊声,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赶紧把我抱到卫生间。所以,几乎再也少有弄脏身子、衣裤、床单和地面的情况发生。
过了一段时间后,“屙粑粑”一词就成了我的“口头禅”,像喊“阿岛”那样,只要想喊就会喊上几句。这就给奶奶、爷爷带来了一点儿麻烦。
为了训练我的自主便便尿尿,奶奶、爷爷花了比别的宝宝家长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我这迟到的进步十分看重,所以“屙粑粑”这个词对他们的神经也非常敏感,只要听我一喊,就会像接到防空警报一样立即行动。可对我来说,这个词的用途就大不一样了。除了用来发出便便尿尿的信号外,想玩奶奶不让我玩的东西,想去爷爷不让我去的地方,以至于凡是与奶奶、爷爷的用意相反时,一句“屙粑粑”,就会改变这种对峙的局面,随着卫生间的一个来回,很多时候都是以我的“胜利”告终。于是,这个词就成了我的“挡箭牌”。
在奶奶家里也是这样玩
中午到了该睡午觉的时候,可我还想再玩一会儿,这时奶奶如果抱我去睡,一句“屙粑粑”就会把她“吓得”抱着我去卫生间;有时早上睡醒想起床,也会大声喊着这句话,爷爷没叫醒或者奶奶没赶来,我就会一直叫个不停。更有意思的偶尔犯了错误,或弄坏了什么东西,奶奶、爷爷对我进行批评教育时,我也会用“屙粑粑”的喊声打断他们的“训斥”,满心窃喜地跟着奶奶去厕所。
现在“屙粑粑”与“阿岛”一样,成了我每天说得最多的词语。只不过“阿岛”的准确含义奶奶、爷爷至今没弄清楚,可这“屙粑粑”一词,除了真正的生理需求外,还附带了一层“挡箭牌”的功能,这可不是奶奶、爷爷所教哦,全是我自己的“发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