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
(1289)
2015.11.3 星期二
原因和结果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爷爷说它看上去好像简单、自然,但是如果深究,里面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奥的学问,要不然就不会有佛教、基督教等诸多宗教了。对我这么小的宝宝来说,因果关系的概念曾经是一片空白,今天刚好是我三岁半的日子,也许是为了对家人和老师的感恩,心中似乎萌发了因果关系的雏形。
平日里和奶奶、爷爷相处,如果回答他们的问题,看似平淡的语言中隐含着一种“蛮不讲理”。比如外出时不想走路了,缠着爷爷求抱。当他问我为什么要抱,我会毫不客气地说:“因为我就是要抱”;如果有时我说自己走不动了,爷爷问为什么走不动了,我也用同样的语气告诉他:“因为我就是走不动了!”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况随时都有发生,爷爷总是喜欢问我为什么,然而,我的回答总是把结果当作原因,答非所问。
时间一天天前行,我也一天天长大,因果关系的概念,在我的脑海中开始显现,并逐渐在语言上反映出来。爷爷发现,最早的萌芽是把“为什么要爷爷抱?”与“因为我走不动了”两句话连接起来,体现出了原因和结果。最近几周来,这种概念的表现更加明显,而且有了主动的述说。
前面的日志中多次提到过我的“火娃”体质,在二十二摄氏度左右的室温中睡觉,整夜都不肯盖被子,上周终于有点儿着凉,早晨洗澡后几声咳嗽,把刚喝的牛奶呕吐出来,吓得惊慌啼哭,紧紧地依偎在奶奶怀里。也许是这次吐奶的遭遇印象深刻,经过奶奶的一番“说教”,我居然肯盖被子了,从星期天晚上起,我睡进了奶奶的被子,还谢绝了她让我换上短袖睡衣、睡裤的建议。爷爷看了看客厅墙上,温度计的指针停在二十摄氏度处。
之后连续几个晚上,再也没让爷爷担心。奶奶告诉他,现在我知道了吐奶的原因是咳嗽,咳嗽的原因是着凉,而着凉的原因是没有盖被子,所以从此被子基本没有离身。在我心中,不盖被子就会吐奶,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
昨天早晨起床洗澡后打了几个哈欠,奶奶抱怨说,昨晚我要爷爷讲故事、陪我读卡片后,格外兴奋,熄灯后还在被子里自言自语,快到十一点才睡着。我立刻心有所悟,明白了这几个哈欠都是前一天晚上睡得迟给闹的,所以,昨天晚上就乖乖地正点入睡,于是便有了今早的好精神、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