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伴你高飞》,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一棵被伐倒的大树下捡到一窝野鸭蛋。女孩偷偷将这些蛋放到他爸爸工作室一张桌子的抽屉里,用一个灯泡给这些蛋加温。不久,小鸭子出来了,出壳时,小女孩守在旁边等待着。当所有的小鸭子都出壳后,小女孩就将它们放在草地上,自己躺在旁边睡着了。后来,这群小鸭子就把小女孩当成了鸭妈妈,小女孩走到哪里,小鸭子就跟到哪里。它们极有纪律地一个跟着一个,从来不会掉队。这就是小鸭子的敏感性——只有认准妈妈并紧跟着妈妈,它们才能活下来,这种敏感性也不是别人教给它们的。
人类的幼儿也有这样的特征,我们叫做儿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成长阶段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特征的事物。在敏感期内,儿童会没有理由地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这项行为,直到突然爆发出某种新的动机为止。儿童在这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内在活力与快乐,是根源于儿童与外在世界接触的强烈要求。正像刚孵化的虫子执着地追求光亮,小鸭子执着地跟随它们第一眼看到的那个动物,儿童对环境的喜爱迫使他们对环境接触。这种喜爱不是思考的结果,也不是教育的结果,更不是情绪的结果,而是由一种先天的内在机制所决定的。
敏感期的内在本质使儿童对这个世界无限地热爱,只有这种爱才能使儿童忘我地投入到对身边物体的研究和探索中去。
如果儿童在敏感期内他的兴趣受到妨碍,就会丧失以自然的方式适应环境的机会,儿童也就因此丧失属于个体的敏感性与动机,这会导致儿童精神发展和完成方面的障碍。因此,成人决不可以让儿童靠碰运气来得到某项敏感期的发展,而是要全面地帮助儿童得到所有敏感期的良好发展。
我们无法知道出生前的儿童在子宫中是否具有对秩序的需要,想必是应该有的吧。在子宫中没有丰富的物体和更多的空间,胎儿无法将对秩序的需求与秩序的形式配对。但婴儿出生之后,他周围就有了一个相对于子宫来说极为广大的空间,那里有极其丰富的物质。无论如何,这些物质都在时空中具有特定的位置和形状。环境中的人也是固定的,他们的面孔和身体语言、语音都是特定的。儿童出生在由固定声音和固定物体组合构成的环境中,就会将自己内在的对秩序的需求与这一切合二为一,将外在的秩序转化为内在的秩序模式,固定在儿童的心目中,成为他对秩序的要求。当秩序被打乱和破坏之后,儿童就会极其痛苦。
有一对夫妇常年带着他们一岁多的宝宝旅游,有一次走到一座城市,住的旅馆没有婴儿床,他们就将宝宝放到大床上与他们一起睡。可是之后宝宝就开始大哭不止,甚至不吃饭。他们找来好多名医,都无法使孩子的“病”好转。后来,这个孩子竟然出现抽搐状态,全身乏弱无力。他们请了医生,而与医生同来的还有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蒙特棱利。蒙特棱利看了看孩子,问了问情况,便将两个成人的枕头摆成一个小床的样子,在两个枕头中间留出一个空隙,上面盖上床单。孩子还在继续哭,哭着哭着开始在床上滚,后来滚到两个枕头中间,马上停止了哭泣,安静地睡着了。这是一周以来睡得最好的一觉,安祥地睡了很久。至此,孩子的病也奇迹般好了。
国外的旅馆一般都备有婴儿床,在这对夫妇旅游的过程中,孩子一直睡在带栏杆的童床里,这次突然睡到成人的大床上,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感,孩子就会感到焦虑和痛苦。
一位妈妈每天下午四点钟,都会躺在自家后花园的一张躺椅上给她的小女儿讲故事。有一天她生病了,还没讲几句就感到很不舒服,和女儿说完对不起后,便回家里躺在床上。这时,女儿伤心地大哭起来,在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是看到妈妈生病而着急地大哭,纷纷感慨才这么大的孩子就知道因为妈妈生病而着急。于是不断地有成人来安慰她,告诉她妈妈的病会好的。孩子却像没听见一样仍然大哭。后来孩子拿着书喊,躺在床上的妈妈以为孩子要让她读书,忍着病痛从床上爬起来给孩子读书。但孩子仍然在哭。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孩子不断地喊“椅子!椅子!”直到家中有一个成员醒悟过来,将妈妈经常坐的那张躺椅的垫子拿来,放在妈妈身边,女孩才止住了哭泣,并微笑起来。
每天下午四点钟妈妈会坐在这把椅垫上,这已成为秩序固定在孩子心中。当这个秩序被打破时,孩子就会感到痛苦。当妈妈又和那把椅子的一部分合在一起时,秩序就恢复了,孩子的痛苦感也消失了。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妈妈穿了某件衣服,孩子开始大哭,不知所措的成人会用各种方式来哄孩子,孩子哭着说:“不是……不是……”,这就是秩序感的需求。有时家里的某一样东西被挪动了,孩子也会大哭;每天从姥姥家到自己家要走哪条路,如果走的不对,即便快走到家了,都得哭着要求重走;不许妈妈穿爸爸的衣服,不许别人穿妈妈的拖鞋……这些都属于秩序敏感期现象。
秩序敏感期是儿童出现的第一个敏感期。它在儿童出生后就开始了(三到四个月才能显示出来),有的一直持续到两岁半左右。专家们认为,儿童喜爱秩序和事物的一贯性与成人喜欢把各种东西归类定位所造成的那种温馨和整洁的乐趣不同。儿童喜欢秩序是由于急切需要一个精确地有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将自己和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才能形成内在的概念,以更深入地了解环境,并决定自己在环境中的行为。透过对秩序的特别敏感性,儿童辨别了各个物件之间的关系。
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发现,儿童具有“一种内在的感觉:他所感觉的并非物件之间的区别,而是将四周环境当成一个包含许多彼此相关部分而形成的整体。唯有在这个整体的环境中,儿童才能使自己适应并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否则,他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于各种关系的知觉。”(引自:《恢复蒙特棱利》,第31页)
这段话是说:儿童会将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当成一个彼此相关的整体,就像在母亲的子宫中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感觉中,儿童才有安全感,并有秩序地开始对环境中的某一个物体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物体的深入感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经验。
人只有力量是不行的,只有物质的部分、有形的部分是不行的。儿童在成长中,对于环境的吸收,形成了大脑中无形的部分,非物质的部分,也就是精神的部分。
上帝给人吸收的力量,又给了敏感期。敏感期又是什么呢?是儿童对世界的爱。有了这个爱,儿童就能够恰当地选择,而他的选择,是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也就是由我们前面说过的,是由“密码”决定的。
程序的第一步,也就是敏感期的第一个,是秩序敏感期。
当然,儿童是不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秩序的,在蒙特棱利之前,所有的成人也不知道人出生后会有这样一个秩序的。这个秩序是怎么一回事呢?
婴儿出生以后,他观察环境,观察家里物品的颜色,物品的形状,物品摆放的位置,家庭成员的声音,脸面的表情和身体的表情,所有这些,都会成为“秩序”的有形形式。每一种事物都有一种特定的形式。比如人的形式,就是肩膀上面有一个椭圆的脑袋,脑袋前面有两只眼睛,眼睛下面是鼻子,鼻子下面是嘴巴,竖着的两条腿,直立着走路。
儿童把他出生时所在的环境里的物体和人的形式,固定为自己的秩序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他对秩序的需要和认识。在儿童0至一岁半,最晚到了两岁(有的甚至要到两岁半),这个秩序也就是他的生命发展所需要的形式。如果这个秩序被打乱,儿童就会生病。
蒙特棱利讲过欧洲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在这个孩子一岁半的时候,保姆因事要离开一段时间。新来的保姆也经过蒙台梭利机构培训过,懂得对待儿童的方式。但是,自从这个保姆来了之后,孩子就不吃饭,整天在哭,每当见到这个保姆的时候就跟遇见鬼一样,拼命地躲,吓得不得了。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好不容易熬到老保姆回来。
两个保姆在一起讨论,进行比较,从给孩子洗澡到给孩子吃饭再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等等,最后发现一个差别:老保姆给孩子洗澡是用右手托着脑袋左手给他洗,第二个保姆正好相反,是左手托着脑袋右手给他洗,这样就把孩子的秩序给打乱了,他便开始焦虑、开始痛苦。
如果这种痛苦持续下去,就会成为一种深层的心理伤痕,等他长大了之后,也会常常莫名其妙地焦虑和痛苦,使他不知道为什么焦虑为什么痛苦,因为这种焦虑和痛苦已经成为他的潜意识了。
举一个潜意识的例子:我儿子一吃苹果就会害怕,害怕咬到虫子,后来发展到讨厌吃苹果,但他意识到的,只是不喜欢吃苹果。有次我突然想起来,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他吃苹果时吃到一只虫子,从那以后,每当吃苹果的时候他就害怕,渐渐地,这种“害怕”成了他的潜意识。而自从讲明这个原因之后,他就再也不怕吃苹果了。
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关恐惧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个孤儿,很多人都在批评这位心理学家不人道,因为他把一个孩子用来做试验了。
他给这个孩子一只小白鼠。孩子很喜欢这只白鼠,每次见了都特别高兴,跑去跟白鼠玩,特别友爱。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次,心理学家开始了他的试验,就是在孩子跑过去和白鼠玩的时候,敲响一个能发出非常刺耳响声的东西,每当孩子跑过去刚要抓住白鼠的时候他就敲一下。孩子一听到响声就会受到惊吓,要么跌倒在地要么放声大哭。对孩子而言,他当然不能分辨这种可怕的声音是从老鼠嘴里发出来的还是另外地方传过来的。他不知道这种声音和老鼠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他把可怕的声音与老鼠联系在了一起,以后一见老鼠就吓得惊慌失措。心理学家跟踪这个孩子直到二十多岁,发现他仍然在害怕毛茸茸的东西。所有这种长着短毛的毛绒绒的东西他都害怕,见了就会脸色苍白,恐惧得要命。
这种恐惧,来自他的童年而形成的无意识……
我在宁夏办儿童之家的时候,有个名叫颖颖的女孩,被他的妈妈当作白痴,这位妈妈亲口对我讲,她想弄死颖颖然后自己死。那是个特要强女人,她一直在说:“我为什么会养出这种孩子?”我们全体老师在颖颖身上下了很大功夫,颖颖终于变得阳光灿烂了,那时她已经快到4岁了。4岁开始过第一个敏感期,这样,她就像个活标本一样,很快将所有的敏感期都过了一遍。
在儿童小的时候,他的敏感期我们不太能够看得出来。我们会认为儿童就是这样的。但是,当儿童过了这个敏感期再到那个敏感期时,我们就会觉得,哇,原来真是这样。
记得有一天,颖颖被妈妈送来后一直在哭,我穿着拖地的大长裙坐在桌子跟前给他用纸卷小纸娃娃,我先卷一个纸桶,粘起来做成个小帽,再画上眼睛鼻子。每做好一个就放在桌子边上,颖颖就站在那里看着我做,渐渐忘了哭了。但她仍在伤心,我只要一停下来,她就哇地开始哭。
这时,我发现裙子太长,拖在地上,就把裙子下摆拉起来放到腿上。正在哭着的颖颖一见,停下哭,小手拉起我的裙摆,照原样放好。放好之后她说:再做。让我再做纸人。
我心里奇怪——这个4岁的孩子难道对秩序还这样敏感?有点不信,我把裙摆再次拉起来放在腿上,颖颖见了,立刻不看我手里的纸人,而是盯着裙子,一声也不吭地,象个老奶奶似地重又把裙摆放到原处,再回过脸来说:再做。
再后来,我发现颖颖的秩序敏感期到了什么程度?蒙式教具里面有几十块几何板,每块几何板配有实心、细线条、粗线条三种卡片,这些卡片加起来共有100多张。
有一天,一个孩子把这些卡片全都洒在地上,颖颖走过来,一声不吭,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一张一张开始捡。我说颖颖,老师帮你捡吧?颖颖说请离开。
儿童的工作与成人完全不同。成人是追求的是工作的结果,儿童注重的是工作的过程。成人总是追求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高的效率,而儿童的工作是不计时间、不讲效率的,他们是通过工作发展自己,所以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所以,颖颖不需要我的帮助,自己埋头在那里捡。看得我直发愁——天哪,这么多卡片,什么时候才能捡完?颖颖小身子窝在那里,一张一张地捡,不累坏了吗?捡了一回儿,我看见她叹了口气,脑袋活动了一下,掉过脸,看着别人在玩,之后,吧唧了一下嘴,重又开始捡了,前后捡了差不多快有一个小时,才把卡片全部捡完,舒了一口气,满足地走了。
人为什么需要秩序呢?这会使得儿童按照一个秩序有节奏的、平稳的向前发展。她选择了这个,别的对她就不存在了。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照着了什么地方就只看到什么地方。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了这么多东西,花花绿绿,都是他没见过的,如果没有秩序,他就无法从一个物体开始探索。为了让他专一地,一个事物一个事物地探索这个世界,所以,大自然给他创造的第一个敏感期就是秩序。这就使他看到了录音机,他的世界里就只有这个录音机了,其它事物对他而言是不存在的。一直到把录音机的特质全部了解完了,他才选择下一个。
在他喜欢录音机的时候,别的东西不会吸引他。如果没有秩序,儿童会对着这个丰富的世界一下子扑上去:抓住这个,一看,哇,还有那一个;抓住那个,一看,哇,还有另个……孩子就会什么工作做不了,身心整个紊乱了。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就是这个样子。有的两岁三岁的孩子已经是这个样子的了。这种孩子无法固定在任何一个工作上,无法持续地完成任何工作,也无法归位。他们到一个地方,只要看到有好玩的东西,想也不想,也不观察,冲过去就抓,抓着看也没看清楚,就毫无理由的扔掉,再去抓下一个。
蒙台梭利把孩子分成两部分,用电影记录下来。一部分显得特别活跃,一部分浑浑噩噩。前者一到教室,面对那些教具时就异常兴奋,扑上去,玩了这个再玩那个。后者进来时脸上没有表情,看不出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拿到一个教具就会呆看半天,之后才去捣腾,一捣腾就是很长时间。
要是家长看了,一般会认为前者是优秀的,后者是不优秀的。
但事实恰恰相反——前者是一群秩序感被破坏掉的、内心紊乱的孩子,后者则是正常的孩子。
孩子出生后,如果不断变更他的环境,如果家里人声噪杂,如果成人不断干涉他的工作,他就很难有良好的秩序感,就会出现前者的情况。
有些家庭,老在搬家,每次搬家都会买些新的家具,按不同的方式摆放,这类家庭里孩子也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我经常接到各地家长的求助,比如说孩子老是安静不下来,狂燥,甚至晚上不睡觉,等等,这其中有很多就是秩序感被破坏的缘故。
有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伴你高飞》,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一棵被伐倒的大树下捡到一窝野鸭蛋。女孩偷偷将这些蛋放到他爸爸工作室一张桌子的抽屉里,用一个灯泡给这些蛋加温。不久,小鸭子出来了,出壳时,小女孩守在旁边等待着。当所有的小鸭子都出壳后,小女孩就将它们放在草地上,自己躺在旁边睡着了。后来,这群小鸭子就把小女孩当成了鸭妈妈,小女孩走到哪里,小鸭子就跟到哪里。它们极有纪律地一个跟着一个,从来不会掉队。这就是小鸭子的敏感性——只有认准妈妈并紧跟着妈妈,它们才能活下来,这种敏感性也不是别人教给它们的。
人类的幼儿也有这样的特征,我们叫做儿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成长阶段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特征的事物。在敏感期内,儿童会没有理由地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这项行为,直到突然爆发出某种新的动机为止。儿童在这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内在活力与快乐,是根源于儿童与外在世界接触的强烈要求。正像刚孵化的虫子执着地追求光亮,小鸭子执着地跟随它们第一眼看到的那个动物,儿童对环境的喜爱迫使他们对环境接触。这种喜爱不是思考的结果,也不是教育的结果,更不是情绪的结果,而是由一种先天的内在机制所决定的。
敏感期的内在本质使儿童对这个世界无限地热爱,只有这种爱才能使儿童忘我地投入到对身边物体的研究和探索中去。
如果儿童在敏感期内他的兴趣受到妨碍,就会丧失以自然的方式适应环境的机会,儿童也就因此丧失属于个体的敏感性与动机,这会导致儿童精神发展和完成方面的障碍。因此,成人决不可以让儿童靠碰运气来得到某项敏感期的发展,而是要全面地帮助儿童得到所有敏感期的良好发展。
秩序敏感期
我们无法知道出生前的儿童在子宫中是否具有对秩序的需要,想必是应该有的吧。在子宫中没有丰富的物体和更多的空间,胎儿无法将对秩序的需求与秩序的形式配对。但婴儿出生之后,他周围就有了一个相对于子宫来说极为广大的空间,那里有极其丰富的物质。无论如何,这些物质都在时空中具有特定的位置和形状。环境中的人也是固定的,他们的面孔和身体语言、语音都是特定的。儿童出生在由固定声音和固定物体组合构成的环境中,就会将自己内在的对秩序的需求与这一切合二为一,将外在的秩序转化为内在的秩序模式,固定在儿童的心目中,成为他对秩序的要求。当秩序被打乱和破坏之后,儿童就会极其痛苦。
有一对夫妇常年带着他们一岁多的宝宝旅游,有一次走到一座城市,住的旅馆没有婴儿床,他们就将宝宝放到大床上与他们一起睡。可是之后宝宝就开始大哭不止,甚至不吃饭。他们找来好多名医,都无法使孩子的“病”好转。后来,这个孩子竟然出现抽搐状态,全身乏弱无力。他们请了医生,而与医生同来的还有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蒙特棱利。蒙特棱利看了看孩子,问了问情况,便将两个成人的枕头摆成一个小床的样子,在两个枕头中间留出一个空隙,上面盖上床单。孩子还在继续哭,哭着哭着开始在床上滚,后来滚到两个枕头中间,马上停止了哭泣,安静地睡着了。这是一周以来睡得最好的一觉,安祥地睡了很久。至此,孩子的病也奇迹般好了。
国外的旅馆一般都备有婴儿床,在这对夫妇旅游的过程中,孩子一直睡在带栏杆的童床里,这次突然睡到成人的大床上,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感,孩子就会感到焦虑和痛苦。
一位妈妈每天下午四点钟,都会躺在自家后花园的一张躺椅上给她的小女儿讲故事。有一天她生病了,还没讲几句就感到很不舒服,和女儿说完对不起后,便回家里躺在床上。这时,女儿伤心地大哭起来,在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是看到妈妈生病而着急地大哭,纷纷感慨才这么大的孩子就知道因为妈妈生病而着急。于是不断地有成人来安慰她,告诉她妈妈的病会好的。孩子却像没听见一样仍然大哭。后来孩子拿着书喊,躺在床上的妈妈以为孩子要让她读书,忍着病痛从床上爬起来给孩子读书。但孩子仍然在哭。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孩子不断地喊“椅子!椅子!”直到家中有一个成员醒悟过来,将妈妈经常坐的那张躺椅的垫子拿来,放在妈妈身边,女孩才止住了哭泣,并微笑起来。
每天下午四点钟妈妈会坐在这把椅垫上,这已成为秩序固定在孩子心中。当这个秩序被打破时,孩子就会感到痛苦。当妈妈又和那把椅子的一部分合在一起时,秩序就恢复了,孩子的痛苦感也消失了。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妈妈穿了某件衣服,孩子开始大哭,不知所措的成人会用各种方式来哄孩子,孩子哭着说:“不是……不是……”,这就是秩序感的需求。有时家里的某一样东西被挪动了,孩子也会大哭;每天从姥姥家到自己家要走哪条路,如果走的不对,即便快走到家了,都得哭着要求重走;不许妈妈穿爸爸的衣服,不许别人穿妈妈的拖鞋……这些都属于秩序敏感期现象。
秩序敏感期是儿童出现的第一个敏感期。它在儿童出生后就开始了(三到四个月才能显示出来),有的一直持续到两岁半左右。专家们认为,儿童喜爱秩序和事物的一贯性与成人喜欢把各种东西归类定位所造成的那种温馨和整洁的乐趣不同。儿童喜欢秩序是由于急切需要一个精确地有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将自己和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才能形成内在的概念,以更深入地了解环境,并决定自己在环境中的行为。透过对秩序的特别敏感性,儿童辨别了各个物件之间的关系。
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发现,儿童具有“一种内在的感觉:他所感觉的并非物件之间的区别,而是将四周环境当成一个包含许多彼此相关部分而形成的整体。唯有在这个整体的环境中,儿童才能使自己适应并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否则,他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于各种关系的知觉。”(引自:《恢复蒙特棱利》,第31页)
这段话是说:儿童会将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当成一个彼此相关的整体,就像在母亲的子宫中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感觉中,儿童才有安全感,并有秩序地开始对环境中的某一个物体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物体的深入感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经验。
人只有力量是不行的,只有物质的部分、有形的部分是不行的。儿童在成长中,对于环境的吸收,形成了大脑中无形的部分,非物质的部分,也就是精神的部分。
上帝给人吸收的力量,又给了敏感期。敏感期又是什么呢?是儿童对世界的爱。有了这个爱,儿童就能够恰当地选择,而他的选择,是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也就是由我们前面说过的,是由“密码”决定的。
程序的第一步,也就是敏感期的第一个,是秩序敏感期。
当然,儿童是不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秩序的,在蒙特棱利之前,所有的成人也不知道人出生后会有这样一个秩序的。这个秩序是怎么一回事呢?
婴儿出生以后,他观察环境,观察家里物品的颜色,物品的形状,物品摆放的位置,家庭成员的声音,脸面的表情和身体的表情,所有这些,都会成为“秩序”的有形形式。每一种事物都有一种特定的形式。比如人的形式,就是肩膀上面有一个椭圆的脑袋,脑袋前面有两只眼睛,眼睛下面是鼻子,鼻子下面是嘴巴,竖着的两条腿,直立着走路。
儿童把他出生时所在的环境里的物体和人的形式,固定为自己的秩序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他对秩序的需要和认识。在儿童0至一岁半,最晚到了两岁(有的甚至要到两岁半),这个秩序也就是他的生命发展所需要的形式。如果这个秩序被打乱,儿童就会生病。
蒙特棱利讲过欧洲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在这个孩子一岁半的时候,保姆因事要离开一段时间。新来的保姆也经过蒙台梭利机构培训过,懂得对待儿童的方式。但是,自从这个保姆来了之后,孩子就不吃饭,整天在哭,每当见到这个保姆的时候就跟遇见鬼一样,拼命地躲,吓得不得了。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好不容易熬到老保姆回来。
两个保姆在一起讨论,进行比较,从给孩子洗澡到给孩子吃饭再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等等,最后发现一个差别:老保姆给孩子洗澡是用右手托着脑袋左手给他洗,第二个保姆正好相反,是左手托着脑袋右手给他洗,这样就把孩子的秩序给打乱了,他便开始焦虑、开始痛苦。
如果这种痛苦持续下去,就会成为一种深层的心理伤痕,等他长大了之后,也会常常莫名其妙地焦虑和痛苦,使他不知道为什么焦虑为什么痛苦,因为这种焦虑和痛苦已经成为他的潜意识了。
举一个潜意识的例子:我儿子一吃苹果就会害怕,害怕咬到虫子,后来发展到讨厌吃苹果,但他意识到的,只是不喜欢吃苹果。有次我突然想起来,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他吃苹果时吃到一只虫子,从那以后,每当吃苹果的时候他就害怕,渐渐地,这种“害怕”成了他的潜意识。而自从讲明这个原因之后,他就再也不怕吃苹果了。
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关恐惧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个孤儿,很多人都在批评这位心理学家不人道,因为他把一个孩子用来做试验了。
他给这个孩子一只小白鼠。孩子很喜欢这只白鼠,每次见了都特别高兴,跑去跟白鼠玩,特别友爱。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次,心理学家开始了他的试验,就是在孩子跑过去和白鼠玩的时候,敲响一个能发出非常刺耳响声的东西,每当孩子跑过去刚要抓住白鼠的时候他就敲一下。孩子一听到响声就会受到惊吓,要么跌倒在地要么放声大哭。对孩子而言,他当然不能分辨这种可怕的声音是从老鼠嘴里发出来的还是另外地方传过来的。他不知道这种声音和老鼠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他把可怕的声音与老鼠联系在了一起,以后一见老鼠就吓得惊慌失措。心理学家跟踪这个孩子直到二十多岁,发现他仍然在害怕毛茸茸的东西。所有这种长着短毛的毛绒绒的东西他都害怕,见了就会脸色苍白,恐惧得要命。
这种恐惧,来自他的童年而形成的无意识……
我在宁夏办儿童之家的时候,有个名叫颖颖的女孩,被他的妈妈当作白痴,这位妈妈亲口对我讲,她想弄死颖颖然后自己死。那是个特要强女人,她一直在说:“我为什么会养出这种孩子?”我们全体老师在颖颖身上下了很大功夫,颖颖终于变得阳光灿烂了,那时她已经快到4岁了。4岁开始过第一个敏感期,这样,她就像个活标本一样,很快将所有的敏感期都过了一遍。
在儿童小的时候,他的敏感期我们不太能够看得出来。我们会认为儿童就是这样的。但是,当儿童过了这个敏感期再到那个敏感期时,我们就会觉得,哇,原来真是这样。
记得有一天,颖颖被妈妈送来后一直在哭,我穿着拖地的大长裙坐在桌子跟前给他用纸卷小纸娃娃,我先卷一个纸桶,粘起来做成个小帽,再画上眼睛鼻子。每做好一个就放在桌子边上,颖颖就站在那里看着我做,渐渐忘了哭了。但她仍在伤心,我只要一停下来,她就哇地开始哭。
这时,我发现裙子太长,拖在地上,就把裙子下摆拉起来放到腿上。正在哭着的颖颖一见,停下哭,小手拉起我的裙摆,照原样放好。放好之后她说:再做。让我再做纸人。
我心里奇怪——这个4岁的孩子难道对秩序还这样敏感?有点不信,我把裙摆再次拉起来放在腿上,颖颖见了,立刻不看我手里的纸人,而是盯着裙子,一声也不吭地,象个老奶奶似地重又把裙摆放到原处,再回过脸来说:再做。
再后来,我发现颖颖的秩序敏感期到了什么程度?蒙式教具里面有几十块几何板,每块几何板配有实心、细线条、粗线条三种卡片,这些卡片加起来共有100多张。
有一天,一个孩子把这些卡片全都洒在地上,颖颖走过来,一声不吭,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一张一张开始捡。我说颖颖,老师帮你捡吧?颖颖说请离开。
儿童的工作与成人完全不同。成人是追求的是工作的结果,儿童注重的是工作的过程。成人总是追求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高的效率,而儿童的工作是不计时间、不讲效率的,他们是通过工作发展自己,所以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所以,颖颖不需要我的帮助,自己埋头在那里捡。看得我直发愁——天哪,这么多卡片,什么时候才能捡完?颖颖小身子窝在那里,一张一张地捡,不累坏了吗?捡了一回儿,我看见她叹了口气,脑袋活动了一下,掉过脸,看着别人在玩,之后,吧唧了一下嘴,重又开始捡了,前后捡了差不多快有一个小时,才把卡片全部捡完,舒了一口气,满足地走了。
人为什么需要秩序呢?这会使得儿童按照一个秩序有节奏的、平稳的向前发展。她选择了这个,别的对她就不存在了。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照着了什么地方就只看到什么地方。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了这么多东西,花花绿绿,都是他没见过的,如果没有秩序,他就无法从一个物体开始探索。为了让他专一地,一个事物一个事物地探索这个世界,所以,大自然给他创造的第一个敏感期就是秩序。这就使他看到了录音机,他的世界里就只有这个录音机了,其它事物对他而言是不存在的。一直到把录音机的特质全部了解完了,他才选择下一个。
在他喜欢录音机的时候,别的东西不会吸引他。如果没有秩序,儿童会对着这个丰富的世界一下子扑上去:抓住这个,一看,哇,还有那一个;抓住那个,一看,哇,还有另个……孩子就会什么工作做不了,身心整个紊乱了。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就是这个样子。有的两岁三岁的孩子已经是这个样子的了。这种孩子无法固定在任何一个工作上,无法持续地完成任何工作,也无法归位。他们到一个地方,只要看到有好玩的东西,想也不想,也不观察,冲过去就抓,抓着看也没看清楚,就毫无理由的扔掉,再去抓下一个。
蒙台梭利把孩子分成两部分,用电影记录下来。一部分显得特别活跃,一部分浑浑噩噩。前者一到教室,面对那些教具时就异常兴奋,扑上去,玩了这个再玩那个。后者进来时脸上没有表情,看不出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拿到一个教具就会呆看半天,之后才去捣腾,一捣腾就是很长时间。
要是家长看了,一般会认为前者是优秀的,后者是不优秀的。
但事实恰恰相反——前者是一群秩序感被破坏掉的、内心紊乱的孩子,后者则是正常的孩子。
孩子出生后,如果不断变更他的环境,如果家里人声噪杂,如果成人不断干涉他的工作,他就很难有良好的秩序感,就会出现前者的情况。
有些家庭,老在搬家,每次搬家都会买些新的家具,按不同的方式摆放,这类家庭里孩子也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我经常接到各地家长的求助,比如说孩子老是安静不下来,狂燥,甚至晚上不睡觉,等等,这其中有很多就是秩序感被破坏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