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正常的小小的对孩子的要求,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一个灾难。
姥姥要求在别人吃东西的时候,妈妈不能看。这个要求二姨时刻监督着,经常恐吓说:“如果你看,我就回家告诉妈。”这是一个简单的要求,很多家长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这个要求引出的问题,差点让妈妈两次自杀。
朵朵妈妈听豆豆妈妈说过,豆豆姥姥夸豆豆妈妈和豆豆阿姨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别人吃饭的时候她们看都不看一眼。看来这个要求是普通的,朵朵妈妈就没有豆豆妈妈那么乖,从记事起就记得这个要求:“不能看,如果你看,我就回家告诉妈!”这是二姨经常说的话,妈妈看了育儿书籍以后知道这是最要不得的对孩子的“恐吓”,然而这些话绝对不能让二姨知道,否则她更会伤心,因为她一直全心全意的把朵朵妈妈带大的。
朵朵妈妈从懂事就被这样要求着,妈妈好像从来没有看过别人吃的是什么,刚想看,这句话就响起来,让妈妈紧张,因为这意味着:你看就说明你馋,意味着回家就会挨训,特别是受到奚落,而挨训和奚落让妈妈更难受,最要命的是这个馋字是妈妈不能承受的,这听起来好像不可理解,但事实是在朵朵妈妈家里,这个馋字被渲染得很恐怖,一个嘴馋的人不是好人,是不会有出息的,是很没有脸面的。
尽管朵朵妈妈被要求着,朵朵妈妈想看别人吃东西的时候,就会紧张,越紧张就越想看(这点在心理学中有解释。),而每次看了好像也看不见什么,因为紧张,脸红心跳加快,特别是知道别人看见自己“看了”,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像是3、4岁的时候,因为记得事情发生的那时,拉巴巴还可以叫大人来给擦屁股。一天,家里来了一个远房亲戚,三十多岁吧,但要管朵朵妈妈叫姑姑,他带了点心,和姥爷一起喝酒好像要说点什么事情。他来的时候,朵朵妈妈正在拉巴巴,朵朵姥姥要忙活给姥爷他们弄下酒菜,所以要朵朵妈妈自己擦屁股,但是朵朵妈妈可能因为家里来人就要引人注意,非要姥姥给擦,于是姥姥就训斥了妈妈,朵朵妈妈号啕大哭,哭得姥爷他们喝酒受到了干扰。客人就出来说:“小姑姑,你要吃饼干吗?来吃饼干吧。”姥姥和二姨们就在一旁“臊”朵朵妈妈:“看!你还哭吧?你是馋饼干了吧?!你看你臊不臊得慌!?”
这里要补充一下背景可能你们才能理解。妈妈3、4岁的时候,好像每家都没有什么零食,饼干是常见的最好的零食了。而在朵朵妈妈家乡,那时家里的父亲有着绝对的权威,来了客人,父亲陪着,而妇女和小孩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好吃的都是给客人和父亲吃的。
朵朵妈妈能记得3、4岁时的事情,可见这件事情对她的伤害有多深,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本没有想去吃饼干而被误解为是一个“嘴馋”的人了,另一方面遭到的奚落甚或有一种“羞辱”让她无法承受罢(现在还想是一种羞辱,可见对嘴馋一词确实很恐惧)。朵朵妈妈至今不愿想那个客人,对他也没有什么好感,这是一种迁怒了。
高一那年的元旦,学校组织班级包饺子聚餐。当时的班主任从家里拿来一个火锅(和南方的说的‘火锅’不一样,现在想想,可能相当于一个加热的容器。),装了一些菜,请了一些任课老师一起吃,其他的同学当然是没有份的,当时最初的情况朵朵妈妈记不清,不知道是因为就想看看别人吃什么,还是想到什么,抑或只是在观察,反正就盯着那个火锅看了,班主任叫着妈妈的名字,脸上挂着明显的嘲笑,说:“怎么?你馋这个吗?一起来吃点?”朵朵妈妈当时就崩溃了,哭着跑了出去,跑到宿舍痛哭起来。
朵朵妈妈家乡的人几乎都把“嘴馋”渲染得让人觉得很可耻,甚至让人无地自容,不想活。妈妈当时就不想活了,找出一张纸来,准备写遗书了,想想先写对不起父母的养育吧,然后就在想是在遗书上写恨这个老师,是这个老师毁灭了她的理想和人生还是大度的冠冕堂皇的说“虽然你羞辱了我,但我不恨你,只是希望你不要这样对待其他同学”,正在想的时候,宿舍回来了两个同学,她们问:“你吃过了吗?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妈妈一想,原来很多同学并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情,也许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无法见人了”,还可以活下去,于是就活下来,也才会有今天的朵朵。
高二的元旦,白天放假晚上聚餐,白天没事的时候,妈妈就想去买点瓜籽来吃,那时同学经常都会去买,但是不能让班主任老师知道,班主任老师的观点是“嘴那么馋,尽顾着吃了,肯定考不上大学。”朵朵妈妈那天走到校门口卖瓜籽的地方,正要买,恰巧又被那个班主任老师撞倒了,那个老师又是嘲弄的表情说着“又嘴馋了?”过去了。朵朵妈妈这次是决定要死了,怎么能忍受被同一个人羞辱呢,为什么大过年的总碰上这种事?高二的时候,朵朵妈妈有一个好朋友,现在依然还联系的好朋友,看到妈妈表情不对,就安慰妈妈,她告诉妈妈说:“有钱才买呢,他管得着吗?”朵朵妈妈第一次听到原来对嘴馋还有这种解释,很新奇也觉得没那么见不得人,于是暗暗下决心:你不是说考不上大学吗?我就考上给你看看,我再死!这纯粹是赌气了,因为一年后妈妈考上大学后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死了。
妈妈的不幸在于遇上了一个不懂教育的老师,而在妈妈甚至要自杀的时候也不能寻求姥姥姥爷的帮助,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老师是相似的,姥姥姥爷知道后肯定会说:“你看你,我们是怎么教育你的,不让你看别人吃东西,你怎么不听!?活该挨训。”所以,现在,姥姥姥爷都不知道朵朵妈妈曾经有过这么多的复杂心里历程,有这么多的内心的伤痛。
这个心结是妈妈上大学时候解开的,妈妈宿舍有一个北京的女孩,女孩的爸爸是社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的,那个女孩几乎是靠零食活着的,她妈妈要经常寄零食给她的。朵朵妈妈想,这么有学问的父亲都允许她嘴馋,说明嘴馋也不是多么可耻吧。
一次,有人请朵朵三姨吃饭,三姨觉得自己一个人去不合适,就拉上朵朵妈妈一起去,妈妈宿舍的人也要一起去,所以就很多人一起去吃饭了。饭桌上,北京的女孩说:“啊,我最喜欢的红烧排骨!”她先动手去吃排骨,然后够不到离她最远的鱼,就让人帮忙,一下子弄了差不多半条鱼在自己的碗里,当时朵朵妈妈觉得自己带来的同学太丢脸了,因为姥姥的要求是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伸手去够很远的菜是很丢脸的事情。同学走后,朵朵妈妈对朵朵三姨说自己的同学没有礼貌,三姨不以为然,说:“挺好的呀,大大方方的在外面才吃得开。”至此,朵朵妈妈几乎把嘴馋是可耻的论调全部丢掉了。
三姨和妈妈受了姥姥一样的教育和要求,但三姨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快乐的经历。因此说,教育对不同的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三姨小时候是不乖的,但她学习非常好所以就扯平了,而朵朵妈妈是乖巧的,会看别人脸色的,会逗人开心的。看,乖巧的人差点失去宝贵的生命,教育不当引导不当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对乖巧听话的孩子来说。朵朵妈妈现在是否要庆幸一下朵朵的不听话呢。
以后,妈妈就可以很自然的同学一起吃饭,互相看看别人吃的是什么,然后互通有无一下。
姥姥姥爷现在给朵朵吃东西的时候,也会喊小馋猫,但意义已经完全不同,到朵朵大表姐那时就已经不同了,因为零食不再是稀罕的东西,只是喊喊馋猫好玩罢了。朵朵也不在意别人喊什么,要巧克力,要草莓,要菠萝,要杨桃,想到什么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