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了一节如你所愿,非汝所想,静待花开的一节微课。
有些观点和自己的相同,只是我个人没有这个理论基础,现在找到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如3-6岁过多过早的开发第二语言,是会影响孩子自身思维的发展。
在这次微课中,始终贯穿着一个词就是运动能力,被称为本体感觉。在幼年时期的运动能力直接关系到后期感统能力。
好在按照章凡的讲法,我们老大是属于感统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我想着一部分得益于她小时候在农村老家长大,整天在院子里摸爬滚打的结果吧。
课程中还讲到,触觉是发展思维的基本,所以在1-2岁好奇心最重的年纪,不能怕这怕那而不让孩子乱动乱碰。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家的老二,
她生性胆小,摸东西之前总是试探性的进行,遇到毛茸茸的东西,还有点不敢,
这样的孩子,生性敏感(见了生人就哭)。而父母带孩子总是不让这样,不让那样,这个太脏,那个太危险。
长此以往,她会形成较低的自我认知,进而可能自卑。
因此,听了这个课后,我想我应该思考下如何规避今后问题的发生。
首先,说服老人,虽然这有难度,因为她姥爷是个极其固执的人。
其次,提高老二的运动能力,也即提高她的本体感觉,为今后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打下基础。
从这点上说,我现在似乎有点同意我父母想今年5月份带孩子回老家住几个月的想法了。
在农村,家里比较宽敞,孩子可以上蹿下跳。到了8月份放暑假,我可以回去把她接过来。
另一方面,多带她换换环境,在农村人来人往,也希望她没那么敏感!
呵呵,写这篇短文,其实心里有两点感想:
从老大非常好带的经验中,我一直自认为调教娃娃还可以,
没想到,十娃九子,性格还这是有天然的差别啊。
到目前为止,俩娃的区别从睡觉、吃饭口味、性格方面都有体现了!
第二点,有时候想想,如果这个社会还真是拼妈啊!拼家境、拼耐心、还得拼学习能力!
好吧,吼吼,2017,让我继续做个学习型而非鸡血型妈妈
和孩子一起努力,
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