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太难(下)

20/06/10 10:13:20 标签:(2796)

一加一太难(下) 

2796 

2020.1.1 星期三 

时间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我们国家的福建省,有个名叫陈景润的高中学生,不仅有数学方面的天分,而且还特别勤奋。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这道数论中的著名难题。而且还加油添醋地渲染说,如果把数学比作自然科学的皇后,数论就是数学的皇冠,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的反应五花八门。有的吃惊,有的不屑,有的嘲讽,有的搞怪,只有陈景润却陷入了深思,也许这在冥冥之中,成了他为此追求一生的梦想。大学毕业后,陈景润的数学论文,获得了大数学家华罗庚的赏识,并把他调进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走上了摘夺皇冠明珠的崎岖之路。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爷爷的故事说到这里,我才只知道人物和情节,这与“1+1”又有什么关系呢?针对我的疑惑,他开始从我学过的知识切入。他说,二年级的同学已经知道奇数、偶数,但没有学过“素数”与“合数”,即分别是只能被1和自己本身整除的数和除了能被1和自己,还能被其它数整除的,前者比如13571113,后者当然就是4691012等等。当年哥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说,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比如6就是两个3之和;24就是1113之和,而且有人对6以上的偶数一一计算,一直算到上亿甚至几亿,都是同样的结果。由此可以想象,对于更大的偶数,也不会出现意外,只是必须得到数学证明,才能成为定理。可是最初的两个世纪过去了,没人能够证明,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得出结论,即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于是,科学家们从(9+9)开始,用逐渐缩小包围圈的方法,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从而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不久
后,“7+7”、“6+6”、“4+4”、“3+3”相继被证明。我们国家的数学家王元也在随后的1958年,证明了“2+3”。但是,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越接近顶峰越发困难,在陈景润1966年证明“1+2”以后,那颗明珠看似唾手可得,可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仍然无法企及……


“1+1”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

听完爷爷的故事,虽说对那个数学世界形同雾里看花,但也体验到了科学道路的艰难。爷爷呢,似乎有了应对我的“利器”,只要问他“一加一难不难”,他就会理直气壮地回答说:“难,难,难,那是相当的难,要不全世界的科学家怎么都算不出来呢?”刚开始我还有点无言以对,但很快就变成据理力争:“我的题目是计算,不是要您证明。”爷爷则从得意洋洋变成哑口无言,满脸“沮丧”地耸耸肩,其实对我的这种“狡辩”,心里乐呵着呢。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