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的9个恶习
家长有时候会因为常识欠缺或工作忙碌而忽视孩子的一些特别行为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殊不知,小小的疏忽也常常会给宝宝智力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以下九个习惯最该注意,请妈妈们仔细比对自家的情况,要有耐心哦!
坏习惯1:长期饱食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如果长期饱食的话,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坏习惯2:轻视早餐
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此外,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联系。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食素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宝宝吃早餐越变越聪明
小朋友每天养成吃早餐的习惯,人会机灵聪明些,读书写字精神也会集中些。不过,很多小朋友所吃的早餐,都不是很有营养,例如肠仔煎蛋、速食面、肠粉、点心等,这种早餐不但油分高,盐分也高,小朋友吃完早餐已经用完一天两克的食盐分量了。
营养师说,肠仔、火腿、芝士、牛肉等薄饼料,大都含有盐分,不宜常吃。只适宜偶尔吃一小包,吃大包的话就不得了。盐分高,且含过多味精。两块芝士已经超过1天分量,只宜偶尔吃。汉堡包的汉堡牛肉加上茄汁和腌制青瓜等配料,盐分自然不少。肠仔本身含有1克盐分,加上梳打粉和发粉亦含钠质,油分颇高,小朋友绝对少吃为妙!
坏习惯3:甜食过量
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
这是因为儿童脑部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应少吃甜食
您知道的“甜食病”
甜食病1:营养不良
甜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饱腹感,导致他不想吃正餐。由于甜食中除了大量的糖外,几乎没有孩子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其他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等。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不是过于肥胖就是十分瘦弱。而孩子营养不良又会成为引发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甜食病2:龋齿
龋齿的发生与甜食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既能给菌斑中的细菌提供生活和活动能量,又能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这些酸如果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破坏牙齿表面的釉质,而其中的某些细菌又会使牙齿中的蛋白质溶解形成龋洞。
您不知道的“甜食病”
肥胖或者龋齿都是看得见的“甜食病”。但您是否知道,在这背后,还隐藏着其他与甜食有关的病症,虽然你看不出明显的迹象,但它们却正真真切切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
病症1:“甜食依赖”
由于孩子甜食吃得太多,让他的味觉发生改变,一般的食物,如口味比较清淡的食物就不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他必须吃那些口味浓烈的食物,如巧克力、很甜的糖果等才会有感觉。这就会导致孩子越来越离不开甜食,甜食也越吃越多,而对其他食物则缺乏兴趣。
病症2:精神烦躁
因为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来催化。如果一直吃含糖分过多的食物,机体就会加速糖的氧化,同时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使它供不应求。因为人体自身是不能合成维生素B1的,完全依靠从食物中吸收。孩子吃了过量的甜食就会影响他的食欲,造成含维生素B1的食物供应不足,最终使葡萄糖氧化不全,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这类中间产物在孩子的脑组织中蓄积,就会影响孩子中枢神经的活动,使孩子精神烦躁,出现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等症状。它不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生活学习不利,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开发。
病症3:加重钙负荷
孩子吃了过多的糖和碳水化合物,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如丙铜酸,它们会使机体呈酸中毒状态。为了维持人体酸碱平衡,体内的碱性物质钙、镁、钠就要参加中和作用,使孩子体内的钙质减少。而大量的钙被中和,会使孩子的骨骼因为脱钙而出现骨质疏松。此外,如果体内的钙不足,孩子就可能出现肌肉硬化、血管平滑肌收缩、调节血压的机制紊乱等症状。
此外,体内钙质减少,会使孩子眼球弹力减弱,容易使孩子患近视眼或者加重孩子近视的程度。
病症4:降低免疫力、影响睡眠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甜食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一个白血球的平均吞噬病菌的能力为14,吃了一个甜馒头后会变成10,吃了一块含糖的点心后,会变成5,吃了一块奶油巧克力后会变成2。可见,甜食对免疫力是有一定影响的。
此外,吃过多的甜食对睡眠也有不良的影响。研究人员曾对1000例睡眠障碍者进行调查,发现87%以上的病人爱吃甜食。
病症5:内分泌疾病
如果孩子一直过多地食用含糖量很高的甜食,就会引发许多潜在的内分泌疾病。
比如,孩子过多食用甜食,糖分摄入过多,血糖浓度提高,就会加重孩子体内代谢中胰岛的负担,从而诱发糖尿病。
坏习惯4:睡眠不足
睡眠已经成为困扰大城市儿童的第一大问题。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小时。专家表示,婴儿睡眠少和父母习惯、环境因素有关,直接影响孩子今后发育、智力和学习,睡眠不足的孩子多动、好斗、易怒,学习问题多。因此,从0岁开始就应该培养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这将使其终生受益。
睡眠不足者多动易怒根据规定,新生儿的睡眠总量应该在每天16—20小时,日间、夜间睡眠量相等。而婴儿的夜间睡眠应该为9—12小时,日间小睡,每次长度为30分钟至2小时。到9个月时,应建立起稳定的睡眠规律。
研究发现,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发育缓慢,学习问题突出,注意力、记忆力、组织能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相对较差。特别是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等症状,在情绪调节上,更容易激怒。
此外,在生长发育中,夜间睡眠缺乏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
睡眠习惯从0岁开始培养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专家余文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应该从0岁开始培养。现在很多不良睡眠习惯都是父母造成的。比如,不少年轻父母担心孩子半夜饥饿,硬是半夜把他弄醒进行喂食。入睡前抱着孩子又哄又拍,哄其入睡,甚至半夜里只要孩子一哭就抱起来。专家认为,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宝宝半夜里惊醒4—6次完全属于正常现象,应该培养他惊醒后自动重新入睡的习惯。
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
坏习惯5:少言寡语
大脑中有专司语言的叶区,经常说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
应该多说一些内容丰富、有较强哲理性或逻辑性的话。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并不一定就聪明。
开拓智力的刺激四法
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刺激孩子大脑,有助于开拓孩子的智力:
*低级刺激 让孩子观赏花草、听音乐、逛公园、学做家务,有利于开启孩子的心智。
*中等刺激看电视大奖赛、戏曲或智力比赛、浏览报刊、集体旅游、参加演唱会、演讲会及辩论会等,可培养孩子观察、欣赏、鉴别及语言表达能力。
*高度刺激 集邮、摄影、下棋、收藏、插花、剪报、饲养小动物等,可以磨炼孩子的耐心和鼓励开动脑筋。
*更高度刺激吟诗、作画、木刻、石雕、泥塑、演奏乐器、练武术、踢足球、搞小发明及航模等,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应急能力和创造精神。
坏习惯6:空气污浊
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钟消耗氧气500-600升。
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用脑时,特别需要讲究学习环境的空气卫生。
许多专家已研究证明,丰富多采的环境刺激对婴儿的智力开发有明显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同一天出生的婴儿分成两组,一组放在一间墙壁雪白、什么东西也没有的静室内;另一组放在天花板和被子上都有花纹的房间里,婴儿隔窗可以看见医生、护士在工作,还可以听到音乐,充满了良好的环境刺激。两组婴儿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分别护理几个月后,对他们进行了智力测验。结果在缺乏刺激的房间里长大的婴儿,在智力上比另一组婴儿迟钝3个月。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直接影响着婴幼儿早期的智力发展,家庭生活和社会刺激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生活中,一个婴儿,如果经常有人抱他、逗他,就会比一直躺着、大人不去理他的孩子要聪明得多。孤儿院中长大的孩子在智力发展上大大低于在正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这是由于孤儿院的生活环境单调,较少与外界接触与沟通的原因。因此,婴幼儿早期智力的开发,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造和谐、有序、丰富、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人的智力的潜能是相当大的。智商高的人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会变得知识贫乏、创造力萎缩;反之,智力平常的人也能经过努力学习而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教育和主观的努力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儿童过多地依赖父母,智商数并不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增多的独立意识,促使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于是智商也因此逐渐提高。如果是智力发育不良,尤其是轻度智力发育不良的孩子,良好的教育也会使他的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教育的目的不是去消灭智力差距,而是要促进所有儿童智力的健康发展,使他们人尽其能。
坏习惯7:蒙头睡觉
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宝宝趴着睡智力发育快
最新研究显示,一个人聪明不聪明,看看小时候的睡姿就知道了。
根据《小儿科医学》期刊报告,研究人员对350个健康宝宝进行睡姿研究,发现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较快,但是躺着睡的宝宝也能够慢慢赶上趴着睡的宝宝。但是趴着睡容易突然窒息,躺着睡则安全无虞。
那么,到底要让宝宝怎么睡,才会聪明、健康又不会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员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们躺着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再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的状态。宝宝的睡觉房间最好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线,宝宝才会睡得又香又甜。
趴睡的好处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就是腹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睡时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惊醒,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趴睡还能使宝宝抬头挺胸,锻炼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进宝宝肌肉张力的发展。趴睡还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发的呕吐及窒息,消除胀气。
哪些宝宝不适合趴睡
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感冒咳嗽时痰多、脑性麻痹的宝宝,以及某些病态腹胀的宝宝,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叠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及腹部肿块等疾病的宝宝,不适合趴睡。
哪些宝宝很适合趴睡
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异常、斜颈等的宝宝,可以尝试趴睡,以帮助缓解病情。下巴小、舌头大、呕吐情形严重的小孩,必须趴睡。另一种状况要特别注意,幼儿有痰时,常常会呕吐,一旦有呕吐,要让幼儿趴下,使食物流出,才可再躺下,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坏习惯8:不愿动脑
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
只有多动脑筋,勤于思考,人才会变聪明。 反之,不愿动脑的情况只能加速大脑的退化,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
5个高招开发婴儿智力
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有的活泼机灵,热情好动,善于学习和模仿;有的羞怯胆小,缺乏探索精神,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能较慢。产生这些差别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给宝宝进行了计划周密、方法得当的早期智力开发教育。
婴儿智力开发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妈妈摸一摸,宝宝笑一笑
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拥抱,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二、美妙的声音让宝宝更聪明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耳聪目明,口齿伶俐,尽早地训练与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觉,非常有益于孩子语言水平的发展与智力的提高。正常的婴幼儿一出生就有听觉能力,听声辩源是主要的训练方法。要坚持轻柔亲切地反复地对孩子讲话,这能在宝宝头脑中储存大量语言信息。孩子特别喜欢短小欢快、节奏鲜明的儿歌,可以多念给他听。但要注意,听觉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三、饱览大千世界 宝宝见多识广
初生的婴幼儿视力较弱,只能近距离看物,随着月龄增加,三个月时能看清五六米外的东西,六个月即可远距离视物。所以视觉训练应该循序渐进,孩子对鲜明的颜色较为敏感(尤其是红色),缤纷鲜艳的色彩,丰富多变的物品最能激发宝宝的兴趣。
四、运动宝宝身体好
运动不仅让孩子变得健康结实,更有助于孩子多种感觉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孩子聪颖活泼。但做运动时要结合孩子的本身体质,运动量、力度、难度要适中,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
五、宝宝爱模仿 进步可不小
婴幼儿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求知欲极强,如海绵吸水般“贪婪” 地探求着。父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宝宝认识周围事物。要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与兴趣,更要耐心教导,不厌其烦,决不能生硬急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身教”,以和蔼的态度,体贴地照料,耐心的重复和不断的鼓励为孩子营造温暖的氛围,培养愉悦的心境,这样,孩子会形成健康的心态,热情自信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品质,让孩子收益终生。
坏习惯9:带病用脑
在身体不适或患疾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损害。
怎样知道宝宝生病?
健康的宝宝有时难免会有病痛,而年幼的宝宝往往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怎样才能及时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呢?儿保专家表示,可以通过以下五大征兆了解宝宝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多汗
生理性的小儿多汗常见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厚等,还有的在吃饭或吃奶时全身出汗或额头冒汗,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且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也比成人多。
而病理性出汗往往出现在小儿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如:平卧或睡眠时,也可能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病理性多汗除多汗外,往往还伴有其他的疾病症状,如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身体虚弱的小儿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但深睡后汗逐渐消退,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多见于此类多汗;而空腹多汗应该警惕低血糖。
专家提示:给孩子勤洗澡、勤换内衣和被褥,以保证皮肤的清洁,尤其是腹股沟、腋窝等皮肤褶皱处要多清洗。母亲在哺乳的同时应适当多喂水,年龄稍大的孩子应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房间温度要适宜,防止过冷或过热。
2、食欲变化
健康的儿童能按时进食,食量也较稳定。如果发现食欲减少、食欲突增或者拒食的话,往往是宝宝患病的前兆。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结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缺锌、维生素A或D中毒也都可能引起食欲低下。
生病宝宝的食欲改变并不仅仅体现在食欲不佳上,有些疾病还会使食欲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儿童糖尿病,多饮多食,吃不饱,即使吃得多,体重也还是不升反降。
专家提示:对于由进食习惯不好而引起的食欲不佳,家长千万不要对之用哄骗、打骂的方式来强迫孩子进食。
3、睡眠不佳
生病的宝宝通常夜间睡眠状况都不好,如: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稳等。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和神经痛等都会使宝宝夜间睡眠不好,瘙痒、肠胃系统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会使宝宝从夜间睡眠中惊醒。
睡前烦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后颜面发红、呼吸急促可能是发热;患佝偻病的宝宝也常会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后大汗淋漓,平时容易激怒;而睡觉前后不断咀嚼、磨牙,则可能是睡前过于兴奋或有蛔虫感染。
专家提示:检查被子和尿布等情况,如果没有异常情况的话,则可能是疹子、发热或咳嗽。
4、情绪反常
从情绪变化也能看出宝宝是否可能生病,健康宝宝在他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饱满、两眼有神、不哭不闹,而且容易适应环境,但生病的孩子情绪往往异常。
宝宝发热常会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口唇干燥;而目光呆滞、两眼直视、两手握拳常是惊厥预兆;哭声无力或一声不哭往往提示病情严重。除以上明显征兆外,宝宝还可能表现出萎靡不振、烦躁不安或爱发脾气。父母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就诊。
专家提示:对于宝宝因疾病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父母一定不要对他呵斥,一方面要予以理解,另一方面更要爱护他。因为疾病和情绪可以相互影响,宝宝疾病会使他情绪发生变化,而不良情绪又会加重病情。
5、排便异常
排便异常也是宝宝生病的征兆,便秘腹泻都预示着宝宝身体不适。95%的便秘属于功能性原因,这并非身体本身异常,通常给宝宝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纤维食品就可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应该鼓励孩子多活动,增强参与排便肌肉的肌力,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但如果是新生儿出现便秘,最好还是要找一下儿科医生,以排除身体本身的异常。
病理性腹泻可从大便的性质来分析腹泻原因,如小肠发炎的粪便往往呈水样或蛋花汤,而病毒性肠炎的粪便多为白色米汤样或蛋黄色稀水样。
专家提示:腹泻宝宝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肠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喂养的孩子要少吃油腻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泻。同时,每次便后要用温水清洗宝宝臀部,并用毛巾擦干,涂些爽身粉。
=========
相关博文:
发掘孩子的20种“睿智表现” 每天朗读15分钟可能改变宝宝一生
--------------
相关专集:
================
更多相关在:家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