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的逆反期(转载)

12/06/05 15:56:55 标签:育儿转载

 在实施爱的教育过程中,针对1 至2 岁的孩子,还有一点一定要注意。

 1 至2 岁的孩子还无法正确理解父母的语言并遵照指示驾驭自己的行为。即使父母明确命令“别做了”,孩子也不会立刻遵照这个指令来执行。

这就会导致有些母亲认为,孩子明明知道父母不让那样做却偏偏要那样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坏孩子。其实,这是育儿过程中的一个盲区。

 在这里, 我想讲一下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A.R.Luria)的实验,希望能对大家理解这一观点有帮助。

 鲁利亚在对1 至2 岁的孩子进行调查时发现:当对他们说“按一下这个按钮”时,孩子们会持续按按钮。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孩子一旦开始某个动作,就很难被制止。

 鲁利亚称,要想让孩子停止这个动作,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做其他动作。当我们想让孩子停下来时,与其直接说“这不好,快停下来”,不如让孩子做一件好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们要切记。

 有很多母亲因为不了解1 至2 岁的孩子的这一习性,而整日抱怨孩子虽然已经1 岁了,可是仍旧有逆反心理。这些母亲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这一心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逆反期,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这也是孩子从被动接受方向自我扩充方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

另外,还有一些母亲非常高兴地说:“我的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非常强,大人说的话全都懂,所以几乎都没有经历过逆反。”事实上,这是比较危险的状态。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 吉尔特勒对经历逆反期和没经历逆反期的孩子,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追踪调查,详细调查了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其调查显示:经历逆反期的孩子大多成长为拥有很高自主性人格的人,而没经历逆反期的孩子则大都成长为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并且人格有欠缺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没经历逆反期的孩子通常缺乏形成自我主张的体力和精力,这有可能是父母对其的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当然,并非经历逆反期就是好事。

如果孩子提出什么主张都全部接受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变得任性自由,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成为意志力薄弱的人,所以父母一定要坚持基本原则,让孩子明白有些事不可以做。

孩子将来是否会步入歧途主要取决于1 至2 岁时父母的对待方式。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无法从母亲身上得到充分的爱,就会产生身心缺陷,从而成长为无法理解爱的人。正是因为没有得到母亲充分的爱,所以对他人也不会怀有关爱之心。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