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难题,得因各个家长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估计也可以分好几个派来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赞成派:古训有理,生儿子要求更严厉!
一部份家长,因为他们认同这样的教养方式,如今生活条件虽然宽裕多了,但男人做为社会和家庭的主要支柱并没有改变。因此,相比之下,父母对儿子会有更严厉的要求,更注重坚强意志及生存能力的培养,日后才能扛起一家之主的大任。男孩确实要穷养,长大了才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嘛。而女儿就是贴心小棉袄,天生就是用来宠的,多半家长面对女儿的撒娇忍不住会“软化”要求。男孩太娇惯就会变得文弱,失去男儿本色。女孩富养,长大了才不致于在荣华富贵面前栽跟头,当然也要注意引导,不要养成了个势利眼或一味贪图享受的寄生虫就完了。女孩当然要富养,要不一个馒头就被拐走啦!
激进派:男女都一样,都应该“穷养”
现在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很重视,但这并不代表就要娇宠孩子,条件虽然好了,但培养孩子吃苦及生活自理能力,这是必要的。不论女儿还是儿子,都应该适当“穷养。还有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小富由俭”的思想,并很注重节约习惯的培养,衣服破了带孩子去补下再穿,家里修什么东西都带上,包括卖废品,学的第一首诗是《悯农》,撒在桌上的饭粒让他捡起来。现在就一个宝贝疙瘩,生活是比较宽裕了,但还是要让孩子时时了解父母的辛劳,如今享受的一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让孩子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
实际派:没刻意区别,只是力所能及!
在大多数人眼里,“穷养”和“富养”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金钱本身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品质上的培养。不过还是有少数家长认为,该富养还是穷养,并不完全由父母意愿决定,这还受每个家庭经济实力、成员组成、个人素质等具体境况的限制,在实际操作中,力所能及地去做就是了。还有的人认为,这个老观念太绝对,养儿育女其实很简单,不论生男生女,只要对孩子的发展有利,父母都会在自己承受范围尽量给孩子最好的。而又有的家长却坦言,不必太刻意去区别穷养和富养的概念,只要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自然而教就行了。
叛逆派:条件“富”了,做不到“穷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历经磨难之后才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而担当大任!然而,在如今吃穿不愁的独生子女家庭,却没有几个人舍得这样历练自己的孩子。提到具体的“穷养”方式,有的家长也只是停留在“让孩子学会节约”、“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样的小事情上。理论上支持,但实际操作中很难执行,现在条件‘富’了,再怎么‘穷’孩子,也‘穷’不到哪去啊!还有的家长莎莎笑言:“就这么一个掌中宝,确实舍不得让孩子太吃苦,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大人肯定先让给他咯。”
我的观点;物质丰厚了,孩子更要“穷养”!
我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男女都一样,都应该‘穷养’。至于条件“富”了,做不到“穷养”,我就不敢苟同了,这些家长可以去了解一下比尔盖茨和李嘉诚对孩子的“穷养”,或许会有所启发。
这是家庭、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代,有人提出“富不过一代”,加上现在多是“独生子女”,造成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加上女性也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时代赋予了女性更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这些都成为男女都应该“穷养”的依据。
该怎么“穷养”?家长先教会孩子做好两件事:
一、主动、大声、看着大家打招呼;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两件事看似小皮毛,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和作用。其一是从小养成礼貌待人,自信阳光的性格,并且积极互动;其二是去除现在普遍存在的‘过保护’现象,孩子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意志力、抗挫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当今社会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素质的竞争。其实,穷养也好,富养也罢,关键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直善良的品格。
古典经典《弟子规》就精辟地告诉我们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育的“教”字就是孝在先文在后,可见我们的老祖宗非常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