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辅导班(三)
(2706)
2019.9.15 星期日
数学班下课了,005老师送走学生后,就去前台找我,没想到我和爷爷已经来到了她的教室门口。见面问好后,老师简单问了我的基本情况,诸如姓名啊,年龄啊,就读学校啊等等,然后要我坐下,再从书架上拿出一套“高斯数学”教材,打开了投影仪。
体验课成了测试课
我的数学老师005
刚刚下课的这个班,已经开课两周了,所学的内容和程度,都属于二年级的大纲范围,培训的重点在启发思维和演算方法上。这段时间的数学课,主要是了解和掌握长度概念,每天回家后的任务,也是和奶奶一起丈量室内的各种物品。通过课堂学习和家庭实践,对高低长短、大小厚薄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因为是体验课,爷爷很感兴趣,站在教室内全程观摩。老师第一道程序,是列出各种关于长度比较和单位换算的题目,看看我的观察、判断和解答能力。可没想到,这对我来说那就是“小儿科”,不仅很感兴趣,而且还很兴奋,差不多以“欢天喜地”的姿态与老师互动,而且对答如流,甚至妙趣横生。
有道题目问,一本图书的长度是26,单位应该是厘米还是米?通常知道答案的同学,会直接说出是厘米,而我的回答却很搞笑:“当然是厘米呀,要不然如果是米,那不比我们这栋楼还高?”
再有一道题问,一扇门的高度是2,它的单位是厘米还是米呢?我则哈哈一笑说:“必须是米呀,假如是厘米,那就只有这么一点点高,人怎么进得去?只有小老鼠才能钻得过去呢!”说着还用食指和拇指比划出大致的高度。
还有一道题,我和老师的看法有分歧。问树的高度是8,单位应该是什么。老师的正确答案当然是“米”,可爷爷觉得我的回答更完善。首先我肯定了“米”,然后补充一句说,要是用厘米也行,不过那就不是大树,而是树苗。老师笑了,说树苗的高度也不止8厘米呀!爷爷这时插话说:“刚刚出土的小树苗,也有从几厘米慢慢长高的过程,”老师又笑了。
虽说这些问题我都能正确作答,但也出现了一次观察不细、思考不周全的情况。这道题目问:用一条标有“0”、“3”和“9”的线段,可以丈量几个长度。我不假思索地回答“3”和“9”两个,而恰恰忽略了还可利用它俩之间的距离,量出“6”,真是粗心大意出洋相啊!
打那以后就一对一上课了
即便只有师生两人,也很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