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零距离观感一二

08/09/02 10:49:54 标签:奥运会 中国女排 女排决赛

奥运零距离观感一二

 

期待着中国女排能进决赛,这样我们就对得起这两张门票了。可是事与愿违,中国没进。先生说,干脆咱俩去首都体育馆,听说决赛前会有好多进了决赛的队的国人,在门口举个牌子等票呢。咱们干脆把票高价卖给美国人得了,一张票200美金!要是买不出去咱俩就去看。我同意了,但去的路上,我还挺遗憾的,我一直想看的《撒哈拉骑兵》,才演了一半,正惊险的时候。我先生安慰我说,以后会重播的。

 

巴西人真是挺心齐的,球迷们大多穿着和他们国旗色系一致的绿黄衣饰,半披着国旗,各式各样的帽子更是夸张,几乎吸引了所有旁观者的眼球。我们下面两排的地方有两个巴西人,左后方有两个,他们均是不遗余力地挥舞着国旗,或向上扔他们的大帽子。但最夸张的是我右侧同排隔了几个座坐着的两个中年女性。比赛刚开始时,她们中的一个吹响了一个巨大的喇叭,把我吓了一跳!我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又想不明白。这时候我先生说了,天!她的喇叭是怎么过安检的!——我才知道原来进门的时候查了半天我的包主要不是怕炸弹,而是怕我藏着个喇叭或哨子什么的!这姐们的喇叭在运动场里吹响的时候,绝对跟裁判那哨声不相上下——其实这也是我刚才觉得不对劲的地方,满场除了裁判那里,就属我们这儿动静儿大!过了没几分钟,这姐们就被志愿者要求收起她的喇叭。后来的赛程里,她也只能凭本事靠真嗓子来喊,很快,嗓子就哑了,听着她哑着嗓子喊着我们听不懂的巴西语,我倒真宁愿她还是用喇叭。

 

其实对于我这个体育运动盲来说,连排球打几个球都不知道,我的排球常识仅有的就是郎平。美国赢或是巴西赢,我本是不在乎的,但在开赛前我得知郎平是美国队教练。我压低了嗓子,生怕惊吓着周围的观众似的,惊讶地说,那还是美国队赢好!在后来的比赛中,不管是哪一方,只要有惊险的动作,或者完美的进攻,或是得分了,我都充满激情地叫好。或者别人拉拉队一喊起来,我也赶紧跟上节奏,生怕落后。我的表现让身边的先生实在受不了了,他笑话我说,别人都不知道你到底挺谁了,跟寓言里的蝙蝠似的,两头倒。我强词夺理道:我是响应国家号召,鼓的是文明的掌!

 

中间休息的时候,我想如果和巴西人和个影效果肯定不错,他们那夸张的帽子和统一的衣服,无一例外的每人披着一面国旗,这些可不太常见啊!吹喇叭的巴西姐姐欣然接受我的要求,我们亲亲热热地照了几张相。然后我又去和下面几排的两个男士照。结果我发现我居然在这个角落掀起了一次小小的浪潮——这附近的巴西人都忙碌了起来,大家都来合影啦!

 

后来观赛,我就有点着急了,想让她们快点打完,好能快点看颁奖仪式。我正有点无聊的时候,突然听到场上响起如雷的掌声的呼喊声,居然是“中国队,加油”。原来是中国女排出现了,她们一定是来参加颁奖仪式的,因为她们获了铜牌。我想这样的掌声肯定多少会对场中的比赛选手有点影响。这真没办法,人气啊!谁让这是中国女排的老家呢!想着想着,不禁有点遗憾——如果中国女排进入了决赛,那这场比赛得有多好看啊!光是听这此起彼伏的助威声,就会让人激动的血脉贲张,这也许就是现场和看电视直播的区别了吧。

 

还有一件特好玩的事就是比赛暂停时候场里的小游戏。我看见场内大屏幕上打出了“wave”的字,并且波浪般地起伏。我就问我先生这词啥意思,他说——是“摇”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家这时候应该随着节奏左右摇摆。我一听,立即说那我们快摇,我俩整齐的左右摇摆。但发现并没有人跟上我们,摇了几下也就算了。过了一会儿,我们看见环形的体育场里出现了壮观的“人浪”——就是人们按着顺序先后站起来那种——我突然想起来我好象在电视上看见过这种游戏,随即我就明白了刚才那个“wave”是什么意思,我突然大笑起来,笑到说不出话了,我指着“人浪”让我先生看,然后又学我们刚才那样左右摇摆了两下,我先生终于明白过来了,他也笑得前仰后合的。现在回忆起来,我还会觉得好笑,也不知道我俩那左右摇摆的样子,有没有被前后左右的观众看到,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当然,其实他们也都忙着感受现场,忙着照相啊,看真正的“人浪”啊,忙着全情投入呢,谁会顾得上我们这点小插曲!

 

中国队出场的时候和领奖的时候,场中又掀起了两次呐喊助威的高潮。我一边很激动地喊着,一边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人家得了金牌的巴西队也没有得到这么热烈的呼喊。可是没办法,文明的掌声和发自内心的自豪真是不同,对待客人的终归只是客客气气,而对我们自己的队伍,那种狂热的爱、崇拜、激情……是无法掩饰的。但愿巴西队,还有美国队能理解。其实美国真没多少人来看比赛,也许来了人,只是没有象巴西啦啦队那么有组织吧。只听到过几声“USA,USA”,还不如中国队友情支持的声浪大。

 

一升完国旗,我就催着先生快点,都快十一点了,女儿还在奶奶那里呢!我要打车,因为想快点到家,先生则要求坐公共汽车――因为凭奥运会门票,当天是可以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的――他想感受一下用奥运会门票坐车。最后,我们折衷了一下,先坐了一站公车,然后下来打车回家。

 

十一点多才到家,淇淇果然还没睡,听奶奶说一直在叫妈妈爸爸。我顿时觉得好内疚——和先生两个人去看球赛,把女儿留给奶奶,真应该带着淇淇去。她爸持不同意见,他说,吓着孩子怎么办?她哭闹怎么办?我想想也是,对于观看比赛来说,淇淇还是小了点。在路上我们两夫妻还合计来合计去,淇淇将来培养个什么体育特长挺好,淇淇又能吃,我一直担心她别跟我似的这么胖,还好,她爱运动,这样的话多进行体育锻炼可能对她的身材和身体素质都有好处。想来想去,乒乓球挺好。结果刚回到家,奶奶就让淇淇展示她新学的三个字的词,正好是“乒乓球”,只不过淇淇把三个字中间断开了念,成了“乒-乓-球”,倒是挺清楚,古人的话说“字字珠玑”,用到淇淇的发言上倒挺合适。我就和先生说,你看,练乒乓球可能是天意!我们一起笑了起来,淇淇听到我们大笑,也照例夸张地大笑,她这一笑,我们笑的就更厉害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我们都忘了已经是快十二点的深夜了。

  

2008-8-25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我思故我在对淇淇说:2008-09-03 09:45:54
  • 每次看女排的比赛,我比场上队员都紧张,比对方多几分,怕人家追上来;落后几分又怒其不争而捶胸顿足。后来想想,可能自己才是真正的体育盲-----只注重结果,而不能享受过程。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