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爸爸想了几天,考虑到你开始读小小班,将投入一个团队中,独立地与同学朋友老师相处、沟通,所以还是想给你分析一个话题:自私与无私。今天你正式入学,早上打电话,妈咪说你兴高采烈地去了,爸爸甚是担心你在幼儿园能否适应、会不会哭个稀巴拉的回来、能不能自己上厕所、与小朋友能否和睦相处、能否自己吃饱饭,种种的担心,种种的焦虑,爸爸是一整天没心情上班的。下午5点多,爸爸再打电话时,你已经在四阿姨家吃完饭,开开心心跑回来了,听妈说你除了拉尿拉湿了裤、凶了老师一下,没有其他的问题,爸爸倒是放心多了。今晚,引自弗朗西斯科.阿尔贝隆尼的一篇《看透人性的弱点》,给你剖析一下自私与无私的关系,看能否有利于你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爸爸周末会回去检验你一周的学习,要努力加油哦!)。
在社会、历史、每一个人体内,甚至在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中,都有两种不同的“灵魂”存在。一个是自私、势利,只会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的灵魂;另一个则是无私、利人,会被他人感动、希望别人也能得到好处的灵魂。
第一个灵魂是理智经济行动的基础。“经济”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每个人都多少会像想要赚钱的商人一样避免损失,在适当的时机做买卖。著名的意大利经济学及社会学家帕累托认为,在各种社会学科中,只有经济学是出于纯粹的理性,其他学科则是由不明原因、盲目的冲动及卑微的借口所产生的。
不过政治学,例如权力的追求及极大化,大致上也是一种纯理性的计算,一种有意操作社会大众情感、信仰与希望的手段。如果没有极度渴望权势的人,很多国家和帝国就不会出现在世界上了。历史永远都是以最敬仰的口气提到那些一生都在战场上度过的军事领导者,如西泽、亚历山大或查理曼大帝。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也一直都是创造社会、带来发展和进步的两大力量。这些利益正是一个研究社会的学者唯一有兴趣的力量,也是“现实主义者”唯一在乎的力量。
然而还有第二股势力维系着社会。和前面所提到的力量比起来,第二股势力明显逊色许多,甚至会遭受鄙视——第二股势力是由互助、慈悲、友爱以及慷慨所组成的。这些力量最常出现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场面。精神分析学派告诉我们,如果在人类精神生活的开端没有像父母亲专注的爱心这种真诚与无私的爱存在,一个人的精神是没有办法达到平衡的,也无法圆满实践自我的存在。从另一方面来说,男女关系中如果没有冒出爱情的火花,这段感情可能短短几天就结束了。政治、道德和宗教的所有大型改革运动,都是由具有不凡创意与互助精神的小团体所发起的。在一个处于“诞生”状态的小团体中,人们不会斤斤计较,不会设下诡计,也不会编织阴谋。领导人和追随者之间只有爱和全然的互信。
虽然西方世界所有的伟大机构、教会、教派和政党最后都远离了爱与互信的基础,它们基本上都是这样诞生的。他们虽然远离了基本的教义,但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否认、背弃这些基础。每一个天主教教会和教派只有回归到最根本的传教精神,才有可能被承认是正统的教派,政党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政党已经沦为充斥着黑金的投票机器,它就会唤回以前相信的理想来替自己找些借口。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理想只是一些能安抚弱者的“好情感”,一些能够隐藏真实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骗局与借口。我相信这种爱与互信的力量就是维持社会团结的力量。如果只有利益和暴利而没有这股力量的话,社会早就完蛋了。伟大的操纵者,比如历史上拥有领袖魅力的伟大领导者,善于将这些爱与互信的力量导向自己,让大众以为他就是这些力量的代言人。主义论者和狂热分子都对外宣称自己才是这些力量的继承人和永恒的守护者。正因为这些力量都是独立存在的,才有可能被一些有心人士操纵。
我曾经听过一个很美的以色列传说。根据这个传说,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够继续运转,是因为世界上一共有“三十六个正直的人”存在。正因为有这些人存在,上帝才不至于将世界毁灭。“善”以神秘、超自然的方式经由这“三十六个正直的人”在世界上发扬光大。没有人知道这三十六个人是谁,就连这些人本身都不知道自己是三十六人其中之一——如果知道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变得过于自傲而失去资格。“三十六个正直的人”正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谦虚、看不见的道德力量的一种象征。
如果社会是因为利益和奉献互相平衡而存在的,那么当这个平衡倾向某一方时,一定会出现倾向反方向的一股反作用力。在大变迁、平等主义、梦想和梦想破灭的时代后所展开的,就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务实主义时代。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已经“不存在”了;大家都公开讨论个人利益,政党经由“庇佑”特定的团体而获得支持;用钱来换取特权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从政已经成为一个获得大笔个人财富的途径了;连伪善也变得较少见,因为现在根本没有必要隐藏个人利益,因此可以赤裸裸地在众人面前现出原形。在成功主义当道的今天,成功者不但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也是羡慕、嫉妒的对象;失败者则是众人唾弃嘲笑的对象。财富是最普遍的权力象征,渐渐成为一种“恩典”;贫困则成了一种“罪恶”、一种“耻辱”。
但是这种过度的不节制已经产生了反作用力——有许多人在自己的事业到达巅峰时毅然决然地放下一切,去为贫困的人服务。最有名的例子之一就是英国歌星鲍伯•吉尔道夫——他曾经募集几百万美金帮助世界上所有饥饿的人,但是他本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些都有可能是新趋势来临的一些信号。
上述文字,爸只是纯抄原文,你长大一点应该可以理解。下面爸爸就以自己的思想来理解一下无私与自私吧。
自私与无私是传统观念的中国人在口头上用得最多的评价,利己与利他多用于书面。以下说的中国人都是指传统观念的。自私与无私主要指人品,比如说某人很自私、很无私,但也有指行为的。利己与利他主要指行为,比如说某种行为是利己的或者利他的,但也有指动机。不过动机不代表人品。
1) 人品评价和行为评价
人品是对某人的综合主观评价,而行为评价是客观的。行为评价一般不会有错,因为它很直观,但评价人品却会看走眼。为什么呢?就因为人品评价是综合的评价,综合里包括好多方面(或者行为),包括多少方面因人而异。评价的方面越多,看走眼的可能就越小。
其实我们中国人评价人时,常常是人品与行为不分。当某人有一个非常让人接受不了的行为,人家就觉得这人人品太坏;出现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行为,人家就说他人品太好。是什么使中国人把行为评价当作人品评价呢?是以偏概全的思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呢?答案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常常感情用事呢?答案简单地说,是难以控制感情。具体地说,是生活圈子太小,或者经历太少,或者知识太少,或者思考的太少。这4个原因就像是人格的类型,是几个方面,切不可只做“单项选择”,你在成长过程中,认识自己、辨识他人时,也需要多重角色去看问题,切不可感情用事去判断一个人、一件事,这样自己的情商才会更高,看人处事才会更透彻(爸爸应该是经常性感情用事的人,情商较低,工作生活中常常得罪人呵呵。上周才发过你脾气呢,要求过高了,你毕竟才二岁来)。
2 自私与无私
自私与无私的私,好像很少人在意过它的意思。即使在意了,也简单解释成利益,如果具体的解释,以我的理解,就是经济利益,或者说是名和利,是不可分享的名利。就是因为不能分享,我有了你就有不了(我要你的东西、我的东西不给你),所以人们才说自私不好,人们都喜欢无私的人。可是无私的评价好像也反映了中国人普遍存在着道德问题。怎么说呢?无私就是一点也不计较自己的名利,别人要什么我就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要我的命也照给不误(好像佛教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过大多数无私的人对送命还是要思考再三的,他是思考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帮了别人,自己又不至于送命。
中国人普遍觉得无私的人很伟大,这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是我有个疑惑—这个伟大的感觉很含糊,它是什么意思?是看别人这么无私,自己也要无私;还是希望社会上无私的人多一点就好了,但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也无私。如果是前者,那么这是在当前社会中的傻瓜想法(评价一种想法必须要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果是后者,那就反过来说明这想法很自私,这不明摆着希望傻瓜多一点嘛!这伟大的2种意思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心态,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无私就谈不上自己也要无私。13亿中国人里每个人的感觉都只有其中一种意思。
为何自私的人这么多,以至于无私的人相比要显得极其珍稀?这要从自私的原因去说。自私是因为“常常自我中心”,与人交往或者在公共场所没有习惯地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经常有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不管是有意无意,都会让人觉得行为者自私。
自私是每个人从出生就有的品质。人一出生就会大哭不止,完全不管周围的人爱不爱听;婴幼儿在成长中想要什么都得满足,否则就大哭大闹,即使父母无法满足也不行。
在成长中,自我中心的次数随着为他人考虑的次数增多而逐渐减少,直到自己内心最深处都为他人考虑。周恩来就是这种人—大公无私。
为什么要为他人考虑呢?有2种情况:要么是受他人的威胁,如果不考虑他人利益,自己就有损失;要么是因为自己想得远—为他人考虑,自己以后能得到更多利益。周恩来是因为后者而考虑他人,不过周恩来不是要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他初步实现了他的理想—建立新中国,解放中国人民。这种理想表面看是无私的,实际上是“精神利己”。因为这理想是属于自己的,无法经济利益那样转让。爸爸其实在某些方面,也确确实实做到了,比如爸爸号称为“校长”(不是现阶段那些坏校长哈),就是因为爸爸很无私地把自己懂的技术,全盘讲授给员工与学生,但爸爸也是在“利已”:教会人家,自己的工作量就有人分担;人家多找我请教问题,其实也促进了我的技术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多招学生,达到扩大自己号召力与影响力的作用,在企业里更吃香一些。爸爸在生活中,有时也是很无私的,姑妈们有需要,爸爸也是乐意接济,你那姨做的那单生意,当初也是爸爸省吃俭用,腾出的十万八万块,给你妈与你阿姨合作的(只不过事与愿违,你阿姨你妈的性格太犟,搞成了“女人自立”的例子,大出爸的意料!),本想她们做出路了,爸就能全身而退、轻松地脱离网优的苦逼工作,真正享受几年家庭团圆的生活,可惜,爸是无私与利已,她们是有点点,自私了点吧,不顾及老爸的感受。爸在你这个阶段,一直强调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大家才快乐”,就是想你从小,就学会为他人考虑、就是为自己长远的道理。
中国人评价人和事情都很含糊(如果力求评价的用词准确,会被说成认真,这个认真与较真同义,而较真可是不好的评价),自私与无私就是对人品与行为两者兼有的含糊评价。如果仅仅是有个自私的行为,就说这人自私,那么对这人就太不公平了。其实在理性的评价中,说某人自私是说他在一段时间里自私的行为太多大,常常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一段时间里自私或无私的行为太多,就会被理性地评价成自私或无私的人。
3 利己与利他
利己与利他则不适合评价人品,只适合评价动机和行为。利己的动机可以产生利己的行为,也同时能产生利他的行为。比如销售商品的动机,不仅自己要赚钱,也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这就是共赢),但还是要尽可能卖个好价钱,也就是利己多一些,因为一般来说买的不如卖的精。由于动机产生行为的利己利他性总是在有了结果后才能评价,那么说利己或利他的行为,不如说利己或利他的结果。
利己的动机要产生利他的行为结果,还必须先产生利他的动机。比如要赚钱就要先想好自己用什么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这种情况,利己动机是根本动机,利他动机是间接动机。
如果利他动机是根本动机,那么就不需要通过利己的间接动机了。因为利己动机已经在自己的无意识中,是无意识中的利己动机产生了利他的根本动机。产生这种无意识利己动机的需要是精神需要,也是就是情感需要。比如爱情会使人为满足所爱的人而想尽办法(这是疯狂的爱);父母为把自己的孩子养大成才而日夜辛劳想尽办法;为使老百姓生活的更好,有远大理想的中央和地方领导人绞尽脑汁不断地深化经济和政治改革。
这种无意识的利己动机又叫精神利己。但大部分人们几乎都意识不到精神利己,这只是因为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需要。
总之,利己动机是人类的最根本动机,利他动机都是利己动机产生的。利己动机如果是无意识的,它肯定会产生使人们都觉得很伟大的利他动机。如果它是有意识的,那么产生的利他动机和行为就会使别人觉得自己被利用了。
4 自私、无私和利己、利他的比较
自私和无私不能同时评价某人某行为,要么自私,要么无私。中国人看来,自私是人的本性,它不能产生无私,因为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也没有中性,这也反映了中国人评价事物常常走极端。利己和利他却或许可以同时存在(共赢),即利己可以产生利他行为。
自私和无私常常指人品,而情绪对人品的评价有很大影响,所以人品的评价往往很含糊,很主观。利己和利他不论指动机还是行为结果,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受情绪的影响。但是客观需要理性,不能任着自己的情绪对动机和结果视而不见。
中国人为何不能常常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因为没有意识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对自己有影响以及有什么影响。如果能意识到会损害到自己或者对自己有更多更大的好处,自然就会考虑。意识到会损害到自己通常是受到损害之后的吸取教训,意识到对自己有更多好处则是在得好处之后,而且得到好处要么是偶然发现的,要么是别人教的。经常做生意的人会习惯地考虑顾客的利益和感受;而很少以及不从事与人交往的工作的人,就不习惯为别人考虑。
很多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