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一节美术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同样是撕纸,有的孩子能沿着老师画好的边,左手右边配合默契地慢慢撕出形状,而有的孩子则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到纸后一只手捏着,另一只手“哗”的一下撕下来,根本就不没有形状可言。我当时真想发火,可是面对孩子一张张童真的小脸,那么快乐那么自由,于是我灵机一变,问道那些撕的不成形状的孩子,你撕的是什么?有的说是冰棒,有的说是鞋子,有的说是西瓜……五花八门。我放下心来,原来只要撕出来,不管是什么形状,在他们眼中都是美好的的事物,这也是他们的创意所在,我有什么火要发呢?
新《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发现、保护并且培养幼儿的创造潜力,是培养造就创造型人才的第一步,这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不能低估和不可忽视的。通过这么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究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孩子看看、听听、玩玩、想想、做做的活动,变成他们活跃思维,学会思考,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由于大多数教师对美术活动存在着认识的偏差,对其目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故导致美术活动误入追求过程的模仿和结果的逼真的歧途,最终使美术活动形成明显的“样式化”和“概念化”。扼杀了儿童想象创造的才能,违背了儿童学习美术的真正目的,错失了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良机。因为儿童的绘画正象美籍德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所认为的那样:儿童和原始部族的人,画出的东西之所以充满了一般性的特征和未经变形的形状,恰恰是因为他们画的是自己看到的东西。这也正是我们常常在儿童绘画作品中看到的儿童不太注意时空关系,把一些相互没有客观联系的物象画在一起,极力强调物象的局部特征的现象。如画兔子总会把兔子耳朵画得特别长,画人也总是把人头部画得特别大。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来看并不奇怪,因为儿童缺乏对客观事物整体把握的能力,常把想象当成现实,只是画他们的所知,而不是画他们的所见。
所以在家里孩子们只要画出事物,家长可以试着问问他的想法,他的回答肯定会让你欣喜,不要只顾着看画的像不像,对不对。此外咱们小四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特别宠孩子的家长们,请注意了:你们的包办让孩子动手能力和别人相差太多,再不及时纠正,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