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前写的一篇小文《一次“战争”,两种记录》引起一些家长的讨论。其后续发生的事,我觉得比当时的记录更具有教育的借鉴意义。特别当“打”不能奏效,我们再遇到孩子的“不听话”时,我们当如何处之,这才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重点。每一位家长都不是天生的教育专家,我相信,即使是夸夸其谈、满腹经纶的教育学者,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有时也会一筹莫展。 成成每天中午11:00放学后,就要在校园内乒乓球馆学打乒乓球,总共有9个孩子在学习(下午人太多,无奈只有放在中午了)。学乒乓球也是那次“战争”后的第二天才开始的,成成是从零开始。好在成成一开始还比较有兴趣,一招一式,还真是那么回事。我也不断激励他,“你跑步虽然不快,但是你也看到了,乒乓球不完全是拼体力、拼蛮力的,他是要动脑筋、拼技巧的。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练要求他在别人打球的时候,要做无球练习动作,但他总是三心二意,总是推说已经练习了多少多少。那场“战争”过去后的三天,那天中午他不好好练习,我去接他的时候,他又是推三阻四。我气愤不过,上去用脚面对他屁股踢了一脚,然后就生气地将他带走了。回家的路上,我说他,他还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嘴里还哼着不成曲调的曲子,当然这也掩饰不了他内心的难受。回到家后,我跟他妈妈一说,他想忍住不哭,但没有憋住,哭声蓬勃而出,像是从胸腔里吼出的声音“我再也不学乒乓球了”,说着,他拿起球拍,欲往窗户口走去,“我要把球拍扔掉”。(我要承认,要往外扔球拍的行为与我有关,因为有一次,他的作业写的不好,我把他的作业扔到了窗外。所以,大人的每次行为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信也。) 实际上,我这次在乒乓球馆里当众发火,有点“故意”的味道。一则,我想看看他在公众面前如果受到我的严厉批评时,他的激烈反应程度有多大;二则,我也想测试一下,那晚“战争”后,他再遇到我呵斥时,他的反应以及我当如何应对。 当成成欲扔球拍时,我知道,考验我的时候到了。我心如明镜,我不可能再用那晚的方式——硬碰硬。如果硬碰硬,只会伤害更大,而且中午饭也吃不成了。我把成成紧紧地抱在怀里,说,“成成,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轻言放弃。更何况,这是你的不对呢!” 一开始,他还使劲要挣脱我的怀抱,但随着我后来说了一些温和的语言,他的情绪也慢慢缓和下来。吃完饭,他似乎又与我和好如初了。当然,第二天,他又愉快的去学乒乓球了。我再去接他的时候,依然是兴高采烈的。 这件小事就这样过去了,但他带给我的体验却丰富了我的教育心得。 启示一:那晚的“战争”是有效果的。特别是当你绷起脸来批评他时,他是知道害怕的。孩子总要有所敬畏,不然浑不怕显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启示二:打——要用,但要慎用,甚至不用。它是保留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不用。 启示三:遇到“宁死不屈”的,要学会杀出“温柔一枪”,不能始终用强硬手段,要学会顺势而下,用真情和语言去触动他、温暖他,让他在此过程中,慢慢认识到他的错误。 启示四:“温柔一枪”的确是一种妥协,但妥协不意味着让步,不意味着不指出他的缺点,不意味着包庇和混淆是非,而是要清晰地告诉他,他的错误在哪里,如何改正。 也许有人会说,到社会上以后,谁又来包容他?我想,这其实真的不用担心。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会与同学、朋友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会学着处理的。我也充分地告诉过成成,无论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事情,哪怕是你认为你不敢说、不愿说的事情,你都要跟爸爸妈妈说,因为,你认为很难的事情,可能都是爸爸妈妈以前遇到过的,很多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当然在你那里可能就是天大的事了。所以,你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告诉我们,我们会帮你共度难关。我相信,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慢慢习得,学会处理。我也相信,长大后的成成会更加理智,更加成熟,更加稳重。